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生命的林子     
玄奘刚剃发的时候,在法门寺修行。法门寺是个香火鼎盛的名寺,每天晨钟暮鼓,香客如流。玄奘想静思养神,潜心修身,但法门寺法事应酬太繁,又感到自己虽青灯黄卷苦苦习经多年,谈经论道却远不如寺里的许多僧人。有人劝玄奘说:“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水深龙多,集纳了天下的许多名僧,你若想在僧侣中出人头地,不如到一些偏僻小寺中阅经读卷。这样,你的才华便会很快显露出来。”玄奘想了许久,觉得这话很对,便决意辞别师傅,离开这喧喧嚷嚷、高僧济济的法门寺,寻一个偏僻冷落的深山小寺去。于是,玄奘打点了经卷、包裹,去向方丈辞行。方丈明白玄奘…  相似文献   

2.
唐玄奘刚剃发的时候,在法门寺修行。法门寺是个香火鼎盛的名寺,每天晨钟暮鼓,香客如流。玄奘想静下心神潜心修佛,但无奈法事应酬太繁,自己虽青灯黄卷苦苦习经,但谈经论道,远不如寺内许多僧人。有人劝玄奘说:"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纳集了众多名僧,你若想出人头地,不如到一个偏僻小寺中阅经读卷,这样,你便很快脱颖而出了。"玄奘思索了许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林子     
有一个僧人,可能就是唐玄奘吧,他刚剃发的时候,在法门寺修行。法门寺是个香火鼎盛、香客络绎的名寺,每天晨钟暮鼓、香客如流。玄奘想静下心神,潜心修身,但法门寺法事应酬太繁,自己虽青灯黄卷苦苦习经多年,但谈经论道起来,自己远不如寺里的僧人。有人劝玄奘说:“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水深龙多,纳集了天下的许多名僧,你若想在僧侣中出人头地,不如到一些偏僻小寺中阅经读卷,这样,你的才华便很快就会光芒毕露了。”玄奘思忖良久,觉得这话很对,便决定辞别师父,离开这喧喧嚷嚷高僧济济的法门寺,寻一个偏僻冷落的深山小寺去。于是,玄奘就打点…  相似文献   

4.
一、给加点字注音慧心( ) 嬉戏(风韵( ) 慷慨(闲适( ) 撤销(禀告( ) 厄运(折磨( ) 行乞(正色( ) 落难(二、简答题, 1.如果你是白兔,你会不会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为什么? 三、阅读语段,回答下列问题 生命的林子 有一个僧人,可能是唐玄奘吧,他剃发的时候,在法门寺修行。法门寺是个香火鼎盛,。香客络绎的名寺。每天晨钟暮鼓,香客如流。玄奘想定下心神,潜心修行,但法门寺法事应酬太繁,自己虽青灯黄卷苦苦习经多年,但谈经论道起来,自己远不如寺里的许多僧人。 有人劝玄奘说:“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水深龙多,纳集了天下的许…  相似文献   

5.
《生命的林子》(苏教版国标本小语第十一册)写了一代高僧玄奘在法门寺潜心修身,但觉得在高僧济济的法门寺,青灯黄卷,苦苦修炼,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很难出人头地。为解开玄奘心头的困惑,方丈把他带到寺后树林中。他们来到寺后,看到不远处小山头上树木稀疏,即使最大的树,也是乱枝纵横,树干又短又扭曲,只能作薪柴之用。  相似文献   

6.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是以玄奘法师为对象的传记作品中最为详尽的一部,其中非核心人物的描写是作品的突出亮点,既烘托出玄奘一路西行求法环境的恶劣,也从侧面映衬出玄奘佛法的高深。这种以非核心人物描写来衬托传主的手法,为唐宋以后的历史人物传记写作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7.
魔由心生     
从前,有位叫明慧的和尚在深山一座寺庙中潜心修行。他每次打坐入定时,都会遇到一只大蜘蛛张牙舞爪地来跟他捣蛋,使他无法静下心来修行。明慧十分苦恼,于是去向祖师求教:"我一入定,  相似文献   

8.
腊八节和腊八粥的故事源于佛教。佛祖释迦牟尼原来是古印度的一位王子,后来出家修道。一次,他因饥饿劳累昏倒在地。一位牧羊女用五谷杂粮和野果熬成粥,救活了他奄奄一息的生命。释迦牟尼得救后,坐在菩提树下修行,并在农历腊月初八这天得道成佛。以后,佛教徒们把这一天定为“成道节”。每年的这一天,寺庙的僧侣都要举行诵经活动,并仿效  相似文献   

9.
玄奘法师(五九六——六六四)的遗迹和著作在印度极被重视。据南京博物院消息。我国驻印使馆工作人员在参观该院时谈,玄奘法师曾亲自担任校长十一年之久的那烂陀寺的佛教大学,其校舍本已陷没土中,现在又重新发现。在印度有很多玄奘法师的遗迹可以查考。玄奘法师所著的“大唐西域记”,本来就是印度史上的重要史料,现在印度的高中学生就根据着这本书来学习印度本国所缺失掉的历史。玄奘法师的遗骨自抗战中就在南京收藏,现陈列於南京博物院。按玄奘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是继《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后出现的又一群众创作和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它的成书酝酿了700多年。最早的素材取自唐太宗时玄奘法师费时17载,经历百余国,前往印度取回佛经657部的史实。随后的人们为了神化玄奘,在描绘他突破艰险、西行取经时穿插了一些神话传说,它们虽还游离于取经故事之外,却启发后来的作创造出更多的有关取经的神话。取经故  相似文献   

11.
我记得妈妈曾经给我讲了个故事:有一座寺庙内挂着一个钟,由于它经过风吹日晒,风雨侵蚀,已经变得很旧很旧,暗淡无光了,因此寺庙内的和尚便想打造一个新的金钟,但是这个钟必须用一万个金币来做,而寺庙里又没有这么多钱,怎么办呢?想来想去,便决定让当地的农民来捐助。有一位老奶奶家里很穷,而且孤身一人,当她听到这个消息  相似文献   

12.
公元629年,正是大唐盛世。玄奘法师出玉门关西行求取真经,孤身行走在大漠中,数日水米未进。恍惚间来到一个废弃的城堡里休息,夜里惊闻鬼哭狼嚎,不觉毛骨悚然,眼前幻象丛生。玄奘以巨大毅力咬紧牙关终于走出了这片魔鬼城堡,踏上取经的正途。  相似文献   

13.
“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唐玄奘法师口授,沙门辩机笔录,于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七月间完成。这部书详细地、生动地记载了玄奘在中亚、印度各国游历时所见到和听到的一些情况,它是一部研究中世纪中亚细亚、巴基斯坦、尼泊尔、锡兰和印度溶地区的历史、地理、生产状况以及宗教习俗的重要著作。玄奘(约600—664)本姓陈名(?),河南缑氏(偃师县南)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大师,也是我国著名的旅行家和翻译家。他为了研习佛典,曾不避艰险去印度留学,达十七年之久。玄奘在公元629年(贞观三年)离开唐朝首都  相似文献   

14.
玄奘说佛     
听说玄奘法师要在大相国寺说佛,全京城的僧人沸腾了,全都赶往大相国寺。 寺内,香烟缭绕,玄奘法师身披袈裟为众僧说佛。 有僧人问:“法师,何为对佛之大敬?何为对佛之大不敬”? 玄奘答曰:“佛在心中,而见于行动,即可谓对佛之大敬;佛不在心中,纵然筑佛百尊,念佛万遍,亦谓之对佛之大不敬。所以,我辈终日念佛,不可顺嘴而过,还须用心、用脑领悟,心中才可有佛,此乃对佛之大敬也。” 又有僧人问:“法师,我辈与佛祖有何区别?” 玄奘曰:“佛是坐着的,我辈是跪着的。” “贫僧不明白。” “站起来,我辈皆可为佛;跪下去,永…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教育是场修行,有人说聆听大师讲话是一场修行。于我而言,去重庆参加"国培",也是一次最美修行。走进重庆,长江和嘉陵江穿城而过,波澜壮阔,激荡人心,我想正是这样的山水孕育出了山城文化的底色。真心希望这方水土滋养下的教育文化能与吕梁山下的汾阳教育文化相互影响,彼此润泽。  相似文献   

16.
课题:依题作画内容:想象力训练对象:初一年级学生地点:江苏省教育学院附中初一教室教师:同学们,今天的思维训练课题是“依题作画”。依题作画就是我出一个题目,你们根据我出的题目作出一幅画来,要求这幅画与我所出的题相吻合。当然,我们上的是思维训练课,不是美术课,作画能力强的,画面可能美些,能力弱的,画面可能差些,这没有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把画面描述出来。先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考官,出了一个画题:深山藏古寺。要求学生当场把它画出来,一个考生在画面上画了许多山,在山坳处画了一座寺庙,寺庙周围有许多高大的树;另一个考生画的许多山和古树,在古树旁露出寺庙的一角。  相似文献   

17.
有两则目光的故事,很想介绍给朋友们一读。公元629年,玄奘西行至辅卫玉门关的五座烽火台时,遇上了一位强悍果敢的侠义胡人石磐陀。石磐陀发誓护送玄奘过“五烽”。那一天,他们三更抵达沙河,关隘已隐约可见。渡过河后,玄奘便择地铺上被褥,刚入睡,恍惚中见磐陀持刀逼近他,但只前行数步又返回了。大师默诵经课,无多计较。天亮后,玄奘叫醒磐陀,磐陀坦言:前程险远,更缺水少食,不如好生回头了。玄奘说,吾若不至婆罗门国,终不东归,纵死中途,非所悔也。石磐陀恼羞成怒,拔刀直逼玄奘。玄奘声色不动,一言不发,只以他特有的释家慈目对接磐陀怒目。石磐…  相似文献   

18.
[内容]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师:面对藏羚羊那神圣的跪拜,面对可可西里那盗猎者罪恶的枪声,我们善良正直的人们不能再沉默下去了。孩子们,你们想为藏羚羊做点什么呢?生:我想把这个故事讲给爸妈听。生:我想把这个故事画成漫画,让人们明白动物是我们的朋友。生:我想把这个故事  相似文献   

19.
本色     
有一个皇帝想整修京城里的一座寺庙,便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希望能够把寺庙整修得美丽而庄严。很快,就有两组人员被找来了,其中一组是京城里有名的工匠,另外一组是几个和尚。皇帝不知该选  相似文献   

20.
由此我想到一则故事:一位在山中修行的老禅师月夜散步归来,发现一个小偷在他的茅屋里偷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