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教学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是大象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是学生在前一节课学习了食物分类的基础上,学习怎样设计实验,发现食物中所含营养成分。教学内容主要有两部分:1.食物中营养成分——淀粉、蛋白质的鉴别方法(在实验室中);2.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动手、观察、归纳、分析、总结的能力。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黄建喜 《科学课》2008,(9):42-43
教材分析 《食物中的营养》一课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第二部分是营养成分对身体的作用。其中第一部分在获取知识方面,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来源。食物中有哪些营养这一问题具有挑战性。教材选取了比较适合儿童探究发现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这三种营养成分,力图引导学生自行研究。在归纳总结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介绍了食物里所含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食物来源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亲历自主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的全过程,着力训练学生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培养他们计划与组织的探究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以及培养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4.
教学分析 《食物的营养》是《食物与健康》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是第一课时,从学生的一日三餐人手,让学生通过挑选自己喜爱的食物、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等活动,体验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进而自己能设计出营养合理的一日三餐的食物种类。  相似文献   

5.
教学分析 吃的学问首先从人为什么吃食物和吃什么开始。只有知道了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成分和不同的营养成分有不同的作用,以及不同种类的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不同,学生才可能关心自己的饮食状况。从研究吃什么开始,还有利于学生从自己熟悉的食物人手,学习营养知识,建立相关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把食物与营养成分联系起来思考,本课以给食物分类为主线贯穿全课,由四大块内容组成:  相似文献   

6.
《食物的营养》是冀人版小学《科学》三年级《食物与健康》单元的第一课。教材从学生的一日三餐入手,设计了“让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食物”“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等活动,希望他们通过学习体验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进而能自己设计出营养合理的一日三餐的食物种类。  相似文献   

7.
教学分析吃的学问首先从人为什么吃食物和吃什么开始,只有知道了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成分和不同的营养成分有不同的作用,以及不同种类的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不同,学生才可能关心自己的饮食状况。从研究吃什么开始,还有利于学生从自己熟悉的食物入手,学习营养知识,建立相关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把食物与营养成分联系起来思考,本课以给食物  相似文献   

8.
孙咏梅  褚军 《科学课》2009,(4):28-29
教学目标 1.知道观察食品的包装,可以获取这种食品的有关信息,便于我们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配料、保存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分析 《我们吃什么》属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的教学内容。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科学合理的营养是其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本课作为单元的第一课,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作用,了解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同时,通过分析常见食品营养成分和研究食品标签等活动,引起学生对营养和健康问题的关注,让他们意识到食物多样化的重要性,从小树立科学饮食的意识和习惯,为一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一、教学片断师:同学们看了老师大屏幕上播放的这些食物后,你有什么想法?生1:这些食物是人们生活中的日常用品。生2:就想吃下去这些食物。生3:吃食物是为了维持生命。生4:吃食物是为了活下去。生5:吃食物是为了长身体。生6: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生7:我在课外书上看到,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淀粉、脂肪、盐类、维生素、水,缺少这些营养成分,人就不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学生了解科学研究方法,提高科学研究技能和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中,关于“食物中含有能量”部分的教学,笔者在选择实验处理角度和优化实验处理方案上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和买践:①有关“食物中含有能量”部分的教学,是作为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一个作用附带出现,还是作为一个专题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2.
邱志彬 《中学文科》2009,(8):124-124
糯米是谷类食物中的一种,与大米营养成分类似,但具有不同的淀粉链结构,以支链淀粉为主.适量食用糯米有益健康.  相似文献   

13.
糯米是谷类食物中的一种,与大米营养成分类似,但具有不同的淀粉链结构,以支链淀粉为主.适量食用糯米有益健康.  相似文献   

14.
一、背景分析与教学设想1.教学内容:《饮食与营养》一节以通过验证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使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的各类营养物质,学生要正确操作试验,要结合相关资料,对试验现象进行分析,作出判断,形成营养要均衡,饮食要合理的观点。2.教学目标:本节是根据《生物课程标准》中第5个一级主题中  相似文献   

15.
正考点分析:1.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注意:①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②CO、CO2、CaCO3、H2CO3等一般看作无机化合物。2.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必须从食物中摄取一定数量的营养。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是食物中的重要有机物,是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注意:我们把食物中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各种营养成分称为营养素。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  相似文献   

16.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实验,是高中生物新老教材中都是必做的学生实验。但在新教材中它体现了二期课改的精神:改变原有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有效地接受与体验、探究、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并且提倡交流与合作学  相似文献   

17.
我认为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主要可以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来加强.本文结合展示课"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作用"(以下简称"营养")谈一些体会。1优化教学目标,体现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教学不单单是传授知识,还要发展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因此教师在各课时就要考虑本书深的学科知识、智力发展、思想品德等所应达到的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等方面如何做到和谐统一。对"营养"一课,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对人体的作用。(2)培养…  相似文献   

18.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学》第8章“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一节中有一个“探测食物中的维生素C”活动。关于食物中的维生素C( Vc)含量,可以用褪色法检测:①V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②可以使碘与淀粉混合液褪色;③可以使吲哚酚褪色。在教材中有各种食品营养成分的含量表,可以让学生查得几种食品中的Vc的含量。例如,土豆100 g含有Vc 16 mg、橘子100 g中含Vc 124 mg等。这些数据是怎样得来的?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设计如下活动。  相似文献   

19.
毛元荣 《生物学教学》2007,32(11):31-32
采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从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三个方面探讨了"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一节探究实验课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亲历生命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独立开展研究性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生命科学》教材中共有23个实验,每个章节都含有实验内容,体现了实验教学与基础知识的密切联系。其中“DNA模型的搭建”、“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细胞的测量”等实验是新增的;“探究酶的高效性”是探究和调查类实验……加之较多的演示实验改变为学生实验,使实验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