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新华  李雪琳 《资源科学》2022,44(11):2303-2314
解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的形成机理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重要议题。现有研究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类型划分与个案研究,对其模式形成机理的考察缺乏整体性的分析框架。本文以物品的排他性和竞争性为依据,归纳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4种基本模式,并结合4个典型案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从生态资源禀赋、制度环境和参与主体维度阐释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①以排他性和竞争性为主线,生态产品可划分为纯公共生态产品、公共资源产品、生态俱乐部产品和私人生态产品,生态产品的不同属性意味着其价值实现模式的差异性;②不同地区的生态系统特征影响生态资源的利用方式,政治、市场、文化等制度环境的差异性影响生态产品供给的过程与结果,参与主体的类型以及各自的能力与意愿影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的选择,三者共同驱动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差异化模式的形成;③一种生态产品可能同时采用多种价值实现模式,随着技术与制度的创新,生态产品属性的变化会带来价值实现模式的相应调整。为了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需要从生态资源保护与挖掘、制度环境优化、多元主体参与等方面着手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相似文献   

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我国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相结合发展理念的重要变革,是“两山”理论的实践抓手,对高质量发展战略也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扎根理论方法,依托自然资源部发布的19个典型案例的陈述材料,归纳出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逻辑,提炼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3条主要路径——产业化、生态化、金融化,并识别了驱动各路径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行动的前因和中介条件,生成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能够为政府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制定政策与组织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虚拟制造技术实现了现代工程机械工程设计领域中的设计、试制等一系列过程的直观性。实现了在产品真正制造出来前,可以在虚拟的制造环境中生成产品的原型,更好的替代现实中的硬件产品,更方便的对设计产品的性能和可生产性进行评估,有效极大的缩短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周期,最大化的节约了产品开发的成本,保证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可以适应市场的灵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正>近五年来,江西省厂会协作结成89对,完成协作项目45项,产生经济效益1.2亿元。在以下几方面取得较明显的成效:一、帮助企业实现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实现技术跨越,推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体,在厂会协作过程中,学会注重以多种形式帮助企业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努力推动企业实现技术跨越,增强产品的竟争力,并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产品,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帮助企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名牌产品,加强技术储备。省机械工程学会为江西金菱差速器制造公司  相似文献   

5.
通过深入分析朗科"优盘"产品的创新过程,构建突破性产品创新模型,旨在探讨我国企业如何实现突破性产品创新;在此基础上,指出技术集成是我国企业实现突破性产品创新的有效途径,突破性产品概念创新是应用技术集成的前提,内生型技术积累是技术集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分析我国电信产品定制产生的原因入手,在建立电信产品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实现电信产品个性化定制的途径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知识产品分类是知识产品管理研究的基础,通过知识产品的分类研究,能够清晰地描述出所研究产品系统的结构和特征,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不同类型知识产品的价值实现过程和产品策略的差异性,为知识产品的研究和管理提供依据。从知识产品的价值实现过程出发,特别突出了交付过程的复杂程度差异性,按照知识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影响因素--客户类型和产品形态两个维度,将整个知识产品领域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集体使用的定制化产品、个人使用的定制化产品、集体使用的标准化产品、个人使用的标准化产品。进而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每一类知识产品的价值增长点和实现机制,并对不同类型的知识产品分别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产品营销和发展策略。通过系统的知识产品分类研究,能够简化管理和研究过程,提高研究者的工作效率,为探索不同类型知识产品的设计和经营策略提供了框架性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科创板推行以来,度量其重点是企业是否实现了产品突破性创新。产品突破性创新是组织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掌握先进技术、突破技术封锁的重要途径,而使命是驱动企业实现产品突破性创新的精神支柱。但现有研究关于在使命驱动情境下企业如何更好地实现产品突破性创新这一问题尚未得到深入探讨。本文基于权变观,以科创企业为例,从领导行为与意义建构的动态匹配视角出发,选取极具典型性和极端性的HB生物医药企业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揭示了在使命驱动情境下,科创企业使命的导入、认同、内化三种使命形式分别驱动着产品突破性创新实现萌芽、形成、强化的三个阶段。针对产品突破性创新的不同阶段,通过授权、命令、双元领导与不同意义建构主体的有效适配促进产品突破性创新实现,并由此形成领导行为与意义建构的附助性匹配、补偿性匹配及整合性匹配三种动态匹配模式。本文从使命驱动、领导行为与意义建构的动态匹配视角揭示了产品突破性创新的实现过程,为科创企业创新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产品设计的研究中,当前方法对产品技术进行控制时,没有对产品的外观进行重视,导致对产品技术进行控制时,降低了产品设计的精确度。提出一种基于3D打印扫描的产品设计控制技术。利用3D打印扫描成像得出产品的信息,实现高分辨的产品图像,结合产品的质量管理建立产品技术的控制模型,利用3D打印扫描表达对产品技术进行控制,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对技术的约束条件进行考虑,实现产品的高满意度,并同时对产品的资源以及成本的约束进行考虑,克服了传统方法存在的弊端,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设计的精确度,使产品的外观表达的更清楚,完成对产品设计控制技术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所提方法能有效地提高产品设计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0.
探寻中国企业实现复杂产品系统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为此,研究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典型案例,指出利基策略是在该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的关键所在;分析了利基策略下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机制,构建了基于利基策略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模型;研究表明,在技术基础落后于国外竞争对手的背景下,利基策略是中国企业利用“大国效应”自主开发复杂产品系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黄正谦  孙力 《科技通报》2006,22(6):851-854
在现有CTI产品基础上,实现与Voice XML技术的无缝连接,使CTI产品具有语音浏览器的功能,实现对互联网的语音访问。简单介绍了一个CTI系统JD Engine和Voice XML解释器Open VXI,然后给出在JD Engine和Open VXI解释器之间利用三层结构模型的接口设计和实现,使Open VXI与JD Engine平台建立无缝连接.实现语音浏览器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不仅强烈地要求产品具有多功能性,而且也需要具有多功能性的产品能够充分实现其应有的功能,也就是说要求产品具有可靠性。基于此,针对机械工程产品的可靠性,探讨对其的优化设计,以期确保机械工程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实验室产品保存及防护管理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大量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对实验室产品库及产品管理员的建立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实验室产品的入库和出库流程;并研究了实验室产品的防护管理措施等.由此,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实验室产品管理方案.通过在一些高校实验室的应用表明,这套方案能够实现对于实验室软件产品的有效控制,并实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4.
通过事物特性表描述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产品信息,能够方便地实现产品变型设计,实现产品的快速设计。本文研究了基于事物特性表进行标准件变型设计的原理,讨论了对三维绘图软件UG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利用特性表建模方式建立标准件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郁灵 《科技风》2014,(6):184-185
纺织产品低碳设计是面向低碳的知识密集型工程。本文分析了纺织产品低碳设计中知识处理的特点,提出了编号,直接碳排放,间接碳排放三元组的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表达模型,实现了基于XML的纺织产品碳足迹知识表示及在产品低碳设计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中国及时抓住国际分工模式调整的机遇,通过加工贸易这一产品内贸易形式切入国际生产链,实现了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主要的产品内贸易基地,但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研究较为欠缺。从产品内分工的角度,对中国参与产品内贸易的现状和效用进行了研究,这对人们客观认识中国在产品内贸易中的地位,理解产品内贸易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产品内贸易实现产业升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曾江洪  黄向荣  吴号 《科研管理》2006,40(11):226-235
产品创新是现代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获得经济利润的有效策略。本文选取四家多次发起同类众筹项目并且后期实现产品创新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对案例资料数据进行编码分析来研究众筹中如何激发产品创新。研究发现,主体互动通过发起者学习、支持者学习和信息交互实现;与产品创新紧密相关的价值共创形式主要包括共同策划、共同设计、共同测试和共同推广;案例企业均实现了产品创新,即功能创新、形式创新或服务创新;此外,本文构建了理论模型:主体互动促进价值共创过程从而实现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18.
朱新华  贾心蕊 《资源科学》2023,45(1):118-129
【目的】地方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是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议题,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上升与扩散,缺乏对多重属性政策创新扩散完整过程的考察。【方法】基于政策创新扩散视角,聚焦兼具经济社会双重政策属性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尝试构建此类政策创新扩散的分析框架,深入考察中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浙江丽水地方经验创新扩散的完整过程,以厘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地方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的动态机制。【结果】研究发现:①经济社会双重属性的存在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的创新扩散营造合规空间,从而在中央与地方的双向推动下呈现特殊创新扩散机理。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地方创新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政策企业家、自然资源禀赋的内部推动及政策网络中纵向环境与横向经验的外部形塑。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地方经验的上升表现为螺旋上升机制,正式科层制度与半结构化制度捷径是内嵌于这一机制的两大核心架构。【结论】基于此,在未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地方经验的创新扩散中应充分发挥政策企业家作用,因地制宜把握并创造政策网络中横向、纵向交流机会,并争取正式科层制的支撑,从而实现降低改革成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再制造与产品服务系统是制造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两个有效手段,前者通过高级形式的循环利用直接实现资源的节约减量化,后者则以服务提供的方式间接减少资源的消耗。然而,如同较高的技术和市场门槛限制了再制造的发展一样,产品与服务的设计、整合提供能力也影响着产品服务系统的实施。那么,再制造与产品服务融合的边界在哪里?企业该如何设计并实施可持续发展下的产品服务组合商业模式?融合再制造与产品服务提出闭环产品服务系统,并从交易费用角度对闭环产品服务系统的形成机理与内涵、运营要素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新兴技术产品的诞生在给开发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和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发企业必须开展可持续发展创新活动。在分析新兴技术产品的物理生命周期各阶段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系统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维度和新兴技术产品的物理生命周期维度归纳新兴技术开发企业开展可持续发展创新活动的内容,并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