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梁启超对稼轩词“好之尤笃”的首要原因在于他对辛弃疾人格的认同和景仰,在于两人的性情与襟抱相近。稼轩词研究不仅是他词学研究的重中之重,而且成为他建构自己词学思想的有力佐证。他对稼轩词的研究是一种认同式的接受,这既宜于较为客观地把握稼轩词的本色特性,也易于走向一种穿凿比附、难以周全的解读误区。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给我们明确了朗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正确、流利”的朗读易指导也易检测,而“有感情”的朗读指导,难度就比较大了。何为“有感情”?应该是能深入体会作所表达的情感,融汇读的情感,披情入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对于《诗经》及《诗经》研究的论述虽然没有严密的系统,但确可视为“诗经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一个重要环节。他分《诗经》为“南、风、雅、颂”四体,并分别作了详细的解释;他将《诗经》作为研究周史的重要史料,并认为通过《诗经》研究可以寻绎当时中华民族的心态与生存状态;他从学术史家的高度,对诗经学史进行了论述;在《诗经》的文学研究方面,他也有独到见解。综而观之,梁启超在《诗经》研究方面所做的除塞拓通的工作为后人开辟了广阔的研究天地。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词学研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的词学研究以辛亥革命为界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其词学观点主要承常州派,并与其“改造国民品质”的文学主张结合起来,侧重于词的社会批评,具有较为强烈的社会功利主义倾向。其女梁令娴所编《艺蘅馆词选》则推衍了这种词学观。后期,梁启超在使用社会批评方法的同时,还结合新的“审美趣味”采用情感分析,尤其是词学文献学等方法来进行词学研究。其弟梁启勋所著《稼轩词疏证》和《词学》对此作了梳纳补充。梁氏在词学研究的方法、思路、视角等方面多有开创,与王国维同为词学研究“现代化”之祖。  相似文献   

5.
陈寅恪,国学大师、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20世纪中国顶尖学之一,被学界誉为“教授的教授”。他曾留学日、德、法、瑞、美等国,通晓十几门外语.其述被同行奉为上上之作、必读之书。就连大名鼎鼎的梁启超也对陈钦佩有加,自谦地表示,自己等身的述,尚不及陈寅恪寥寥几百字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晚清时期,梁启超受尊孟抑荀思潮影响,力主“绌荀申孟”。随着时代变迁,他的荀学研究逐步深入,认知荀子的态度不断转变,从“儒家中最狭隘者”的指责到“社会学之巨擘也”的肯定。尤其是到了晚年,荀子“创为儒家的知识论”成为梁启超荀学研究的基本定论。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激情     
孙惠芳 《师道》2007,(7):36-37
梁实秋曾动情地回忆他的老师梁启超开课讲古诗的情景,说讲到精彩处,梁启超“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悲从中来,竞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这其实是一种师生双方身心愉悦、情感交融的美好境界!——学生呢,  相似文献   

8.
民歌是人们为了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产生的。即使是原始人,也会在“情之所至、音之所生”、“因感而作,由情而发”的触使下,自发地产生感情浑朴的民歌。“乐毋离情”(新出土《诗经》残简),确是深中肯綮之语。  相似文献   

9.
古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学习的动因,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要寻找最佳突破口,拨动学生情感之弦,方能读出文中蕴含之情。   一、情境迁移,唤醒学生情感积累   学生是情感丰富的个体,他们在生活实践和学习中积累的情感体验,是指导感情朗读的有效资源。因此,调动、唤醒学生的这些情感积累并融入朗读之中,有助于读出文中之情。   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尽管配了哀乐,引导学生看了送周总理灵车的画面,老师内心产生了失去周总理的悲痛情怀,但学生的情感不一定会与老师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时如果放映学…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对儿女充满着深沉而强烈的父爱。在他的晚年,他先后有5个孩子在海外读书工作,他非常想念他们,时常给他们写信,称他们是“大宝贝思顺”、“小宝贝庄庄”、“对岸一大群孩子们”、“一群大大小小孩子们”。从这些称呼中足见他是多么疼爱自己的孩子。梁启超对孩子们不仅充满强烈的感情,而且充满深沉的理智。作为一个近代教育大家,他在对孩子们的培养教育上下了极大的功夫。他特别强调趣味教育,在《学问之趣味》一文中他说:“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为沙…  相似文献   

11.
在《挑战》一文中,姚斯主要强调接受主体的历史性,但同时姚斯也并没有忽视文学的创作以及文学作品本身的历史性,而将文本历史性与社会历史发展、创造主体、接受主体的历史性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当事人陈述具有两种涵义,其一为当事人基于诉讼主体地位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其二为当事人基于证据方法之地位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前者为意的表示,性质上属于观念通知,后者为知的表示,性质上属于事实行为。由于两种当事人陈述涵义、功能及性质有别,故应适用不同的制度予以调整。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现代化社会启蒙的过程和特点,来解读夏天敏的中篇小说《好大一对羊》中的人物形象,揭示出当下云南高寒山区启蒙思想的缺失和失败,直射出文学创作中责任和良知的伟大力量。  相似文献   

14.
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原因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几十年来史学界已有定论,即客观上反革命力量大于革命力量,主观上由于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执行了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本文试图从统一战线内部就国共两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对改组后国民党性质的认识以及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方针等方面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主观原因做更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清末新政是一场王朝自救运动,历时十年。日本参与并引导了这场改革,期间中日关系相对缓和,日本亚洲主义影响下的对华政策给这一现象带来了答案。  相似文献   

16.
李大钊幼年的不幸和深厚的儒学教育养成了他早期“道德至上、国家至上、民意至上”的民本思想。他用这种思想观察和思考辛亥革命后复杂的社会现实,既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又对他抱有极大幻想,希望他作一个强有力领导人统一国家以稳定动荡不定的社会现实,表现出拥袁反袁的矛盾心态。随着袁世凯本质的暴露和李大钊对西方思想的研究,他开始用西方民主思想改造发展传统民本思想,将“天赋人权”、个人主义与“民为邦本”、“入世有为”相融合,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民彝”思想。十月革命后,李大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阶级分析的方法系统地改造传统民本思想,揭示了“仁政德治”的虚伪性和落后性,以新型的无产阶级党群关系取代传统的君主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17.
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史上的先锋人物,也是位叙事大师,开创了崭新的叙事技巧,并将其完美地结合在小说的各个环节中,为整个叙事服务.从海明威的巅峰之作<老人与海>中,可以寻找出其聚焦变换的现象,其在整个叙事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在文本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初中化学“综合启发,评价开拓”教法试验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试验优化的标准,运用系统科学原理提出了该教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基本环节和要求,并在教学中予于了实施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战争形态的演变,"边疆"内涵在不断变化,"边疆"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领土边界线"的框架性解释,而是不断地延伸到各个领域,出现了信息边疆、经济边疆、文化边疆和利益边疆等内涵的扩展。面对新内涵"边疆"带来的各种冲击,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党群关系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真总结执政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历史,对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关系、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