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10多年来兴起的积极心理学,将研究的视角转向了关注人自身的积极面,其主要思想为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关注学生需要,以激发其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认同感;以积极的教态和积极情感激发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环境,增强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思政课特有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决定了高校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且有利于促进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当前高校思政课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还面临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形式化问题突出、实践教学忽视学生主体性、实践教学缺乏软硬件保障等问题。为此,高校要积极创新思政课教学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发挥学生主体性、强化教学软硬件保障,进而推动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3.
学生思政课的学习投入度是影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政课学习投入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调查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政课学习投入总体表现一般,行为投入和情感投入较低,但认知投入较高;影响学习投入的主要因素是由教师、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及实践教学所构筑的学习软环境。努力打造教师"硬核"实力、积极建设思政"金课",切实加强实践教学顶层设计等方面入手,打造学习软环境,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投入度,切实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孙亚杰 《文教资料》2013,(30):157-158
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发挥对高职生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必须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途径研究摆在首要位置。本文结合学院学生的特点及在恩政课教学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提出创新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情境,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开拓互联网络的积极功能,克服学生的逆反情绪;灵活考核方式,注重实践教学。从这四个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途径进行研究思考,力求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内在动机与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增强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广大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与共青团工作有效对接作为切入点,发挥两者在实践活动组织与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相辅相成,从而开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该文从分析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共青团组织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引领中的作用进行概述,进而探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共青团工作对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进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高校要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鼓励学生学思并举、知行合一,增强思政课教师的综合能力,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外延,将乡村振兴战略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沉浸式教学法是一种“走心”的有效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需要,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应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了沉浸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的措施,从通过情境激发沉浸、依托活动促进沉浸、借助语言助推沉浸、利用情感引领沉浸等方面,探讨了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具体应用,为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高中思政课教学设计应创设真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让学生真正喜欢思政课堂;提出真问题,碰撞思维火花,增强思政课的深度;引导真思考,提升思维品质,增加思政课的厚度;触动真情感,内化于心,提升思政课的温度;追求真效果,让思政课教师感受到使命光荣、教学美好。如此,真正实现思政课教学知、情、意、行的统一,并使其成为思政课的新生长点,为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拓宽新视野。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教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原则,准确把握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借助文献分析法,实践教学的理论意蕴充分融入统一性和多样性,对于课堂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把握实践教学统一性的内在逻辑,毫不动摇地落实统一性要求,是高校思政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高校思政课课程性质的内在规定,也是高校思政课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体现。尊重课堂实践教学多样性的创新选择,采取多样性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落实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使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高校思政课从统一性到多样性,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人才保障,也对今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思政课更是学生品格修养的重要阵地。修美思政课堂聚焦“修美”二字,以创设情境为基础,将“情”和“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提升学生审美的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联通情感,启动童趣课堂的情感按钮;落实有效提问,构建精彩课堂;注重审美培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回归学生生活,有效实践与探究。不断打造全新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形成科学的教育教学观,更好地助力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以“常青藤”实践教学手册为载体构建思政课“常青藤”实践教学模式。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全面贯彻思政课双主体教学理念;切实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综合运用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要以实践项目为教学活动的载体和驱动力;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12.
省情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尝试,有利于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实效性,发挥思政课培根铸魂作用。广东省情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主要有,通过挖掘广东省情的精神内涵加强思政课教学的理论深度;通过开展思政课省情教育社会实践拓宽思政课教学的广度;通过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增加思政课教学的温度;通过合理设置广东省情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比重掌控好融入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有效开展情感教学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必由之路。无论是把情感作为教学目标和任务,还是把情感视为促进学生意义建构的动力机制,抑或使情感成为增强思政课教学黏性的有效路径,只有从教学逻辑的角度理解情感并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自觉贯彻这一逻辑,才能更有效地彰显情感的教育教学意义。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充分发挥情感的建构性作用,把增进情感认同作为关键着力点,是思政课情感教学需要贯彻的基本教学原则。通过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唤醒学生的正性情感,引发学生的高峰体验,进行焦点式的师生情感互动,教师具备真诚而深沉的教育情感等,是思政课情感教学需要运用好的基本心理规律。  相似文献   

14.
王利民 《时代教育》2010,(2):57-57,59
目前,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主体资源利用单一的现象,为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应加强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立思政课教学部门与学生管理部门的横向联系,提高校外人才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教学的延伸,是教育学生做人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着重视度不足,缺乏规范完善的保障机制等一系列问题。为此,一要提高认识,各方面加强重视;二要逐步建立并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相关的保障机制;三要建立实践教学的大体系平台。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生情感参与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过程既是发展认知的过程,也是发展情感的过程,二者既不能截然分割,也不能互相代替。在传统"唯知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已有的社会情感并未能有效参与教学全过程,这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对高校思政课上学生情感参与问题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学生情感激发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高职思政课教学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适应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推动高职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着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感悟相贯通、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促成思想认知与行为实践相统一,是高职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的积极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积极推动理论教学分层、实践场景观感、学生主题展示、专业元素支撑有机结合,形成强大的协同育人效应。  相似文献   

18.
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面,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品质。针对当前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不高、教师职业倦怠、学生学习兴趣低的现状,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贯穿思政课教学全过程,确立以学生成长需要为本,发掘美德善端,构建幸福课堂的理念;以分享爱的故事为载体,开展叙事式教学,激发学生积极体验、培养积极品格的方法。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两个路径改革,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地方高校思政课大班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生差异大、学习兴趣难以激发、教学实效性难以提高的困境。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因材施教,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日渐成为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改革新的突破口。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积极影响是显著的,但是,在实践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混合式教学的优势能否真正发挥出来,关键在教师。要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推动互联网技术与思政课程深度融合,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克服大班授课的弊端,让思政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优质课程。  相似文献   

20.
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承担着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思政课实践教学正是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本课题对具有艺术院校特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期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发挥思政课实践教学在艺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