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索柔性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培养适应现在和未来社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就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石油大学根据“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发展定位,确立了柔性培养的人才培养思路,并开始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完善柔性培养的一系列配套措施,逐步健全柔性人才培养机制,全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培养方案柔性化:实施柔性培养的核心1.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高质量”的原则,纵向注重系统性、横向注重渗透性,构建立…  相似文献   

2.
大学理念是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当今时代 ,大学理念也应该创新。本文提出现代大学的新理念是 :“以人为本 ,学术自由 ,服务社会 ,走向世界”。“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的教育哲学观 ,“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的根基 ,“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的活力 ,“走向世界”是现代大学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3.
突破制度性障碍 激发大学的学术活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是一种社会性组织,是社会结构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学以“高深学问”的传递、探究、应用于一体的特殊职能定位,又使大学具有不同于其它社会组织的典型特征。从本质上说,大学是学术性的社会组织,学术性职能是大学生存合理性的唯一理由。制度作为大学组织行为的规范体系是把“双刃剑”,既可以促进大学的发展,又可能成为大学发展的羁绊,大学制度创新之目的就在于突破大学发展的制度障碍,激发大学的学术活力。一、大学组织活动的学术性主题从大学的历史发展看,大学的许多方面都是与时俱进的社会组织。尽管大学的规模、结构、功能等…  相似文献   

4.
现代大学的制度创新必须处理好“有为”与“无为”、“求真”与“向善”、“规范”与“限度”等问题,以破解现代大学发展的瓶颈,进而厘清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确立大学章程、完善委员会制度、健全学术评审体系、和谐组织文化、合理配置资源等,实现现代大学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现代大学在与社会各界的相互支持与依赖中获得了新的发展,现代大学与社会责任的交互关系经历了学术“象牙塔”、社会“助推器”、社会“引领者”等阶段的演化,并以螺旋式的上升不断发展完善。现代大学在积极回应社会各方利益诉求的同时,也承载着担当社会责任所造成的组织困境,面临着损害学术自由与组织自治传统的风险。在担当社会责任的实践中,现代大学应当审慎回应社会诉求,理性担当奉献,与时俱进自我更新,通过对高深知识的坚守超越时代发展的桎梏。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知识创新的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正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和社会生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系统”、“学习型大学”、“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等日益成为耳  相似文献   

7.
高深学问及其构成的学科(专业)是大学存在的知识和组织基础.大学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二者既有深刻联系又有质的区别.任何社会思潮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当大学文化缺失问题,特别是大学精神衰微现象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并逐步进入到哲学领域时,大学文化哲学便产生了.从“高深学问”到“大学文化”是一个质的飞跃,以“大学文化”为逻辑起点,从整体上构建一个以“大学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哲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是当今时代的强烈呼唤.其核心内涵是:大学的本质是一种以传承和创新文化为己任的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大学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人文关怀和追求真理是大学应当坚守的“永恒之魂”;和谐文化的本质是一种信仰.当今我国大学的崇高使命是:坚持“中国特色,综合创新”的文化发展道路,创新和高扬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全面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大力增强我国大学核心竞争力,为实现中国特色大学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文化强国而奋斗.  相似文献   

8.
数智时代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研究型大学应培养学生包括科技、数据素养和人文素养在内的“新读写能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行为技能和高级认知能力以应对真实世界的复杂挑战。文章以密歇根大学“第三世纪倡议”、乔治敦大学“设计未来”计划和佐治亚理工学院“生活学习社区”为例,探讨美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面向数智时代,美国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变革呈现以下基本特点:高度重视学生社会行为技能和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大挑战”问题成为创新课程的主要内容;学科交叉的知识组织模式日渐成熟;变革路径循序渐进。这些创新探索对高等教育的传统模式产生了变革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校行政组织及其管理的去行政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是以知识为操作材料,以学科为基本构架的学术性社会组织.高深知识的特征决定了大学组织是柔性化的组织;学术组织与科层组织的交叉决定了大学组织管理职能的糅合性;掌握高深知识的教师和学生决定了大学组织管理对象的人本性.下面我们从组织学角度出发,探讨作为一种柔性化组织,其组织目标、组织结构以及组织对象等与行政化管理体制的背离.  相似文献   

10.
柯文进 《教育研究》2006,27(10):55-59
社会“三元结构理论”以“市民社会—经济—国家”为分析框架认识社会结构,为社会转型时期大学定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社会“三元结构”的角度看,大学是以志愿求公益的社会非营利组织,是以知识传授和创新为基础的学者的组织。大学作为特殊的知识生产机构,探索高深学问是其产生和发展的逻辑起点,与政府组织和营利组织有着显著的区别,必然要承担起作为社会思想库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王磊 《江苏高教》2022,(7):21-29
现代性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中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是一种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一种与现代社会相联系的“精神气质”,给予普及化时代的大学发展一种未来取向、空间延伸及制度性反思,从现代性视角出发,可以看到当前大学发展中存在着个体主义宰制的“有界”发展理念、脱域机制异化的“虚空”发展理念、工具理性遮蔽下的失衡发展理念等问题。大学作为一种教育、文化和学术组织,在以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探索更加卓越的学问作为目标之时,应该建构适应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性存在、软边界组织、平衡发展等理念。  相似文献   

12.
竞争环境中的大学管理运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的大学进入了一个竞争和淘汰的时代。大学开始从“知识的共同体”向管理运营专门化、集权化的“知识的企业体”化方向发展。但为了保证大学的创造性和特殊的社会使命 ,在构建大学管理运行组织时有必要实现与大学共同体性的共存。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社会组织在大学评价中的参与程度与日俱增,作为除了大学、政府以外的独立力量主体,社会组织兼顾政府、大学及社会等多重利益价值导向,在政府与高校间充当着“缓冲剂”与“黏合剂”的作用,有助于实现大学治理主体间的权力平衡与发展共赢.同时,社会组织参与大学评价时也面临诸多困难,如社会组织独立性与权威性的“诺斯悖论”、“理性人”特征与道德风险长期存在等.为避免社会组织在参与大学评价时陷入上述尴尬境地,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应明确社会组织在参与大学评价时“管办评”相分离的基本原则与追求大学发展的指导思想,为社会组织提供充分发展空间,建立健全现代大学教育治理体系,努力实现多方协作与共赢.  相似文献   

14.
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的社会角色应该有新定位。历史的实践、国家创新竞争的要求、冲破干预桎梏下的选择及国际交流的需要等都促使现代大学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先锋,不再是社会的边缘组织和封闭堡垒。现代大学的先锋作用主要体现在引领国家前进方向、引领社会进步方向、引领组织发展方向、引领个人成长方向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以文化价值认同为核心的社会软实力的构建正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主题;另一方面,大学是社会发展“动力站”的观点已成为大学的重要理念。面对新的形势,大学对于社会的服务与贡献,应表现为创新和弘扬社会先进文化,主动引导社会文化软实力提升。  相似文献   

16.
无论对于教育、管理还是社会问题,“创新”都成为时代的关键词,特别是在高等学校,创新及创业教育正在成为教师和学生追逐的热点。可是创新究竞是怎样发生的,传统社会为什么不能创新,信息化时代为什么成了创新的时代,人才和组织以及社会如何才能持续创新以推动个人、组织以及社会的持续发展,是该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世纪变换、社会转型、以信息科学为代表的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高等教育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高等学校应该成为知识创新的“制高点”、科技成果的“集散地”、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社会对高层次人才要求的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我们的时代越来越需要集人文素养、科技素养与伦理素养于一体的优秀人才 ,大学只有不断进取 ,实现自身的创新 ,才有可能承担起历史的使命。  相似文献   

18.
创业新时代的大学必定要承担起创新创业的使命和责任,这就要求其立刻行动起来以“创新创业”作为组织转型的核心理念和支撑行动。大学为应对来自外部“身份认同”和自身“身份塑造”两方面的挑战,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都要求其朝向创新创业的范式变革。大学组织转型中所展现的创业型思维既彰显为革新大学制度、结构、文化、理念等维度的社会性创业精神,也指向组织及个人具体实践层面的创新创业活动所表现出的商业性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19.
大学从来都是社会建构的 ,社会塑造了大学。大学的理想、使命、功能、体制、课程与教学模式等无一不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社会的建构机制使大学的发展具有一种特定的“自然”界标 ,形成了明显的代际差异。简言之 ,自欧洲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 ,大学教育范式随着人类社会性质、形态的变更以及人类文化范式的变革 ,已明显地走过了两大历史发展阶段 ,从而形成了“界标”鲜明、与特定时代及社会相“对称”的两代大学 ,即传统的第一代大学、现代的第二代大学。第一代大学主要是指以中世纪大学为典范的传统大学。它主要是适应行会、教会、寺院的发…  相似文献   

20.
创新型大学是研究型大学的必然延伸和发展。所谓“创新型大学”,是一种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新的大学组织形式。“创新型大学”和传统的研究型大学的最大区别在于: 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创新型大学把“创新”作为学校的核心理念和核心竞争力,作为学校的灵魂和永续发展的不竭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