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日作为一衣带水的相邻国家,在很多方面有着共同点,但作为文化特征之一的茶道,中日两国却又着很多不同之处,本文从茶道的历史、表现形式、基本精神进行了深入的对比,从而得出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的本质区别——空寂与华美。  相似文献   

2.
茶文化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日本对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起到关键的作用。中国的荼文化思想吸收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精华,其中儒家思想是主体。日本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中国禅宗的精髓,又结合本民族的特色形成东方独具魅力、体系完整的茶文化——茶道。日本茶道的思想背景是禅门思想,茶道体现了茶禅一味,其核心思想是禅。  相似文献   

3.
茶文化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日本对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中国的茶文化思想是融合了儒、道、佛诸家的精华而形成的,其中儒家思想是主体。日本的茶是唐代传过去的,日本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中国禅宗的精髓,又结合本民族的特色形成了东方独具魅力、体系完整的茶文化——茶道。  相似文献   

4.
茶产于中国,唐时传入日本,并在日本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日本茶道文化。日本茶道中隐约呈现出"禅"的影像,这是因为禅与茶均由留学僧带回日本,"茶"与"禅"密不可分,孕育了茶道特有的精神境界。日本茶道的四大真谛"和、敬、清、寂"均有"禅"的元素,品茶可感悟"茶禅合一"、"禅茶一味"、"佛法存于茶汤"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5.
6.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中国的端午节至迟在公元4世纪已传入日本,经过于余年吸收、沉淀,至今五月五日这一天仍为日本的法定节日。端午节能够传入日本,并且为日本人民所接受,是有其文化基础的,这个文化基础就是农耕文化特点的“亲缘性”。通过这一问题的考察,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到中日文化交流的轨迹。  相似文献   

7.
朱金月 《文教资料》2011,(14):97-98
茶自中国流入日本后,与日本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日本茶道。本文分析了日本茶道的产生与流变过程,并将其与中国茶文化进行了比对。  相似文献   

8.
日本文化既具有固有的民族文化发展传统,又具有摄取与融合外来文化的"多元性"、"复合性"、"杂种性"特征。古代日本主要接受与融合以儒学和宗教为中心的中国文化,亦即"唐化"或"汉化";明治维新后,日本转向"文明开化"、"脱亚入欧",吸收与摄取西欧文化,即"洋化";二战后日本则"返亚入美",积极引进美国文化,以走向"美化"道路为其主要特征。在历史上,日本文化受"汉化"影响之深,迄今仍能在各个领域发现中国文化的深刻烙印,而中国文化在近代以后同样受到了日本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在茶文化上都具有悠久的历史,通过介绍中日两国茶文化的历史,让我们了解到中日在历史上就有友好往来。日本在受到我国茶文化的深远影响下,发展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茶文化——茶道。同时,提倡我们应该学习和保护我国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0.
日本茶道是将宗教和艺术结合的一门传统文化艺术,在日本世代相传,深刻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而研习日本茶道的最高境界就是体会其"四谛",即"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通过阐释茶道礼仪及茶事流程所体现的茶道精神,能深入理解"和、敬、清、寂"的深刻含义及日本人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1.
茶道,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典雅致的文化修养,也是日本人接待宾客的一种特殊礼仪。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通过对日本茶道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日茶文化的比较等,分析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所蕴含的各自的民族特性及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日本是中国茶文化传入最早的国家之一。古代日本的茶文化是伴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演进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大陆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出的茶的制作工艺及饮用方式等都逐次波及日本,至"茶道"最终确立之前的日本茶文化,总体上是对中国茶文化的一种移植和模仿。中国茶文化东传日本,大致经过了中唐、南宋和明清三个时期。中日茶文化既有共通之处,又各具特色,主要根植于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民族特性等。  相似文献   

13.
“JET青年”是对参与日本政府实施的“日本交流与教学项目”(The Japan Exchange andTeach ing Programm e)的外国青年的简称。“JET中国青年”的工作增进了日本同中国的相互理解、交流与合作,在中日两国各地区的国际化进程中,特别是在推动中日两国间教育交流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JET中国青年”回国后,基本处于松散状态等原因,致使许多人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因此,加强“JET中国青年”会员组织的构建,给予这一群体以适当的扶持,对推动中日交往、特别是教育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佛教交流是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在佛教交流的途径上,既有日本政府向中国派出的遣隋使、遣唐使,又有中国僧侣应日本之邀或出于自发的赴日传法.隋唐时期中日佛教交流活动构成了中日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它对推动中日佛教体系的共同完善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江户前期相当于中国的明朝时期,是中日文化交流活动的又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活动规模空前,出现了很多新的内容,具有明显的独特性。但是该时期通常被简单地概括为明清中日交流,没有收到应有的重视。本文通过对该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研究,论述该时期文化交流的独特性,并进一步明确其性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中日两国女子教育近代化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势差出发,论述了中日教育交流对中国女子教育近代化过程所产生的促进作用,包括促进了女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影响了中国女子教育制度的建立。对中国女子教育实践产生了影响这三个方面。论文指出,清末民初中日两国教育交流的全方位展开对中国女子教育思想的确立、学制体系的建立、女子教育模式的形成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日本经验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与货币汇率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日本在“广场协议”后的进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的角度,探讨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客观数据的分析,现在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真正和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日元升值,相反,日本利用日元升值的契机加快实现了其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中国经济发展现在同样遇到货币汇率问题,人民币升值压力在短时期之内不会消失,因此日本的这段经验对于中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通过国民经济结构优化来平衡汇率的变动,将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日两国要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自己,应宣传国家文化软实力,以提升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形象。然而,由于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有所差异,所选取的文化输出策略也有所区别,对比中日两国文化输出的内容和方式,借鉴日本人的文化外宣经验,可以为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蒙元时期的中日关系主要体现在元日之间的战争冲突、贸易交流和文化往来等几个方面,国家交往之间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基于战略考量,忽必烈发动了两次对日战争,两国关系一度紧张。但两国在贸易及文化方面的交流并未因战争冲突而中断,对两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经济、文化和人员交往领域的快速发展,中日防务交流却在长时间内一波三折,步履维艰,长期处于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上。中国和日本都是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两国逐步扩大和深化安全对话与防务交流,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