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双版纳傣语量词数量丰富,语法功能强大,不仅在量词的类型学方面有鲜明的特点,而且还能体现出西双版纳傣族对客观事物认知上所特有的民族特点。文章主要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将傣语量词放在整个傣族社会生活的大系统内进行观察,以探求傣族文化及其所表现出的傣民族在认知和思维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除了汉族以外,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傣族也不例外。其实我们很多人早就会说一句傣语了,那就是“西双版纳”——十二个千田(古代傣王的田赋单位)。  相似文献   

3.
<正>傣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边境一带,分为西双版纳傣语方言区、德宏傣语方言区和红金傣语方言区。其中,德宏傣族地处永昌文化圈中。东汉时期中央王朝设立的永昌郡辖地极广,《华阳国志·南中志》说“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在永昌郡内及周边地区,尤其是大理、保山、德宏、临沧、普洱和西双版纳等地都是现在傣族人聚居的核心区域。可以说,傣族自古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受到中原文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傣族医药是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僚医药蕴含着傣民族丰富的传统医药文化内涵,是傣民族长期在热带丛林环境中为适应自然而不断积累的宝贵经验的结晶.近十年来,关于傣族传统医药研究的成果不断出现,主要聚焦于药物学研究与新药及开发、僚族医药和傣族传统文化关系研究、傣族医药的传承和保护等方面.此文将有助于傣医药研究者了解俸医药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5.
傣族人民既信仰原始宗教,也信仰小乘佛教,在宗教信仰上形成了傣族信仰二元化的特点。这一特点对傣族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以西双版纳傣语地名为例,论述了傣族宗教信仰对傣族地名命名的影响。并通过佛教地名蕴涵的意义变化得出佛教是从勐海县传入西双版纳,然后在其他地区进行传播的,这一结论也与傣族历史和傣族文献有关记载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老族源于云南哀牢人,西双版纳傣族有一支是从老挝迁来,老、泐贵族联姻,亲上加亲,老族与傣泐,史同源;老族与傣族历史上均崇拜“它林”,表面看是原始宗教祖先崇拜的产物,实质是纯朴的自然生态观的具体体现,传统的民族生态文化,值得弘扬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傣族     
傣族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公元一世纪,汉文史籍中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傣族在汉代被称为"滇越""掸",在唐、宋被称为"金齿""黑齿""白衣",在元、明、清则被称作"白夷""摆夷""百夷"。从1949年起,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才正式定名为"傣族"。傣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其语言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支。现通行的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傣文系拼音文字,由印度南部巴利文演化而来。傣族人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尤以傣历、傣医药和叙事长诗最为出名。  相似文献   

8.
西双版纳 ,是祖国西南边陲的一块神奇国土。“西双” ,是傣语“十二”的意思 ,“版纳” ,是傣语“千块田”的意思。连在一起 ,“西双版纳”是傣语“十二千块田”之意。今天 ,这里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首府是景洪市、辖勐海、勐腊二县。全州面积 1.9万平方千米 ,人口 80余万 ,居住着傣、汉、哈尼、拉祜、彝、布朗、基诺、瑶等 13个民族 ,其中傣族为主体 ( 2 8万人 ) ,故名为傣族自治州。这里独特的民族风情成为西双版纳的人文旅游资源 ,吸引来八方游客到此观光。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的最南边陲 ,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受孟加拉湾西南季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灌溉与环保研究》一书的作者高立士先生在西双版工作了三十多年 ,与当地的傣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是外来干部中知名度较高的一位。长期的生活积累加上他刻苦钻研 ,成果累累 ,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傣学专家。高立士曾出过《傣族谚语》、《西双版纳傣族的历史与文化》等 ,新近出版的《西双版纳傣族的传统灌溉与环保研究》是一部傣族环保研究的大成之作 ,其中部分章节内容已在本学报刊载。全书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如我省民族史专家马曜先生在序言中所述 :“这本书主要阐述了傣族人民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  相似文献   

10.
傣族先民信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认为世间万物包括人和动物、植物,甚至一切无生物都有灵魂。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后,部分地区对原始宗教的信仰仍然有所保留,一些地区开始渐渐转为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西双版纳傣语念词的类型和特点进行初探,并以萨丕尔语言文化观为理论背景,旨在阐释西双版纳傣语念词中所反映的民族认知、信仰习俗。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同样受过佛学源流影响的汉、傣民族诗歌形式的比较分析,阐明民族文化内核及佛学整合与吸收两方面对傣族长篇叙事诗的形成以及对汉族短小抒情诗的滋养。佛学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环境、不同文化内核的本土文化碰撞、调适、融合后,在傣族,它强化了傣人的叙事思维方式,孕育了叙事长诗文学,在汉族,它深化了悟性思维,浇灌了抒情诗的小花  相似文献   

12.
傣卡服饰是傣族花腰支系中一个特殊的服饰类型,其样式简朴古老、工艺精湛,具有很强的装饰美感,是傣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审美研究极其重要的证据。通过分析傣卡服饰的造型、色彩、纹饰、配饰等,对其蕴含的装饰语言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布傣族群最早居住在左江流域金龙镇。其祖先可能来自一度活跃在中原地带的百越先民,与越南边境的傣族长期往来密切。布傣人在长期的生活中创作了多部具有很高文学欣赏价值和史料价值的长篇叙事歌,目前已收集到8种,均为同时使用汉字、古壮字、傣字抄录的抄刻本。研究布傣长篇叙事歌的意义在于它清楚地显示出了中原文化向越南跨境传播的一条基本的路线。  相似文献   

14.
梁河县文教局于去年十月和十一月举办傣文教师短训班,有三十八名傣族教师参加学习。短训班分析研究了傣文小学课本第一册的重点、难点,交流了教学经验,听了傣族语文教学观摩课,并座谈讨论了开设民族语文课的意义和作用。梁河县开设傣文课的原来只有九校,现在已发展到二十七校。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西双版纳、德宏还是其他地方的傣族,新居落成后的庆贺活动是民众生活中重要的仪式之一,届时要举办特定的进新房仪式。仪式上口头演唱的诗歌,既讲述房屋起源,也追述民族的迁徙史。通过对比傣泐、傣讷两支系的进新房仪式及其口头演述的诗歌,发现彼此的异同。相对来说,西双版纳因为有职业歌手章哈,在进新房仪式后的《贺新房》是很重要的内容,其口头诗歌受到佛教的影响也较深。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西双版纳、德宏还是其他地方的傣族,新居落成后的庆贺活动是民众生活中重要的仪式之一,届时要举办特定的进新房仪式。仪式上口头演唱的诗歌,既讲述房屋起源,也追述民族的迁徙史。通过对比傣泐、傣讷两支系的进新房仪式及其口头演述的诗歌,发现彼此的异同。相对来说,西双版纳因为有职业歌手章哈,在进新房仪式后的《贺新房》是很重要的内容,其口头诗歌受到佛教的影响也较深。  相似文献   

17.
《柳州师专学报》2015,(5):47-51
壮语和傣语同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由于壮、傣两族分离年代久远,在不同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壮、傣语亲属称谓又有所不同。以广西柳江县、大新县壮语及云南西双版纳傣语为语料,对其亲属称谓词进行调查比较,分析称谓词的异同点并探讨语言发展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傣族     
分布在云南境内,到1990年止有1025128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西南部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傣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主要包括三个方言,即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泐语、德宏地区的傣那语和孟连等地区的傣绷语,通用的文字有两种,即傣那文和傣泐文。  相似文献   

19.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因其保留了人类早期制陶“泥条盘筑和平地堆烧”的原始方法,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章从自然文化与传统工艺文化生成的逻辑入手,以民族民间造物和工艺文化的功能价值、审美价值、应用价值为视角,分析西双版纳傣族陶器受到民间信仰文化及其他文化的影响而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总结传统工艺艺术特征形成的文化动因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双语教学是德宏傣族现代教育的重要模式。充分认识德宏傣汉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了解德宏傣汉双语教学的发展现状,探寻解决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将有助于德宏傣汉双语教学的更好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对边疆稳定和民族进步繁荣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