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拳套路中影响运动员“发劲”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拳是流传于我国南方各省的拳势刚烈的拳种,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其运动特点是动作紧俏,刚劲有力,步法稳固,手法多变,身居中央,八面进退,常以发声吐气助发力,助拳势。“发劲”是南拳套路运动的“支柱”,没有劲力的南拳就体现不出南拳的风格特点,所以南拳中的多种拳法、腿法要求刚劲有力,气势雄伟。  相似文献   

2.
张衡 《武当》2009,(7):34-35
福建省南拳中的百花一秀——鹤拳,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相传由咏春方氏所创。鹤拳共用宗鹤、鸣鹤、飞鹤、食鹤四种。鸣鹤拳是鹤拳的一种。鹤拳讲究三战为基本,要求气沉丹田,以气补劲,声力并进,以声夺势。技击时要内外合一,明暗二劲共存。手法讲究五行变化,相生相克,步法稳固,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3.
武术中无论哪种拳术都强调内在的意念气息与外部形体动作的统一。南拳内外合一,使内部的心、神、意、气、力,与外部的手、眼、身、腰、马(腿)融为一体,才能使动作做到意领身随,发声助力,以气催力,最终达到内外合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高继寿 《武当》2015,(3):22
学练传统太极拳,修炼太极内功,不是仅靠练好拳架就能得到的,需要有明师指点,在做好各项身法,外三合,备五弓的前提下,需要布气、行气、运气。"以意导气,以气催形"。不仅要气沉丹田,更要气沉脚底。只有气沉脚底,才不是打半截拳,才能贯穿,才能"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才能"劲起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由脚而腿而腰总需完整一气"。要做到气沉脚底,先要气沉丹田。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不练功的人,"气"是在胸间,在  相似文献   

5.
《精武》2007,(4):1-51
南拳流派之一。相传为李胡子从四川峨眉山传人广州。因李胡子号称“大侠”,故名。侠拳的特点是长桥大马、长劲、直桥为主,速度快而劲猛、身法活而步型高,进退灵便,手法多,快速多变,动作幅度稍大,劲道势猛。手法有定拳、鞭  相似文献   

6.
虎鹤双形拳     
虎,以勇猛刚烈而闻名;鹤,又灵巧轻盈为其特长。虎鹤双形拳是模仿虎鹤之动作及其特长的一种拳。它是广东南拳五大流派中洪家源中的一种,目前,此拳不但在全国广泛传播,而且不少海外武术爱好者也对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武术团到国外访问中表演的南拳,被外国人誉为防身健体,内壮外强的一种  相似文献   

7.
南拳在我国南方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群众极为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以“虎鹤双形”为基础的中学南拳,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姿势、方法、身法、眼法、精神、劲力、呼吸、节奏”八大要素。一、姿势正确中学南拳的基本姿势要求头正颈直、沉肩顺臂、挺胸直腰。上肢动作要求刚劲有力、下肢以马步为主,稳健扎实。在教法上应先从拳、钩、爪、单指手讲起,再从头、颈、肩、胸、腰、以及  相似文献   

8.
刘应涛 《精武》2010,(4):29-29
中国的传统武术中有一句俗话叫"南拳北腿",话中"南拳"的含义是指南方的拳术是多用拳和掌来攻击对方。而源出四川成都青城山地区的青城拳术也很讲究手上的动作,即所谓的青城"小手",它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全身各个攻击部位运动轨迹的幅度小。  相似文献   

9.
中华武术渊源流长,历史悠久;流派繁多,各有所长。南方拳派精于拳法;北方拳派注重腿技,擅长以腿制胜、上下使招,要求“拳打三分、脚踢七分”,发挥腿法放长击远的优势。故有“南拳北腿”之说。在此所述的教门弹腿套路即是北派武艺中运用腿法特点的基础套路之一。  相似文献   

10.
劲力是武术运动中独特的概念,是武术的灵魂,是人体运用武术动作发出的一种意、气、力三者高度协调配合的整体性力量.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通过对人体不同的部分来分析八极拳和南拳的发力特点,为习武爱好者更好地掌握八极拳和南拳的发劲技法和对不同门派的传统武术发劲的共性规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三皇炮捶拳属于内家拳,传入北京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这门拳术是技击与气功相结合的拳术,强调“以气为主,以理当先;上步有情理,脚下有圈劲”。沉稳刚劲,内力充实;快猛巧捷,飘忽轻灵。发力气劲合一,刚柔相济,气势勇猛。归纳起来有四大风格特点: 一、简练朴实。大道至简至易,合于阴阳天地之道。简练朴实,舒展大方更显其高雅。外表虽是粗拳笨腿,内情却精微异特,朴实无华,刚柔相济,阴阳变化之妙,非师授加实践揣摸不可得。 二、沉稳刚劲。要求桩功实,两腿稳健有劲,机体松静自然。提携天地,天人合一,沉稳放松,有利于天地…  相似文献   

12.
高德明 《健身科学》2006,(12):33-34
连贯圆活掌握太极拳的正确姿势,练拳做到心静体松,只是练习太极拳的基本要求,是否做到周身协调,圆满连贯,才是衡量太极拳功夫,表现太极拳神韵的重要依据。太极拳演练中所要求的“连贯”,其一是肢体的协调一致,即“节节贯穿”,肢体的协调,是上肢与下肢的协调,四肢与驱干的协调。肢体的协调必须以腰为轴,上肢动作则以腰带背,以背带肘,以肘带手。下肢动作则以腰带胯,以胯带膝,以膝带足。拳论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内要做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要做到“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  相似文献   

13.
沈明 《武当》2023,(8):23-24
<正>中华武术所有拳种的基础训练方法都是大同小异,其目的是通过训练提高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和稳定性,其对应的功法是腿功、松功和桩功。三丰自然派太极拳,其腿功和松功训练方法与长拳完全一致。即需要压腿、踢腿、劈腿、控腿、吊腿和开肩、涮腰、活胯等基本功训练,但其练根基和气、力的方法与长拳有所不同。主要有静功、动功、行功三种方法,通过动静结合的综合性训练,可达到双腿有力,拳架稳固,动作协调,神志专注等作用,是练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潘双喜 《精武》2004,(11):32-33
拳谚云“拳轻掌重肘要命”,传统武术中有夺命肘、穿心肘等招法,可见肘法在搏击实战时杀伤力之巨大。截拳道肘法实用性强,灵活多变,分为顶肘、挑肘、盘肘、砸肘等。实战时,每种肘法可单独使用,亦可配合拳腿等动作组合应用。本文主要介绍顶肘(侧顶肘、后顶肘)的功法训练与防暴格斗法,其劲力讲究转胯活腰、抖肩送肘、劲至肘尖,技术应用以贴身近打、顶靠暗击、出奇制胜为法则。  相似文献   

15.
陈广路 《精武》2008,(9):8-11
绵掌拳对打第一手 对打说明: 绵掌拳打、踢、摔、拿贯穿36式之中,36宁秘诀在整个对打练习中的攻防动作、招法中反复使用.以多练来领会攻防精窍内意。以腰为主,上身带动两臂,腰是上身和下肢运转的关键部位,对全身动作的变化协调、重心的稳定及动作力量顺达到四肢梢节,起到了主要作用。绵掌拳内劲运转,通过腰背带动提高了发力速度。  相似文献   

16.
陈氏太极老架式(亦称大架)系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所创。他在陈王庭创编的太极拳五路、炮捶一路.一百零八势长拳一路的基础上,由博归约编排成现在流行的老架一路、二路(亦称炮捶)。一路拳以柔为主,柔中有刚;二路学以刚为主,刚中有柔。两路拳相辅相成,互为其根,直至达到刚柔相济、浑然一圆。本篇介绍的是老架一路。其特点是:架势舒展大方,步法轻灵稳健,身法中正自然,内劲统领全身,以缠丝劲为核心,动作以腰为主,节节贯串;一动周身无有不动,一静百骸皆静。运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发劲的松活弹抖,完整一气。练习…  相似文献   

17.
黄志军 《精武》2007,(4):9-11
白眉拳赞调寄《满江红》内劲神劲,无穷变,阴阳孕育。攻与守,浮沉吞吐,岂由轻触?凤舞鹏翔游六合,龙行虎跃飞双足。法归中,轻重迅刚柔,凶顽服!摩盘手,鹰鸷目,身似箭,腰如轴。羡来迎去送,转粘灵速。势薄斗牛天地动,气吞日月乾坤肃。混身拳,无敌显英雄,殊凡俗!白眉拳传人冼卓航于一九七六年元月白眉派拳术是南拳中独树一帜的上乘功夫,它集各家之长,内外兼修,包括三形、四标、六劲、八式等要诀。“三形”为手、身、步的形态,要求圆  相似文献   

18.
第三十六式旋风脚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先左后右转,同时两拳变掌,先向左再向右上;目视前方〔图172)。要求:田拳变掌环绕劲;完全用腰裆运化的转折劲,圈要小而圆。此动吸气。内劲:裆腰先后右转一小圈,带动双拳变掌,左顺右逆缠变劲。动作二:接上势,两手先向右下沉,划弧向左上提,在手与眼平,右手与胸平;同时身体先右后略左转,重心从右腿移至左腿,右腿屈膝提起;目视前方。(图173)。要求:移重心提右腿与两手上,要同的一致,身端步稳,周身合一。此动先呼后吸。内劲:劲由右腿移至左腿,两手左逆右顺缠丝上棚。动作三:接上…  相似文献   

19.
心意拳是以意领气,气沉丹田,以气催劲,由内催外的内功拳。练精、蓄气、养神是宗旨,强内、壮外、达意是目的。可见劲为拳之魂。气为劲之源,气是血之帅,血是气之母。以气为本则可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如何调息运气? 光与气融 光与气融就是掌握练拳的宝贵时刻,把光气融入功法之中,从而增强内气强身健体。心意拳是内功拳,  相似文献   

20.
黑虎拳     
黑虎拳是摹仿虎的活动形态并结合南拳的套路特点组合而成, 大部与戚继光三十二势拳有关连,适合平原、山丘和船上练用。 黑虎拳突出了南方短打的拉法,沉稳坚固,臂腰实,击打猛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