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赛珍珠与中国小说之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赛珍珠与中国小说之缘姚君伟,张丹丽美国女作家,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对中国小说特别钟情,有不解之缘。获奖那年,她站在世界讲坛上就中国小说动情地大“侃”起来,并宣称是中国小说而非美国小说决定了她写作上的成就,因为中国小说教给她关于小说、关于故...  相似文献   

2.
“由于她对中国农民生活丰富而真实地、真正史诗般地描述,以及她在传记方面的杰作”(获奖评语),赛珍珠:一个客居中国多年的美国人,获得了1938年诺贝尔学奖。  相似文献   

3.
黄飞 《世界文化》2011,(10):31-34
《大地》(英文书名TheGoodEarth)是美国作家赛珍珠的代表作,她的作品是“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大地》的成书不仅在中国国内影响广泛,更在美国国内产生巨大轰动,引起了美国人超乎寻常的关注。这部小说被很多西方学者称为继《马可·波罗游记》之后对西方人认识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著作。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1892-1973),著译过107部关于中国社会的著作,凭小说《大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中西文化沟通的桥梁。她在几个月大时就随传教士父母来到中国,从孩童一直到长大成人、结婚生子,生命中有40年时光在中国度过。赛珍珠热爱中国和中国人民,她与中国许多地方  相似文献   

5.
陈福季 《寻根》2000,(6):92-93
一九九九年,著名女作家苏雪林逝世,不少媒体称她享年一O四岁。一九九八年,苏雪林曾回到阔别六十多年的家乡安徽。《寻根》一九九九年第四期也曾刊出题为《苏雪林一O三岁回故乡》的报道。但有关工具书载.苏雪林的生年多为一八九九年。 “苏雪林(一八九九),原名苏梅,笔名绿漪、杜若、天婴、灵芬等。雪林是她的字。她原籍安徽省太平县岭下村。”(盛英等编:《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 “苏雪林(一八九九)……”(马良春、李福田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天津人民出版社) “苏雪林(一九OO-).女作家,…  相似文献   

6.
张丽红 《世界文化》2014,(10):13-16
一些学者认为,在描写中国题材而产生巨大影响的西方作家中,第一是马可.波罗,第二便是赛珍珠。 赛珍珠(1892—1973),本名Pearl Sydenstricker Buck,美国作家。1932年以其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成为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女性,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相似文献   

7.
“五四”狂飓的推动,崛起一位英才女性——冰心。她是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开山祖。1923年即赴美留学、游历欧洲,1946年又到日本东京大学(原帝国大学)讲学。她广纳新潮,又回归本土,浸润在世界文化的熏陶中。她的美韵之文,“美化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光泽,其精神之魁力,涌动着博爱的暖流,给人们以无尚的慰悦和心智的启发。近期我采访冰老时,聆听了她的文学卓见:每个作家走上创作之路,都有各自的因由和时代条件。我从小爱读文学的书,是我的海天相接、寂寞无伴的环境所致。“五四”那奔腾澎湃的划时代的爱国、文化革新运动,那强烈的时…  相似文献   

8.
赛珍珠的几个世界:文化冲突的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的几个世界》(My Several Worlds),是美国女作家赛珍珠1954年出版的回忆录的书名。1892年她出生四个月就随着当传教士的父母来到他们在中国的传教地清江,后又迁往镇江。她在回忆录中生动地记叙她那特殊的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养成。她说自己怎样“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长大——一个是属于我父母的,狭小的、白人的、清洁的、长老会的美国人世界;另一个是广大的、温馨的、欢乐的、不太清洁的中国人世界,而两者之间可说并不相通。在中国人的世界时,我说中国话,举止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故居     
青州城西,座落着一处青砖灰瓦、砖木结构的四合小院。院内主厅三间,坐北朝南,曰“归来堂”。东、西、南三面为“人杰厅”。“金石斋”、“词廊”。另有花木点缀,使这座中华传统格局的民间建筑,显得格外清淡素雅、古色古香。这就是1989年5月揭幕开馆的“李清照纪念馆”。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之一,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生于山东章丘明水一个士大夫家庭。书香门第的滋陶养成了她多方面的文字艺术才能,她通音律,善书画,长于诗词。北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18岁的李清照嫁与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1107年,为避…  相似文献   

10.
袁昌英(1894-1973)莎士比亚(1564-1616)100多年前,当世界剧坛瑰宝──—英国戏剧大师威廉·莎士比亚被介绍到中国以后,他的作品就以夺目四射的光芒与华夏文明的光辉相交映,为众多的中国人所喜爱,并直接感染和影响了一批中国现代史上早期的文人学子。袁昌英(1894-1973)就是其中的一位。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女作家涌现了不少,但剧作家却寥寥无几,袁昌英堪称其中的凤毛麟角。她的成功,当归于“莎剧”魁力的吸引。今天,当我们翻开袁昌英的作品,发现她的创作风格(尤其是剧作)与同时代的冰心、凌叔华等女性作家相比,…  相似文献   

11.
<正>“人类是理性动物”,却往往做出非理性甚至是非常愚蠢的决策。美国当代女作家、人类学家薇妮斯蒂·马丁(Wednesday Martin)在其回忆录《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Primates of Park Avenue,2015)中记录的正是理性的她为了儿子的前途,在纽约超级富豪聚居的曼哈顿上东区所经历的6年非理性生活,以及她从人类学角度对身边“贵族宝妈”疯狂生活的观察与研究,读后令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2.
吴珊,这个名字对于喜爱外国影视片的中国观众来说,恐怕井不陌生。她差不多是伴随中央电视台“电视译制片”这个栏目,同时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10多年来,吴珊不仅导演译制了几百部(集)的外国影视片,还为国内大型古典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三国演义》以及《宋庆龄和她的姐妹们》。《篱笆·女人和狗》等现代电视连续剧担任了后期配音导演。吴珊执导译制的电视剧不仅数量多,而且以质量上乘而获得观众和行家的赞许,并曾多次荣获全国电视剧“飞天奖”的最佳译制片奖。因工作成绩显著,1985年与1986年她被评为广播电视部及中央电视台的…  相似文献   

13.
融晓铮 《世界文化》2006,(1):25-25,27
Jacqueline Du Pre,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绝对是个陌生的名字。我对古典音乐所知甚少,若不是那一部“Hilary And Jackie”(“她比烟花寂寞”,又译“狂恋大提琴”),我想我大约永远都不会有机会迷上她的音乐和她的大提琴。那是一种基调悲怆的乐器,即使是欢快的调子也能演绎出令人折服的深沉魅力。  相似文献   

14.
士达孔拿舞蹈团的学员、演员大都是妖俏活泼的小姑娘。其中最有光彩的要数总监何女士的长女何翠贤。她从三、四岁登台,至今已15年。她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幻想和感情献给了中国舞台艺术,和舞蹈结下了不解之缘。翠贤生性聪颖,“命运”又为她安排了这个难得的舞蹈艺苑。她和团里的小妹妹们一起学舞、演舞,很快脱颖而出,成为主要演员和独舞演员。1986年世界博览会期间,她编演的《莲花仙子》等,受到自国观众的热烈赞赏.不久,这个舞蹈在高贵林舞蹈赛中获一等奖。当前,加拿大著名舞蹈家瑞德·安得生(国家面面要团二术总览)写下了高层…  相似文献   

15.
有着40年历史的云南省杂技团是云南省唯一的专业杂技艺术表演团体。其特点是将中国古老悠久的杂技艺术融入云南少数民族的歌舞、服饰、音乐之中,形成具有浓郁民族艺术特色和鲜明地域风格的杂技艺术,深受观众喜爱。该团三分之一演职员来自云南各少数民族,他们创作演出的(双人双飞燕)、(蹬技)、(顶碗)、(大跳板)等节目在国内比赛中获得奖励。今年,云南省杂技团又推出一台由“红土情”。“鼓舞”、“吉祥金秋”、“腾飞”四部分组成,集中国传统杂技、现代杂技、中国武术、云南民族风情于一体的(民族交响杂技晚会)。云南省杂技团…  相似文献   

16.
关於“天人合一”的讨论1991年8月,《中国文化)}第4期转刊了当代国学大师钱穆(宾四)先生的最後一篇文章《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文中,宾四先生对“天人合一”这一古老命题有了全新的“澈悟”,认为“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  相似文献   

17.
周放 《寻根》2007,(3):41-45
世界文化是在东西方不同民族长期互相交往中形成的。这在东西方语文各有不同的“中国”名称而语词却同出一源这一点上也得到了印证。对于“中国”一词的外文译名出于同一词源,学术界争议并不大;至今依然无法做定论的问题是,这个词源究竟确指什么?就阿拉伯语“中国”一词而言,“隋尼”(Sīn)究竟是对中国地名或朝代名称(秦或隋)的音译,还是对中国特产(丝、瓷、茶、粳等)名称的中国发音的模拟?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以来,海外一直存在着有关中国“金字塔”的种种传闻,就像海外仙山,缥缈在云雾之间,却又乍隐还现……(一)早期的西方“目击者”。(1912年)弗烈德·麦耶·斯克洛德是一个美国商人,他于1912年赶着大篷车从中国长城向内地贩卖东西。除了贩卖香烟、烟草、蜡烛等零杂物品,他还向蒙古人贩卖枪支和弹药。有一次当他经过内蒙与陕西的交界处时,他的中国旅伴——一个饶舌的老和尚对他说:“我们将经过金字塔。”“什么金字塔?”“就是陕西的金字塔。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吗?”“但你说的是墓葬。”“不是墓葬,它们是跟天一样高的山。虽…  相似文献   

19.
徽剧,这个曾雄居京师舞台半个多世纪,在中匡戏曲发展史上起过承前启后和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是一个迄今已有三百年历史的古老剧种。她不住孕育了京剧,而且中国南北几十个地方戏曲剧种教与她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影响几乎遍及全国。徽剧早期形成于安庆、石牌、机阳、桐城一带,其基础是青阳腔、昆山腹和俗曲。嘉靖(1522-1566年)年间,昆山腔在徽州和安乐形成两股势力,时称“新安曲派”和“皖上曲派”,并承青阳腔相辅相成,以其“时调青·昆”、“昆·池雅调’著称,同时吸收俗曲,产生了梆子乱弹腔,称乱弹。康熙(1662-1722年…  相似文献   

20.
1959年10月,北京,庆祝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盛大演出会上,年轻的藏族女歌手一曲(翻身农奴把歌唱》震惊四座。1964年,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出中,她的独唱你目支山歌给党听)再一次征服了观众。她的歌声纯净、朴实、深情。委婉,像一泻千里的雅鲁藏布江水一样欢快流畅。从此,农奴出身的才旦卓玛以其降亮圆润的歌喉,使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藏族民歌誉满海内外。她唱了三十多年,中国各族人民听了三十多年,也为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人民所了解。她被誉为“西藏高原的一颗明珠”。1937年,才旦卓玛出生在日喀则一个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