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冰雹云形成、演变、识别的解析,可以提高人们对冰雹云的认识,减少冰雹天气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危害。为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罕见强冰雹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城2008年7月3日遭受一次罕见的强冰雹袭击。本文阐述了山南浪卡子县冰雹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林业的危害,并提出了一些防灾减灾对策。从冰雹形成所需具备的三个条件入手,详细分析了本次过程大气水汽含量、垂直上升运动等物理量,以及大尺度天气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影响范围、冷空气源地、成雹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条件、成雹的物理机制等,揭示了该地区冰雹天气过程出现时的动力学、热力学特征和物理量特征,并总结了几点强冰雹过程的预报着眼点,以期能为今后此类过程的预报提供一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利用气象观测站资料,NCEP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ition)再分析资料以及宁波S波段双偏振雷达资料,分析了2022年6月24日宁波地区的一次强冰雹过程。结果表明:本次强冰雹过程在弱冷空气和地面辐合共同作用下产生,风暴A和B先以强的对流单体形态移动,在自西向东移动过程中风暴B加强为超级单体,雷达资料具有典型冰雹特征。风暴单体中低层出现三体散射、有界弱回波区,风场辐合,中气旋;中高层回波悬垂,伴随辐散风场。BWER (bounded weak echo region)对应明显ZDR柱(>4db),对应相关系数低于0.9;风暴中高层有ZDR“冰雹信号”和KDP空洞,低层形成KDP柱(>4.0 (°)/km)。根据双偏振特征,归纳出本次强冰雹过程的概念模型,给出各种典型特征的水平和垂直位置关系,分析其形成的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同德县地处海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冰雹是该地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每年出现的强冰雹天气给当地农牧业生产造成了极大危害。本文通过对30a冰雹天气资料的分析表明,局地冰雹天气的发生远远多于系统性冰雹天气;冰雹天气过程与地形密切相关,主要发生在山区,多发生于夏季;系统性冰雹天气均由中尺度高压造成。  相似文献   

5.
利用青岛地区7个观测站资料考察各站冰雹发生的年均日数、月度分布情况;根据近年来青岛地区实际发生的冰雹灾情个例,分析冰雹资料的缺漏情况,提出冰雹灾害情报收集的可行性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冰雹(直径≥2 cm)为强致灾性天气,目前冰雹预警时效普遍偏短,与社会防灾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通过对2016年6月8日长三角地区较为典型的冰雹过程分析,结合实际预警业务经验提出快速冰雹预警流程:首先掌握属地及周边冰雹生消时空规律,提高冰雹易发季节预警敏感度;其次于中短期预报中分析对流种类和强度,判断适合冰雹产生的强对流潜势大小,并检验冰雹特征指标,即0℃层高度、对流有效位能和垂直切变等是否符合经验指标;最后于短临预报中着重监测雷达回波的生成和动态,当初生对流发展迅速、将继续加强并影响责任区时,回波强度达50 dBz、回波顶高达12 km时,即可提前发布冰雹预警.  相似文献   

7.
根据1970~1999年昌都冰雹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昌都冰雹的初、终日,日、月、年际变化,冰雹直径及持续时间.结果表明冰雹最早出现在3月27日,最晚出现在10月25日;冰雹集中出现在中午至傍晚;冰雹的月际变化呈双峰型;70年代降雹最多,80年代降雹最少,90年代又略有增多;最大冰雹直径15毫米,重量1克,平均雹径为4.2毫米;最长降雹持续时间为23分钟,降雹持续时间以5分钟内的出现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利用兴安盟1964~2015年8个国家站冰雹资料,分析了兴安盟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对兴安盟冰雹灾害等级进行划分,得出兴安盟冰雹灾害分布情况。另外分析了地形对冰雹活动的影响,冰雹云移动的路径。最后分析了冰雹对兴安盟农牧林业的影响,冰雹对公众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那曲县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探空实况资料、500hp实况场对那曲县2014年至2015年发生的29例冰雹个例进行分析,确立出了符合那曲县本地冰雹天气要素指标,为那曲县冰雹天气预报预警提供科学支撑,结果显示:那曲产生冰雹前,环流中有西风槽、风场中有切变线或那曲县位于高压边缘;当垂直风切变较明显时,有利于冰雹的生成;那曲雷达反射率因子在40dbz以上可作为预警冰雹发生的临界值;回波顶高在10~11公里为宜;当反射率因子大于40dbz,并存在中气旋时,可以有效预警预报冰雹天气。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1,(32)
利用2003—2017年常规观测资料,统计和分析了锦州地区41次冰雹天气过程的气候特征,通过对物理量和雷达产品的分析,确定冰雹天气过程的物理量阈值,得出了冰雹的预报方法,确定了短临预警指标。结果表明,锦州冰雹日数年际变化呈总体减少趋势,月分布呈双峰型,日变化十分明显,冰雹天气的局地性很强,总体呈现南多北少的特征。T850-T500、TT、SSI、0℃层和-20℃层厚度、K指数、SI指数对锦州地区冰雹天气的发生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利用指标叠套法进行冰雹潜势预报。  相似文献   

11.
昌都冰雹的气候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1970~1999年昌都冰雹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昌都冰雹的初、终日,日、月、年际变化,冰雹直径及持续时间。结果表明:冰雹最早出现在3月27日,最晚出现在10月25日;冰雹集中出现在中午至傍晚;冰雹的月际变化呈双峰型;70年代降雹最多,80年代降雹最少,90年代又略有增多;最大冰雹直径15毫米,重量1克,平均雹径为4.2毫米;最长降雹持续时间为23分钟,降雹持续时间以5分钟内的出现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冰雹灾害对黑龙江农业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雹是危害农业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冰雹灾害是一种局部地区性强、季节性明显、来势急、持续时间短、以砸伤为主的气象灾害,常伴有大风、暴雨,常给农牧业生产,尤其是给丰收在望的农作物带来重大损失,甚至颗粒无收。冰雹对农作物的危害特点,冰雹灾害的防御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乌兰察布市近56年冰雹灾害资料,对冰雹灾害的年、月、日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乌兰察布市冰雹灾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大气电场、闪电、雷达降雨等资料,分析浙西南12次冰雹过程,发现雷暴、电场高幅值、雷达强回波和降水可以作为冰雹预报的重要参考条件。冰雹过程大部分发生在雷暴密集发生时段的初期,雷达回波强度可达40~55 d BZ,大气电场幅值可达0.76~5.61 k V/m。将大气电场差分处理后发现,冰雹时段的差分电场幅值范围达到±1 k V/m,电场极性保持一致,未发生正负极之间的快速跳变,区别与雷暴和降雨天气。选取rbio2.2基函数进行小波分析,冰雹时段的电场较其他时段有了明显的提升,小波电场值范围为2.5~5 k V/m,并呈现出显著的V形或倒V形结构,能有效的分辨冰雹过程。通过研究冰雹天气的特征,将多源探测数据处理分析,重点将电场资料进行差分和小波变换分析。以上方法可以有效辨别冰雹过程,为冰雹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判定起指导作用,在业务实践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00~2009年阿瓦提县出现的冰雹造成的灾害灾情进行总结分析,阿瓦提县冰雹灾害主要有:频发率高、季节性强、突发性强、大型的天气过程为主的特征。特别是2005年以后,阿瓦提县出现冰雹灾害周期比过去短,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在此还提出一些冰雹的防灾减灾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山南地区主要农区气象站1980~2007年逐日冰雹发生频次资料,对该区域冰雹发生的时间,范围和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沿江一线除贡嘎外,月冰雹峰值出现在6-7月之间,5、8月次之;南部农区的冰雹峰值出现在9月,6、7月次之;年累计冰雹日数南部明显多于沿江一线,而沿江一线中却存在着中间多、两头少的现象;泽当农区冰雹频数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准2年、准6年和准9年的周期振荡,还存在着准15年的年代际周期特征,贡嘎农区年冰雹频数在90年代中期之前存在着准3年和准5年的周期震荡以及贯穿28年的准15年周期,加查农区年冰雹频数既具有与沿江其他农区较为一致的准3年和准6年周期,同时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准12年周期,隆子农区年冰雹频数具有准2年、准6年和准9年的周期特征。  相似文献   

17.
通过收集和分析2005年~2018年发生在呼和浩特地区冰雹天气过程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的资料和产品,得出了一些冰雹天气发生时反射率因子(R)、回波顶(ET)、垂直累积液态水(VIL)、冰雹指数(HI)等雷达产品的初步特征,利用这些特征指标指导雷达开展灾害天气的预报服务,可有效提高短时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率,为今后做好冰雹灾害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12年2月23日在浙江省出现了较大范围的冰雹天气过程,本文结合温州市常规及非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此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低空急流、南支槽、低层切变线等是此次冰雹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干冷空气入侵释放不稳定能量是此次天气过程的触发机制;不稳定的大气层结、对流有效位能、水汽条件等对冰雹天气过程的发生非常有利;雷达回波资料、卫星云图对冰雹天气的强度、落区及其预警预报等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2005年9月2日一次冰雹天气过程中ADTD闪电定位系统监测到的闪电特征资料,结合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对比分析了这次强对流过程中冰雹云与闪电的对应关系,总结出利用闪电特征的变化预警冰雹天气的几项指标。  相似文献   

20.
昌都地区近40年冰雹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昌都地区7个气象站点逐日冰雹观测记录,通过数理统计和小波分析,研究了昌都地区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年际变化、月变化、周期变化等。结果表明:昌都地区冰雹日数较多,其中北部丁青、类乌齐年平均冰雹日数在20d以上,昌都、左贡、芒康平均冰雹日数均〉10d,而洛隆、八宿冰雹出现机会很少;各地冰雹的年际变化有各自的变化特征,年际变化大,但总体上均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a减少1-5d;各地冰雹出现频数月际变化并非完成一致北部的丁青、类乌齐、昌都、洛隆月际变化基本相似,均为呈双峰型分布;南部的左贡、芒康、八宿月际变化基本相似,为单峰型分布;昌都地区各地年冰雹日数存在着准2-4年、准5-8年的小周期,也存在着准12年、准15年、准16年、准20年的不同的震荡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