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司马迁和班固不仅是两汉最杰出的史学家,也是很有成就的编辑学家,由于所处时代不同、家庭影响有异、著书体例的差别等原因,其编辑思想也各有特色。在编辑指导思想方面,司马迁注重儒道互补,班固则完全以儒家思想为指针;在著书宗旨方面,司马迁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班固则为了“宣扬汉德”;在写书笔法方面,司马迁基本上秉笔直书,班固则突出地存在为尊者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策划编辑是新形势下的需要,是出版社之间激烈竞争的需要,是出版界发展趋势的需要。目前策划编辑的内涵界定和定位存在一些误区。策划编辑的内涵是“筹划、谋划选题的编辑”或是“在选题上出主意、想办法的编辑”。其定位是“专门负责选题策划工作”。目前出版界推行的策划编辑制,综合起来有:设岗定位;专设策划编辑宝;以书为中心确定策划编辑;全社人员只要组来书稿就是策划编辑等四种。其中第一种最完整。  相似文献   

3.
论郭沫若编辑实践的职业道德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职业道德是编辑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以编辑为职业之一的郭沫若的职业道德思想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在新文化建设中正确地发挥编辑的文化选择和文化发现功能,培育国人新的文化消费观;二是正确地处理作者、编者、读者的三元关系;三是重视出版物的品牌建设;四是重视团队的协作精神;五是在“利”与“义”的选择中,以义为本.  相似文献   

4.
从讨论编辑“有学”与“无学”入手,分析了编辑的学问,并且指出编辑的学问不等于编辑学,编辑活动有必要、也有可能要求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以建立完全符合编辑实践规律、既有学科体系又有基本原理和系统概念的整体理论。  相似文献   

5.
编辑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复杂劳动,其复杂性体现在编辑劳动的生产过程中。本文试图把编辑劳动过程简化为“内化”和“外化”的双重化过程。以此为视角,本文旨在对编辑劳动的复杂性作粗浅探讨,意在为揭示其劳动价值提供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编辑学者化”的首倡者为林理明,其被提出的时间为1989年的观点在学界几成定论。经过文献梳理和考辨,我们认为最早撰文提出“编辑学者化”的应是湖北人民出版社的编辑胡光清,他发表的《试论编辑的专业化与学者化》一文,可以看作是对20世纪80年代初老一辈编辑走专家学者之路的较早的经验总结,而最早撰文提出“学报编辑学者化”的是时任《苏州大学学报》编辑的王英志。  相似文献   

7.
编辑应成为“杂家”这一概念已不适用于当今的编辑人 ;面对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 ,要做一个合格的编辑人 ,就必须形成自己的编辑风格。这是编辑人用以安身立命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编辑是什么样的角色?究竞应当怎样做编辑?美国资深编辑威廉斯在美国四十年来最权威的编辑业务教科书《编辑人的世界》里作了解答。在他看来,编辑要扮演的角色有三:第一,“狩猎者”;第二,“治疗师”;第三,“双面人”。三个角色,一个都不能少。  相似文献   

9.
学术导向性是科技期刊的核心导向,科技期刊编辑必须承担起传承治学传统、推进学术创新的学术使命。科技期刊编辑要挥动学术导向的指挥棒,倡导学术规范、抵制学术不端、促进学术争鸣,做学术创造和传播的“把关人”。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学习型编辑”。保持编辑工作激情,培养职业认同感;固强补弱,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敢为人先,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努力成为既精通编辑出版,又在相关学术专业领域颇有造诣的“学者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期刊的编辑活动主要由编辑主体、编辑客体和编辑手段几方面组成,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期刊在编辑实践中既要引入新观念,辩证地处理好“定”与“变”的关系,在“定”中求持续,“变”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11.
缩短周期,积极组稿,提高学报学术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缩短论文发表周期,增加刊物信息密度,扩大稿源,提高学报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12.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报编辑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创造和传统知识信息的学报编辑,必须以知识经济的眼光来重新审视编辑活动,特别是在编辑观念上必须重新确立编辑的价值观,效益观和学习观,从而以较强的应变能力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充分发挥高校学报的学术导向作用,是高校学报办出特色、提高水平的基础;是服务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活跃学术气氛、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创新学报办刊模式,调动编辑主体的能动性,是充分发挥高校学报学术导向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The eponymous tower, as noted by its chief architect Alexandre Gustave Eiffel himself, overshadows his other structural marvels. It is not just the beauty of the Tower that ought to impress an onlooker but also its optimality. Eiffel, as we explain in this article, excelled in using the material in the most optimal way in many of his structures that include more than 42 bridges and many buildings built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 We also draw an analogy between Nature’s designs and Eiffel’s designs in the way the material is arranged hierarchically with different shapes at different scales. We consider the Maria Pia Bridge and the Eiffel Tower to illustrate this point and highlight their optimal characteristics. We argue that the structural designs of Eiffel & Co. have an aesthetic appeal that emerges from the economic use of material with their roots in rigorous engineering principles.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是徐訏的涉世之初,这一时期各种作品的叠加已使其情爱观的雏形充分彰显。徐訏认为,情爱是在精神与本能的交互作用之下形成的,他追求的是灵肉兼备的情爱。此外,其情爱观在两极之间跌宕:亦理想亦现实,亦"唯情"亦"唯物";既憧憬"生死相许",又美刺"无谓牺牲";既承认物质是情爱的媒介,又拒斥金钱主宰着的情爱。其本意是在现实情爱之中寄寓神性理想,倡导一种建立在健全主体性基础之上的健康和谐的婚恋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狄更斯的小说,认为早年废墟中的人生经历奠定了其小说生态批评的思想基础。其小说对工业化带来的现实社会问题,及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贪婪的人性对物质利益和欲望的过度追求进行了深刻批判。其小说寄托了狄更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对人们回归淳朴本性的向往。狄更斯作为生态批判思想的先驱,其思想对人们思考生态与文学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劳动尊严是《法哲学原理》尊严观的核心思想。在劳动尊严的前提下,黑格尔讨论了劳动尊严与人类尊严、等级尊严及个人尊严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市民社会的劳动尊严原则与现实的矛盾。但是,他把直接自然的物质需要和物质生产劳动意识化了,把劳动的尊严稀释为理智反思和自由意志的尊严,他的劳动尊严观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刘基在《郁离子》一书中,较全面地阐述了他的生态理论和理念。人与自然应该是互动、互补的关系,即和谐相存、相生、相发展。生态文明是社会物质基础,离开了生态文明,就谈不上社会文明。  相似文献   

19.
物心两面改造论是李大钊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指导,批判地汲取前人的思想所提出的主张,是他探索改造中国道路过程中的思想结晶,也是其思想体系中最具独创性的部分。李大钊认为,物质与精神运动相互依赖、不可或缺,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存在、互不依存的本原。他将物质改造作为基础,在确信经济结构是社会进步决定因素的前提下,对于精神改造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认为任何时候都不应忽视精神改造,精神改造必须与物质改造一致前行。李大钊物心两面改造论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在五四启蒙史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文本,是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其实现的条件是: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研究学生的阅读基础和经验;精选并恰当编排阅读文本;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落到实处;改进阅读评价,促进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