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花绿绒蒿为藏药常用药材。本课题研究了大花绿绒蒿活株内生真菌多样性。实验采用PDA培养基分离培养了大花绿绒蒿活株的内生真菌菌株,采用ITS-rRNA基因片段测序比对法鉴定了内生真菌菌株的种属,并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分析了大花绿绒蒿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从大花绿绒蒿活株中分离得到26株内生真菌,经鉴定为18属,其中根部为内生真菌的主要分布部位,毛霉属(Mucorsp.)和新丛壳孢属(Neonectriasp.)是植株根部的优势菌群;H和E指数分别为2.715和0.939,表明了PDA培养基可以较好的分离得到大花绿绒蒿活株的内生真菌。实验结果能较全面的反映大花绿绒蒿活株内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2.
大花绿绒蒿是藏药中的一味常用药,药材活株中内生真菌丰富,文章研究了40株来自大花绿绒蒿的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抗肿瘤细胞的活性。实验采取了固态发酵方法,并通过乙酸乙酯-甲醇-氯仿混合溶剂提取了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采用MTT法研究了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对乳腺癌肿瘤细胞株MDA-MB-435进行了抑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抑制率大于80%内生菌菌株有17株,抑制率介于50%~80%之间的内生菌菌株13株,抑制率小于50%的内生菌菌株有10株;抑制率大于80%内生真菌菌株有9个种属。实验表明,大多数大花绿绒蒿内生真菌具有良好的抗乳腺癌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3.
海南红树林土壤真菌群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南红树林土壤层中真菌的分布特征。方法对采集自红树林土壤中的真菌菌株进行分离及纯化培养,通过对菌株的形态和培养特征观察,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rDNA ITS序列的测定及同源性分析,通过BLAST比对以及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其种属分类地位。结果从海南红树林土壤中共分离出325株真菌,共14个属,其中青霉属97株(29.84%)、木霉属73株(22.46%)、曲霉属65株(20.00%)、拟青霉菌属(6.46%)、枝孢属(4.31%)。结论海南红树林土壤中真菌资源丰富,优势真菌种群为青霉属、木霉属和曲霉属。  相似文献   

4.
为判定三叶草内生菌种类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从校内三叶草的根、茎及叶柄部位提取出植物内生菌10株。根据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对10株内生菌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显示菌1与10为根瘤菌属;菌4为乳杆菌属。  相似文献   

5.
蛇足石杉由于其治疗老年痴呆等疾病,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和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正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生物学性状、分离纯化、菌种鉴定、发酵产物及活性筛选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对未来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鱼腥草内生真菌YX-2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抑菌代谢产物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结合IT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及正丁醇对其发酵液进行萃取,并对发酵萃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形态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内生真菌YX-2归属于镰刀菌属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抑菌实验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石油醚相几乎无抑菌效果,且乙酸乙酯相优于正丁醇相,乙酸乙酯相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50.00 mg/m L、50.00 mg/m L和25.00 mg/m L。结论:鱼腥草内生真菌YX-2为镰刀菌属的尖孢镰刀菌,其代谢产物抑菌效果明显,可进一步进行分离鉴定,获得单体化合物,为进一步药物开发提供前期研究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岱山盐田采集土壤样品,利用含不同Na Cl浓度的RM培养基分离中度嗜盐菌,并采用抑菌圈法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共分离得到106株中度嗜盐细菌菌株,其中有27株显示出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人类病原真菌的有效抗性。通过基于16S r 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具有抗菌活性的27株菌株分别属于7个属,即嗜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喜盐芽孢杆菌属(Halobacillus)、海杆菌属(Marinobacter)、产微球茎菌属(Microbulbifer)、Piscibacillus属、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枝芽孢杆菌属(Virgibacillus)。研究结果表明,岱山盐田土壤中存在较丰富的中度嗜盐菌种类,是筛选抗菌活性菌株的潜在资源库。  相似文献   

8.
目的:活化已分离保存的苗药小花清风藤叶内生真菌L-43,对其进行形态学及分子鉴定。方法:对内生真菌L-43活化后,观察其在PDA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采用显微鉴定法观察内生真菌L-43的孢子及菌丝形态,参照《中国真菌志》对其形态进行描述;结合PCR及NCBI数据库对比分析方法构建系统进化树,最终确定内生真菌L-43的种属。结果:菌种L-43与链格孢属Alternaria tenuissima聚为一类,相似度为100%,表明L-43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tenuissima。结论:苗药小花清风藤叶中存在链格孢属种类的内生真菌,为后续研究提供宝贵微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青藏高原特色植物蕨麻根际可培养真菌的群落特征,对蕨麻根际土壤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应用光学显微镜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对真菌进行形态观察,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菌种鉴定。从蕨麻根际土壤中共分离获得真菌菌株56株,其中优势菌属有青霉属(Penicillium sp.)、曲霉属(Aspergillus sp.)、枝孢属(Cladosporium sp.)。孟加拉红培养基对土壤根际真菌分离效果最佳,而察氏培养基未成功分离出真菌。蕨麻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的种类和数量均高于非根际,蕨麻种植后根际真菌的多样性远高于种植前。表明蕨麻的生长发育对根际真菌群落的构建具有调节作用,从而造成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度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当人们大声疾呼保护生态,保护森林的时候,有一种在默默地充当森林的健康卫士,它就是真菌。这种被称为内生菌的真菌,分布相当广泛,各种植物从根到叶都能找到它的踪迹。很多不同种类的内生菌也可以在同一株植物上和睦共存,那些拥有多种不同内生菌群落的植物对疾病的抵抗力相对来说要强得多。生物学家认为,一棵树上之所以有那么多种内生菌,可能是因为树必须拥有一支庞大的军团才能对付从疾病到害虫所带来的种种威胁。一般来说,在古老的天然森林中内生菌群落的数量最多,而种植园和苗圃中的内生菌群落最少。城市中一棵草体内可能含有1-2种内生菌,…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利用石蜡切片法对大花蕙兰菌根结构进行显微观察,并使用马铃薯培养基对大花蕙兰植物根内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利用乳酸石碳酸棉蓝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分离到的菌体进行观察。试验结果:大花蕙兰菌根真菌浸染在距离根尖3~18cm的皮层细胞中;菌丝从根的表皮侵入,经过表皮细胞和外皮层细胞,但并不进入表皮细胞和外皮层细胞内部。同时发现大花蕙兰中柱也不会被真菌浸染。通过对分离菌形态学特征观察判定得到大花蕙兰根内生真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云实内生真菌Y13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采用柱层析,ODS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普技术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内生真菌Y13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鉴定为(Z)-9-heptadecenoic acid(1)和2,3-Dihydroxypropyl elaidate(2)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一株分离自南极海泥,通过5.8S r DNA序列鉴定为篮状菌属的真菌,其发酵粗提物能够有效抑制MRSA和MRSE的生长,但是其发酵能力不稳定。通过优化发酵条件,首次发现提出一株篮状菌属真菌在白光照射下,以大米为营养源,28℃培养,能够稳定发酵出黄色活性化合物。后续经大孔吸附树脂、ODS层析柱,Sephadex LH-20凝胶和HPLC分析得到黄色化合物,通过~1H-NMR和~(13)C-NMR确定其结构,为聚酮化合物Rugulosin。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已分离保存的东北平叶榛的叶内生真菌ZL-6进行活化,通过生物形态学的鉴定,以及其PCR扩增产物来鉴定该内生真菌的种属。方法:将保存在斜面培养基的真菌ZL-6接种在PDA培养基上28℃活化培养,观察其菌落生长形态,采用插片法在显微镜下观察真菌ZL-6的孢子或菌丝形态,与《中国真菌志》中形态描述对比;结合PCR技术扩增并对扩增产物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比对,以此来进一步确定内生真菌ZL-6的种属。结果:菌种ZL-6与链格孢属Alternaria alternata聚为一类,相似度为100%,表明ZL-6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alternata。结论:东北平叶榛叶中含有链格孢属种类的内生真菌,为后续研究提供宝贵微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5.
以"青海蕨麻2号"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TSA、R2A和2216E三种培养基分别对蕨麻根际细菌进行分离与纯化,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对分离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共分离得到菌株73株,鉴定成功39株,其中来源于非根际土壤的细菌12株、根际土壤的细菌27株。实验获得的优势菌属有芽孢杆菌属(Bacillus)、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分别占46%、15%和10%;获得的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假节杆菌属(Pseudarthrobacter)、考克氏菌属(Kocuria)、谷氨酸杆菌属(Paeniglutamicibacter)、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假芽孢杆菌属(Fictibacillus)、雷勒特氏菌属(Lelliottia)、莱茵海默氏菌属(Rheinheimera)、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鞘脂菌属(Sphingobium)各1株,各占2%。TSA、R2A和2216E三种培养基筛选细菌的能力无显著差异,都分离出了芽孢杆菌属和节杆菌属,相比之下,R2A培养基筛选细菌的能力更好。蕨麻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均高于非根际,优势菌属有芽孢杆菌属、节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表明蕨麻的生长发育变化改变了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16.
从杭州地区有纹枯病症状的水稻植株上采集分离到一株编号为HZ11的病原真菌菌丝形态与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相似,但其菌核形态与丝核菌属真菌有明显差异。由此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学、18S rDNA和ITS序列分析的鉴定。ITS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嗜水小核菌(Sclerotium hy-drophilure Sacc)有99%的同源性,18S rDNA序列则与许多丝核菌属(Rhizoctonia)序列最大同源性达99%。根据综合分析,推断菌株HZ11为嗜水小核菌(S. hydrophilure),并建议将嗜水小核菌归属于丝核菌属。这是第一次报道侵染水稻的嗜水小核菌并向NCBI提供了第一条该菌的18S rDNA序列。  相似文献   

17.
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内生真菌能够产生丰富多样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巨大的潜在药用价值。目前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极大进展。对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产生、应用、前景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张云飞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224-224,225
从南京市几个区域(南京农科院、中山门、南京农业大学、南农大长巷网室试验田)财集了多组鹅观草植物,通过镜检确认,所有采样地区采集的植物样品中含有内生真菌,内生真菌含有率和植株的生长状况有关。和没有内生真菌的鹅观草植株相比较,有内生真菌的鹅观草植株生长特性包括分蘖数、株高、茎秆直径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发现鹅观草从分蘖、株高、茎秆直径等数据方面看E+植株都高于E-植株,E+鹅观草幼苗除了叶宽度以外其他指标均强于E-植株。说明内生真菌有促进植株分蘖、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温州西门岛红树林根系沉积物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其产群体感应信号分子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的能力,从西门岛红树林根系沉积物样品中,共分离到128株海洋细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及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其分属于13个属,35个种,其中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群;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度表明8株细菌为潜在新种。利用群体感应报告菌株检测发现31株能产生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HLs,占可培养海洋细菌总数的24%,均为变形菌门细菌。弧菌属和假交替单胞菌属的群体感应研究已较为清楚,而Celeribacter、产微球茎菌属、Poseidonocella和海杆菌属细菌具群体感应能力未见报道。本研究结果表明,西门岛红树林中存在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尚有未知的微生物物种等待研究发掘,另外,大量具群体感应潜能的细菌可能对西门岛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滑菇又名滑子蘑、珍珠菇,自然分布主要在日本和我国黑龙江、广西、浙江、台湾等地。滑菇子实体中小型,菌盖初期半球形,后平展,直径2—15厘米。菌盖表面有一层牯液,菌肉淡黄色,滑菇鲜嫩味美,具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在世界上享有较高声誉。同时,由于滑菇属低温型真菌,因此是北方地区大有发展前途的食用菌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