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华  浦继丰 《生活教育》2013,(12):103-104
陶行知先生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要指导学生写好习作,必须指导好学生求真务实的观察生活。没有仔细的观察,记叙或说明就不会具体细致,也不会形象生动,那么,文章也就不会感人。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他们在塑造学生心灵、传道授业解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其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耍强化教师的素质,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常见学生对作文有两种态度:一是兴趣不大。认为作文是一种“苦差”,他们多放弃作文练习,态度十分消极,所以始终写不出好文章。二是对文章有兴趣,课外读物多,爱练笔,作文愈写愈好。教师只要细嚼其因就会发现:那是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不同而造成的。我们都知道,文章是作者心灵的产物。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里已说过“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如果没有写作的兴趣,学生就根本不会对作文动情,也就写不出好文章来。相反,只要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情动而辞发了。所以我认为作文教学的关键就是鼓动学生写作的动情点,让学生改…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没有好校长,即使有齐全的设备和素质好的教师群,也无法造就一个好学校。  相似文献   

5.
怎样把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走出应试教育“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怪圈,是素质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一、提高教师素质是“减负”的关键。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没有高素质的教师是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的。这就...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当之无愧的先驱,他奋斗一生,奉献一生,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工作,用毕生的心血创立了一整套的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不仅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师范教育改革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陶行知先生说:“师范学校负培养改造国民的大责任,国家前途的盛衰,都在他手掌之中。”  相似文献   

7.
李荣华 《教书育人》2007,(11):62-62
在学校,只要存在末位淘汰,就必然存在着教师之间的评比。比什么?按行业术语来说,就是比“德”、“能”、“勤”、“绩”。“德”和“勤”这两项在教师中不会有太大差别。所以重点在于比“能”和“绩”。但“能”和“绩”又是与学生的成绩分不开的。因为你有能力,所以学生的成绩就应该好;学生的成绩好,你的成绩也就好;你的成绩好,就不能说你没能力。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重要特征,就是重视乡村教师的培养。一、乡村教师的地位陶行知认为:“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师范学校负培养改造国民的大责任,国家前途的兴衰,都在他手掌之中”。在当时的中国,农民约占85%,农村是教育的主要阵地,乡村教师担负着改造国民的主要责任。因此,乡村教师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前途的兴衰。二、乡村教师应适应乡村需要陶行知考察当时中国的教育状况后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  相似文献   

9.
有的人说农村孩子写作文缺乏素材。其实,农村孩子自有农村孩子丰富多采的生活,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事、物、他们同样可以写出内容充实、充满童趣的好文章。 观察,是作文的基础,可以说:没有仔细的观察,就写不出好文章。纵观小学语文的写作练习,从第四册到第十二册七十多个习作训练题中,有近三十个训练题目涉及要求学生“观察”、“游览”、“参观”,可见,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0.
论“好教师”——“教师评价”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好教师”——“教师评价”的评价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徐玉珍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已经而且也必将会进一步证明,要想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全面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素质,没有好的教师,就不可能有好的学生。因此,从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来看,素质教育成功的首...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何教育改革都必须配合教师专业发展,否则不会成功,因为教师是教育改革、教育发展和教育实践的主体和关键。先进的教育思想要由教师去贯彻,生动的教育内容要由教师去体现,适当的教育方法要由教师去实施,可以说.没有教师的有效发展,就不会有学生的有效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对提高教师教育素质、教育效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现行的学校建制内进行一种功能扩张,引导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把学校建成“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新形势下办学管理、教师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一、具有创新能力是成人高校教师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江泽民总书记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创造力的大小在国民的创造素质,国民创造素质的具有多半在教育,而教育的关键在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育工作者必...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素质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极大的兴趣和普遍关注,对于必要性和重要性也都有了充分的认识。但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措施呢?我认为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师队伍的群体素质。没有高素质的教师群体,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教师是素质教育实践的最重要的主体。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具备怎样  相似文献   

14.
今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要把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促进均衡发展上来。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个孩子。他说:“当前迫切需要把教育从应试和高考指挥棒下解放出来。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而办好学校。培养好学生的关键就在于解放教师.没有教师的解放就没有学生的解放,也就没有学校的解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的解放意味着教师束缚的解除并获得自由的发展。那么,哪些东西束缚了教师,怎样解放教师?  相似文献   

15.
杨顺兴 《考试周刊》2010,(43):11-11
要提高民族素质,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涉及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根本大计。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国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因此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那么教师具备哪些必要的素质才能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呢?  相似文献   

16.
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创造教育的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了,但是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很弱。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的主张,其中的一条是“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然而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是学生越来越懒于思考,不会思考。究其原因是教师的满堂灌,包办代替所致,教师将知识煮烂,嚼碎去喂学生,学生只管装进去就是了,自己无须再思考什么,所以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更是无从谈起。阅读教学是语文教…  相似文献   

17.
刘美云 《江西教育》2006,(10):28-29
要办好教育,人才是关键,要办好学校,教师是根本。俗话说得好:“干金易得,一将难求。”师资问题,是农村教育的重要问题,没有好的教师队伍就办不出“高质量的学校。为此,校长应该把引进师资、留住教师看成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尤其在农村中小学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曾说:“要想小学办得好,先要造就好教师,要造就好教师,先要造就好师范学校,造就好教师的教师。”他一生的实践,为我们办好乡村师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从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实行义务教育的需要出发,于1984年确定了“坚持教育改革,借鉴行知思想,培养合格的乡村小学教师”的办学思想和道路,开始了构建乡村师范教育新模式的尝试。实践表明,构建乡村师范教育新模式的过程,就是我们面对实际,正视困难,解决五个“矛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成功与否,不仅看它培养了多少“精英”,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国民的素质是否普遍得到提高。然而,就一所学校而言,考试成绩中下等的学生毕竟占大多数,这是一个最容易被教师忽视却又是最不能被忽视的群体。教育教学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些学生的好  相似文献   

20.
王振宇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2):251-251,253
素质教育决不能片面地理解为针对学生的教育,首先是教师自身素质的综合提高。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学校的重要性等于学校教师的重要性。”它充分表达了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说,没有教师就等于没有学校,没有高素质的学习型教师也就谈不上提高学生的素质,更谈不上优质高效。教师是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体,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是推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作为21世纪的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