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农机的推广可以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加速器。推动农业的生产效率,提高粮食的年产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土地的人力耕种开始逐渐向机械化耕种转变。因此。农机的推广和应用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结果,国家部门应该加强宣传,建立农户与机械厂商之间的联系与交流纽带,促进农业的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水稻产量一直处于世界前茅,水稻以其产量高、适应力强且口感佳的优势成为了粮食界重要的支柱之一。尤其是在我国的东北大米一直是居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食。然而作为一个有着接近世界总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国,每时每刻都有着十分迫切的粮食需求,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每年却需要大量地从国外采购粮食。由此可见,虽然我国的农业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却依旧不能满足我国人民对于粮食的需求,而水稻作为一种优秀的粮食农作物,其发展的进程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我国整体的粮食生产形势。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种植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提高玉米产量,对实现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实际上是一项涉及学科广泛的综合性先进生产技术。广泛推广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能够缓解农民耕种压力,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民经济收益,是农民实现高产量高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论建立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与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人口数量是世界人口数量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而人民农业对人民的生存问题至关重要,如果我们不能保证我国粮食的安全问题,那么就不能解决人民的生存问题,就会造成国家的动乱。而保障粮食的重要因素就是对耕地的保护。现在,我国政府虽然说是要对耕地进行全面的保护,但是并没有起到显著地效果,现在我国每年耕地仍然减少几百万亩,而且这种现象一直持续着。所以,针对这个现象,我们必须要加强对耕地的管理,建立相关的有效机制,真正的起到制止耕地减少的作用。我国政府还要对耕地保护工作负责。接下来,我们就根据这个问题,对如何建立有效地耕地保护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农业长久地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不仅影响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同时渗透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近年来,农业生产伴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其规模、生产方式都有着巨大的转变,农业机械化成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的必要阶段。为了更好地实现农业机械化,需结合当下农业发展情况,在更大范围内科学有效的实施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只有将农业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建设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中发展最迅速、竞争最激烈、影响最广泛的技术领域,其核心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其基础是微电子技术。 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差不多提高了1亿倍。计算机现在已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年销售量数千万台的巨大工业。在计算机的发展中,微电子技术的进步起到了特别关键的作用。1965年Intel的创始人之一Gordon Moore提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在一个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将会翻一番。迄今为止,技术的进步一直很好地遵循着这条定律。如今在CPU芯  相似文献   

7.
科技强国的战略在我国一直在实行着,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通过科学技术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行业的质量。如今的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很多方面的问题通过技术的手段,最终消除问题,科学技术是如今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在众多的工程类项目中水利水电是最被人们关注的之一,水利水电工程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应当前的发展的大趋势在这一领域的很多方面都在不断的进行着改革,尤其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这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人们不断地在成本,安全,可靠性等方面不断地进行改革从而提升工程的综合质量。  相似文献   

8.
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必然性我国目前有2.5亿左右的农户,耕种了约18亿亩土地,平均每户不到半公顷耕地。依靠这样一个土地面积生产粮食,平均每个农户每年也就能得到3000元左右的收入,而这还要依靠一个好的市场行情和好的气候条件。这样一个收入水平连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都忍受不了,又怎么能吸引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青年农民要找出路,要打工挣钱是再正当不过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也发展十分迅速,农业机械化技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只有正确的把握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才能更好的对农业进行掌控,以便于提高粮食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问题的提出:人口与粮食问题是本世纪末我国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约束。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大力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加速我国农村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标准得到了前所未有地提升,特别是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农业耕种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呈现向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发展的明显态势。鉴于垄作耕种有助于农作物的根系生长、保墒和灌溉等优势,我国薯芋类作物种植模式以高垄种植为主。因此,整形、起垄和开沟等作业方式,仍是薯芋类作物机械化生产的重要环节。目前,市面上大多的起垄开沟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在安装后缺少连接加固的机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真实情况是劳动生产率停滞不前,资源消耗透支接近极限。目前全球每年粮食的正常贸易量为2.2亿——2.3亿吨,纵使中国将这些粮食全部购买下来也只能满足我国粮食需求的45%。2010年我国粮食进口量约为3700万吨,已占当时世界粮食贸易量的1/6左右。目前中国已成为美国第一大粮食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的玉米生产大国,每年生产的玉米总量巨大。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玉米的生产和收获逐渐实现了机械化,农机和农艺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本篇文章从农机农艺结合的好处谈起,对玉米生产实现机械化作相关论述,并在其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专门研究玉米生产机械化系统的方法。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科技广场》2002,(8):41-42
激光技术作为一门高新技术,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应用,为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激光技术的新用途,以便使这门高新技术更好地服务社会和造福人类。利用激光控制气候在当今世界,能源、交通、人口、环境、粮食、气候等问题是人们最关心的几大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气候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这是因为其他诸多问题无一不与气候问题息息相关。目前全球气候普遍转暖,对此,全世界许多科学家已经发出警告,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治理的方法。利用激光控制气候就是近年来研究出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是我国首批进入“世界遗产”清单的世界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是我国在世界科学奥林匹克上得到的第一块金牌,既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如今,北京猿人遗址断层剖面长期露天,由于自然风化和工业污染等原因,正慢慢地受到破坏,这举世罕见的遗址正面临被破坏而被列为濒危遗产的危机。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我们的世界文化遗址,关注周口店这一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汽车消费潜力不断释放。然而我国每年交通事故50万起,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10万人,稳居世界第一。原因很多,笔者亲身体会如果能解决好驾驶人的预见性、非机动车人的规则性、道路设施的合理性这几个问题,能够比较明显地减低车祸发生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7.
据开罗今年五月下旬世界粮食理事会农业部长级会议提供的信息,到1989年底,世界遭受饥饿的人数将达到5.6亿人。而在占世界7%的耕地养着占世界22%的人口的中国,究竟有多少人在挨饿,有多少人营养不良,笔者尚不得其详。不过,1988年又出生了2262万个孩子,粮食比1987年又减少了880多万吨,并且从1984年以来连续四年粮食产量未能上升,1988年比1984年减产133亿公斤,人口却净增6139万,人均占粮从393.5公斤降至359公斤;耕地以每年800多万亩的速度锐减,这是有案可稽的。实事上,由于人口爆炸,土地锐减和退化,农业“降温”使粮食徊徘而引起的“粮食安全”问题,即“人口、土地、粮食三联症”仍然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忧患。对此,很有必要作一番沉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气候生产潜力及其分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粮食是我国人民的主要食物,也是畜牧业、渔业、林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及工业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社会人口的增加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的需要量将日趋增加,需求标准将越来越高。我国人口众多,耕地较少,自然灾害频繁,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储备粮。粮食问题处理是否得当,关系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华夏星火》2000,(8):42-42
国际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加入世贸组织,将是我国农业向国际化迈进的极为关键的一步,有利于我国农业更好地进入世界市场,但也将带来严峻的挑战。粮食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粮食的国内价格水平均低于国际市场,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近1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导致粮食价  相似文献   

20.
粮食检验工作是粮食整体结构运行必不可少的细节,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做好它与日常生活的协调,与人民利益的效益,与社会经济建设的协调,以此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秩序,为人民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