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增彩 《教书育人》2012,(33):80-81
包容性教学(Inclusive Teaching)是指教学中教师以"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工作理念,尊重和保护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方法,在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学行为中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特征。在目前的中职课堂上,诸如学生随意进出课堂、玩手机游戏、聊天、化妆等现象,充分透露出"我不属于这里"的心理。而部分教师也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你不属于这里"的立场。要改变这种失落感弥漫、成就感缺失的课堂生态,教师首先要树立包容性教学理念,学会运用包容性教学策略,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前提下,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增强"我属于这里"的信念,体验"我属于这里"的快乐,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中职历史是中职教学科目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及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提高历史学习效率成为了中职学生的主要任务,也同样成为教师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中职学生学习历史动机,是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效率的关键,历史学习动机正确则学习方向就正确,相应的学习效果也正确,反之则影响学习效果。所以作为中职历史教师,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学习动机,并帮助学生学习实践,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效率及质量。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顺应中职生源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的变化,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一直在实践中改革,在改革中实践。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应更多关注人的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成才的信心。中职语文教师要切实为学生着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贯彻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思想,为帮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一.帮助学生制定长远发展目标,树立职业信心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职毕业生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职生大都是初中毕业生,对自己缺乏了解,甚至不清楚学习的目的。学生们大多从小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又没有职业理想,整天浑浑噩噩。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4.
江素玲 《考试周刊》2013,(35):72-73
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每个中职教师都必须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培养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学习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学习者的"乐学",学习兴趣是学习者最好的老师。要改变中职学生对英语厌学的现象,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关注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愿学;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  相似文献   

6.
教学效率是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教师和学生又是这一目的中的重要主体。所以,要提升中职旅游管理的教学效率,就要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下手"。对于学生,教师在中职旅游管理教学中要注重运用激励机制,以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而教师则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比如课堂问题和情景教学,以此为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效率的提升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是新课标提出的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一、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实现创造性学习学习是一个内在的、积极的、主动的过程,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主学习对教师的学习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指导是否具有科学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科学的指  相似文献   

8.
<正>一、信任、鼓励学生,创造民主英语课堂孩子的内心是十分细腻的。我们教师要尊重和热爱每一位学生,特别要关注学困生,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告诉他们:"你能行!"在这里我采取了"闪光点调查"这个措施。让学生们针对一名学习有困难、学习信心不强的学生进行"闪光点调查",让这个学生看到他虽然成绩不好,但是在他的身上,仍然有很多值得大家学习的闪光点。此外,我在批改作业时经常写出有针对性的评语,比如"字迹真工整"、"不勾不抹就能得A了"。这样  相似文献   

9.
要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师应当了解学生学习差异存在的原因,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通过多样化的课堂设计将学生带入课堂情境,提升学习兴趣;转变教学思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黄辉 《江苏教育》2012,(6):41-42
当前,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生态不容乐观,改革中职课堂教学势在必行。中职计算机教学障碍主要体现在学生素质下滑,学生思维惯性化,忽略知识模块化教学。因此要求专业教师深入分析学情,把握整个课程体系,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处理,依据个性化的教学原则,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广大专业教师要敢于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师生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方法是营造和谐课堂的一条有效途径。那么在网络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本文主要从“网络教学对师生互动的作用”、“在网络教学中更需要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把运用多媒体教学和进行师生互动有机地结合”三个方面阐述了新形势下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疲劳",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通过长期课堂相处,学生对教师的脾气性格、人品人格、教学方法等个性和特质深入了解后,对其失去新鲜感和产生离心力的现象。消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疲劳",教师要做到:教学理念新锐、教学方式新颖、教学语言新潮、教学形象新奇。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构成要素,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方法,明确了教师在具体实施中的作用,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方面有突出的价值,是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一项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的沉默,是很多高校都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文章主要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导致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沉默的学生因素是学习动机不强与学习功底不足,而教师授课模式也可能导致口语课堂的沉默.因此,笔者认为大学英语口语教师应该不断完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澄清错误认识,端正学习态度.同时,应改变“输入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多说.另外,还应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提问技巧,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开口说英语,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洋思中学"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后教",是指在课堂上,在"先学"的基础上,在教师积极而有效的科学引导下,学生之间进行的合作实践、探究、学习。"后教"的主体是每一个学生,是学生集体的互教、互研、互学。教师在"后教"中起科学"导教"作用。"后教"体现了中外优秀的教学思想,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人性假设的视角来分析当今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应该采取的人性假设。文中通过对传统师生关系的演变透析其背后的教师所采用的人性假设,认为“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人性假设是:学生的本性是恶的;而“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假设是:学生的本性是善的。但这些假设都是单一的、二元对立思维在教育领域的呈现,在这些假设指引下,教师的教学质量很难说是令人满意的。为此,本文在对上述两种师生关系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当今教师对学生的人性假设取向:学生的本性是复杂的。教师在此假设指引下,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三方面来落实和改进自己的教学,从而促进师生双方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7.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作为高校教学及其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所有高校中具有普遍存在性。通过将10个学期的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的真实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教师背景特征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影响。结果发现:教师性别会对教师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女性教师的教学效果高于男性教师;教师职称与教学效果正相关,而随着教师年龄的上升,这种正相关关系会被削弱;教师年龄大小、学位高低与教学效果相关,与教师性别有关。  相似文献   

18.
"教师认知图式"是"教师思维"的起点与核心。了解"教师认知图式"的内涵及结构要素,认识"教师认知图式"对师范生教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探寻基于"教师认知图式"的师范生教学思维培养的路径与方法,对师范生教学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实践作用与积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语文课堂实践问题,朱武兰老师提出并强调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为学而教"的课堂改革。语文课堂亟需唤醒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觉",需要教师从原点上搞清楚语文的"独当之任";语文教师没有丰富的学科素养,就难以获得学科的尊严;从课程论的视角提高教师独立研读教材的能力,是解决目前语文教学低效的急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非语言(体态语言)在教学中能够达到视觉的直观作用、情绪的渲染作用、言语的表达作用以及结果的强化作用等。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干扰了师生间的非语言传播,使非语言符号在课堂交流互动中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而影响到教师教学水平的正常发挥。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当:树立教学技术理念,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设法优化教学课件,营造师生“交流”的机会;重视多种场域的交往,提高课堂非语言交流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