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 事件     
中国入世中国长达15年的复关入世谈判于2001年11月10日尘埃落定,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市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一个月后,中国正式入世。这标志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从此与国际市场全面对接,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职业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入世看上海中外合作办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进程加快,中国的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可以预料,入世将会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国际化,中国的市场将会更加开放。加入WTO,也必将对中国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可以说,中国的教育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即如何加速改革,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经济国际化时代的到来。笔者认为中外合作办学是迎接挑战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拟就中国入世与上海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作初步探析。 一、中国的入世与中外合作办学 1.中外合作办学的良好开端 1995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章“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3.
2001年11月,世贸组织(WT0)接纳中国为正式成员。从这一刻起,中国将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入世对国内教育市场究竟意味着什么,目前的讨论比较多,分歧也很大。据我们的分析和研究,入世将对国内教育市场带来全方位的深刻影响,尤其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概括地讲,入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一、入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分析2001年11月,世贸组织(WTO)接纳中国为正式成员。从这一刻起,中国将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入世对国内教育市场究竟意味着什么,目前的讨论比较多,分歧也很大。据我们的分析和研究,入世将对国内教育市场带来全方位的深刻影响,尤其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概括地讲,入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1.从协议层面上讲,中国政府的入世承诺中明确表示,国内职业教育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市场开放,即意味着更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将以贸易形态出现,职业…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法律文件于9 月17 日下午在日内瓦获得通过,长达15 年的马拉松式入世谈判宣告完成。随着入世的时间越来越近,人们都在考虑一个问题:入世将给我们带来什么?简要地说,中国在入世谈判中对国际社会做出的承诺基本上有两条:一是遵守国际规则,二是逐步开放市场。 入世,意味着中国更大程度地对外开放。现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入世是中国的第二次对外开放。如果说,上世纪70 年代末的对外开放打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改变了中国闭关自守的状况,那么21 世纪初中国的第二次开放将使中国融入到世界市场之中…  相似文献   

6.
多哈会议的一锤定音已经年半,WTO已经真实地步入中国人的生活。在中国政府全力面对、中国企业积极应对的同时,我国居民也开始感受到WTO带来的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可能是渐进的、多层面的、不均衡的。一、入世会带来居民福利的增加,从而提升其消费水平对中国政府而言,入世意味着我国将享受一个更为自由公平的贸易环境,享受最惠国待遇及国民待遇,同时也将承担起相关的义务,要按照入世时间表的安排,取消一些限制、开放一些经济领域,在2005年完成入世的各项承诺。对中国消费者而言,入世则是个市场开放的过程,这将给消费者带来…  相似文献   

7.
新的一年新的希望嗨!各位新老朋友,新年好!过去的一年,咱们身边大事太多太多,就本刊来说起码有这样几个:中国“入世”了,中国足球出线了,《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进入“中国期刊方阵”了……(打住,“入世”和足球出线与刊物有什么关系?)太有关系啦!“入世”带给国人最重要的东西应该是观念上的变化;从米卢身上我们感受到“快乐足球”的魅力;进入“中国期刊方阵”的意义更不待言了,这可是建国来中国期刊的一次大检阅,在此后不久,本刊又飞过海峡,参加了首届“台北祖国大陆期刊展”。作为本刊的编辑,经常考虑一个问题什么是…  相似文献   

8.
入世给政府带来的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和冲击。从入世对政府的机遇和冲击来看,WTO所构架的是一种市场走向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中,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保证政府管理的高效是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
中国入世将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发展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高等教育国际化、教育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以来网络教育的迅速发展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方式等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要抓住入世后高校学生思想呈现的新情况,以积极的姿态,寻求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中国与世界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在经济含义上,中国的入世,使中国市场成为世界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由此变得不可逆转。在法律含义上,中国入世使中国成为WTO的正式成员,中国既享有其权利也承担其义务。同时,正如多位观察家所指出的,中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已于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入世之后,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都将会因面临于新的环境而倍受冲击。作为中国金融领域三大支柱之一的证券业更是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入世对于中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分析了加入WTO给中国证券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我们应做何准备。  相似文献   

12.
入世后中国农产品市场要全面开放,很多人担心中国农业要受到严重影响,对我国农业前途过于悲观。全面分析我国农业,可以发现,入世对我国农业影响不至于一塌糊涂,只是有一定影响,我国农业完全可以承受入世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行政法如何适应“入世”要求,如何消除中国行政法治现状与WTO规则要求之间的张力,是行政法学界难以回避也没有必要回避的一个问题。整合行政法治建设与WTO规则将成为行政法理论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为此,本通过对行政权运作层面整合构想,力图从行政权运作模式的规则,行政权运作目的的服务效率转向以及行政权运作的透明度人手,为中国行政法治建设更好地适应“入世”做些探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入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中国市场容量的日益增加,各跨国公司纷纷将目光移向中国,以扩大其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的市场实力,由此掀起了新一轮的对华投资热潮。并呈现出新的特点。为抓住外商投资的新机遇。更有效地吸引并利用外资,我们必须在法律、经济、政府行政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为迎接新一轮外商投资的热潮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成人教育协会副理事长方兆康认为,中国“入世”使各行各业面临新规则的学习,各级各类专业人员急需更新知识,尤其学外语、电脑信息技术、经济、法律等专业的日益火爆,客观上形成了一个新的庞大的求学进修市场。  相似文献   

16.
自2001年12月中国入世以来,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全面与WTO接轨,企业外经贸业务出现了新的特点,中国对外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对外经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入世后中国外经贸的发展情况和企业外经贸业务特点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在外经贸人才培养中的弊端,提出了改革高职院校外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的四项措施。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经贸委于2001年11月5-6日,举办了“转变政府职能,应对入世挑战”培训班,委机关和所属行办共30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邀请了国家经贸委有关领导和国内著名专家就如何转变政府职能,应对入世挑战;世贸组织关于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规则;WTO的有关法律问题及案例分析等内容进行了讲解和辅导。通过培训,参训人员对世贸组织的基本规则和中国在“入世”谈判中所作的承诺有了进一步了解,对中国“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有了清醒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转变职能,以新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管理方式和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8.
转眼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3年了。但当“入世”一词还没有淡出人们记忆的时候,又一个“入市”摆在了中国人面前。今年5月份以来,我国领导人多次在外交场合强调,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基本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希望尽早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为什么我国都已入世了,市场经济地位还要外国来承认呢?原来,当初我国在入世谈判过程中,确实接受了这样的条款:世贸组织的其他成员国在中国“入世”后15年内,可以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这个条款是我国政府从“入世”大局出发,做出的一种妥协和让步。但这几年…  相似文献   

19.
伴随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入世”,就意味着我国企业必须在遵守国际惯例的前提下,全面融入到国际市场竞争中去。这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也必然会促进中国会计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为中国会计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带来机遇。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入世”给我国会计市场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抓住“入世”的机遇,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来迎接挑战,从而促进我国会计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的世纪 ,翻开了中华民族历史新的一页。 2 0 0 1年 ,中华民族喜事接二连三 ,应接不暇。北京申办 2 0 0 8年奥运会成功 ,中国人圆了饱含辛酸的“申奥”梦 !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出亚洲 ,中国人终于圆了 4 7年的“足球”梦 !世界贸易组织 (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正式接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人终于圆了 1 5年漫长而艰辛的“入世”梦 !一个又一个的梦想变为了现实。在迈入WTO大门之际 ,我们的理智令人不得不思考 :中国为什么要“入世” ?我们如何辩证地分析中国“入世”的利弊得失 ?我们又怎样把握“入世”的机遇和应对“入世”的挑战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