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月1日.晨报A2版关于温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的新闻报道在市属报纸中独具特色。一是有自己记者撰写的自采报道:二是以“关键词”突出温总理在线谈话的要点.如“在线交流,第一次的事情难免有点紧张”“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和资本市场有信心”“反腐败.正积极准备官员财产收入公开工作”等.既令人一目了然,又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三是在“访谈花絮”中.以记者采写的“网民留言请总理喝水”和“追访主持人的感受”等细节报道,为主报道锦上添花,增强了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电视深度报道首先可以简单地描述为针对电视“消息”而言更“深入”、更“细致”的报道。“消息”一般都是介绍一种客观的现象,而电视深度报道则要透过这一“现象”,通过深入地探究和细致地表现,让人们看到这一现象中的本质意义。这种“深入”和“细致”,在报道过程中,一般有三种基本类型: 第一,偏重于“意义”的阐发。 此类形态的报道,带有较强的“评论”特色,但又和报纸纯粹的“评论”不同,它往往是一种“记者述  相似文献   

3.
现在,报纸正经受着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报纸间的竞争硝烟滚滚;广播电视的新一轮改革以及网络媒体的兴起,给报纸更是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鉴于电子媒体目前在新闻信息传播中具有即时性,而开掘不深的情况,搞好深度报道便成为报纸与新兴电子媒体竞争的一个制高点。写好深度报道就要下功夫写别人眼睛“看不到”和“看不透”的东西。 所谓写“看不到”的东西是指,除了写现场所见所闻外,还得写记者在现场未能目睹的或是别的媒体记者尚未发现的一些东西。这就要依赖记者的发现力了,即善于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开展新闻追击,跟踪采访调查,获…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深度报道在都市类报纸上普遍开花,如新京报的“核心报道”,南方都市报的“深度”,新民晚报的“聚焦”。在杭州出版的纸质媒体中,有钱江晚报的“视点”、今日早报的“第一重点”、青年时报的“焦点”,每日商报的“重点”。从事深度报道的记者都会碰到一个颇为头痛的问题——选题从哪里来?笔者以今日早报的栏目“第一重点”为例,试谈深度报道的选题来源和突破。  相似文献   

5.
何学元 《新闻界》2003,(1):63-63
会议报道历来是令人头痛的一个大问题,读者怕看会议报道,报纸怕用会议报道,记者通讯员怕写会议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很多人想到要求记者、通讯员少参加会议,少写会议报道,主张多下基层。然而实践证明这是很困难的。道理很简单,作为党委机关报,党委开会记者不参加不行,记者、通讯员参加了会议,不写报道也不行。解决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从会议报道写作的程式化开刀,既深入会议,又跳出会议,寻找新的视角,新的亮点,用“神来之笔”写出有精气神的会议报道,从不同角度满足报纸、编辑、读者的需要。抓住一个精彩场面。记者、…  相似文献   

6.
现在,有一部分读者对报纸上的报道不满意。如常听人说“报纸不讲真话”、“报喜不报忧”、“记者不了解实情,不敢说实话”等等。究其原因是比较复杂的。谁也不能说记者对“实情”总是那么了如指掌的。但如果硬说记者写的报道都是“不真实的”,甚至“专门造假”,就有失公平了;怎么叫“讲真话”,又如何“既报喜又报  相似文献   

7.
如何别具一格——读几篇关于“泥雨”的报道王元敬4月16日凌晨,北京下了一场“泥雨”。对于这一罕见的自然现象,首都一些记者、报纸通讯员和一些外国驻京记者纷纷作了报道。面对共同的新闻事件,记者们的报道思路却大相径庭,呈现出各自的风格。北京的“泥雨”是凌晨...  相似文献   

8.
陈佳芝 《新闻世界》2009,(9):100-101
本文以《南方都市报》《人民日报》和《文汇报》三家报纸2008年9月12目至12月25日间有关“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为分析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探讨国内媒体如何建构“三鹿奶粉”事件。分析资料表明:三家报纸关于“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主要呈现的版面是国内新闻版;报道类型以消息为主;新闻来源以本报和新华社为大宗;最主要的报道主题为事件追踪、解决办法与应对措施和相关社会议题探讨;消息来源的选取仰赖政府单位、相关业者和媒体记者。  相似文献   

9.
张清华 《新闻知识》2003,(10):24-25
近些年来,我们在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记者以体验、暗访等形式进行的参与式报道,如有的报纸开辟的“记者换岗”、“记者体验”、“记者打工”、“记者暗访”等栏目,有不少记者“客串”当起了  相似文献   

10.
纵观今年“两会”摄影报道,不难发现,记者的思维方式开始有新的变化,表现手法也有新的发展。与此同时,新闻图片在报纸编排上越来越显示其独有的重要性。注重会议新闻图片的视觉效果、会议新闻报道社会化和版面意识的增强,形成了这次“两会”摄影报道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汪帆 《视听界》2013,(3):116-117
主题性报道是电视、广播、报纸经常采用的一种重要报道方式,除了精心策划、组织,还要见人、见事、见情、见理,才会好听、好看。“见人”是指报道通过叙述人物的切身经历与感受来印证主题;“见事”是采用新闻故事化的手法,寓报道主题于事件叙述中;“见情”是记者在写作中带有情感;“见理”是报道要有思考,融深刻性、思辨性于报道中。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闻界在报道肘政新闻时常有这样的情况:不论报纸、电视还是广播,都采用权威部门发的通稿。特别是电视新闻.许多记者只是吩咐摄影师拍好图像,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等通稿。于是,声画“两张皮”成为电视时政报道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综合性报纸的经济报道正处在一个历史发展的“拐点”上。拐点是数学上的一个定义:在总的变化方向没有改变的前提下,从递增转为递减,或者从递减转为递增的这个点叫拐点。笔者在此取拐点“由盘整变成上升”之意。 一、经济报道十年变化 新闻是客观见诸于主观的反映。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必然带来经济报道的变化。回顾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一位农民朋友愁肠百结地找到记者,说是今年养螃蟹亏了。“报纸、电视上都说养蟹能赚钱,怎么轮到我就不行了呢?”他显得有些后悔不迭。 今年的蟹价不像往年那样“横行霸道”了,这是市场规律的正常体现,养的人多了,价格自然就降了。这里虽然有农民自身的主观原因,但不可否认,一些媒体不适当的报道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段时期以来,媒体上有不少关于农民发家致富的报道,这些报道对农民从事种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这些报道往往忽视了对市场的准确预测和对风险的充分估计。鸡牛猪羊、梨桃蒜姜,什么赚钱记者就写什么,一些农民也就“一窝蜂”挤上“独木桥”,人家养狐狸我也养,人家栽果  相似文献   

15.
常听有人抱怨,当经济记者难。难在何处?据说难在一篇报道见报后,常常会招来种种非议。其实,报道之所以会招来非议,有不少是记者自身的原因,我将其归结为“三忌”。一忌“片面选材”去年初,由于国家压缩基建规模等原因,各地出现了民工大流动。对此,新闻界予以关注,适当报道,无可厚非。可是,有家报纸在报道这一现象时,用了近半个版的篇幅列举那些非偷即淫案例,给人的印象是——这些农村民工进城就没做好事。还有,一个时期以来,报道经济犯罪,给人的印  相似文献   

16.
近年,在报纸,刊物甚至电视上,读者,观众经常读到,看到一些记者亲临现场的采访报道,这些报道真实,自然,亲切,可读性,可视性很高,在新闻界,这种报道方式被称作“体验式报道”,体验式报道的前提条件是体验式采访,所谓体验式采访,就是记者亲自体验采访对象,新闻事件,新闻现场的采访方法,然后,记者把这种亲身体验的情况,过程直接写进报道的作品,就是体验式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7.
深度报道像一座山,横亘在每一张报纸面前。 任何一位有责任心、有事业感的报纸总编辑、部主任、编辑、记者,每天在这座大山下忙碌着,绞尽脑汁寻找着登山的路径。他们明白,让报纸“重”起来,“深度报道”是一条不可不走的路! 深度报道:报纸恒久的话题 上个世纪60年代,随着收音机、电视机在美国的大规模普及,  相似文献   

18.
《新闻前哨》2008,(4):96-96
宋建武、董鸿英在2008年第2期《新闻与写作》撰文称:“报业”不是“报纸业”.而是“报道业”。“报业”以纸这种特定介质作为信息显示终端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那么.“报业”的基本功能和核心价值是什么呢?是信息的收集、加工以及传播。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个信息加工商和信息传输网络运营商,同时它也会因为营利模式的需要.成为媒体运营商。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 ,新华社上海分社遵照总社抓精品力作的要求 ,紧扣时代脉搏 ,围绕涉及全局的大事 ,抓住报道上的重大机遇 ,组织记者下功夫采写精品 ,从而提高了分社报道的质量 ,使一大批分量重、写作精的稿件在中央和地方的媒体上以显著地位“落地” ,扩大了新华社稿件的影响力与辐射力 ,也在“实战”中锻炼了队伍。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勇立潮头的上海 ,新闻资源十分丰富。然而 ,上海的新闻事业十分发达 ,新闻竞争强手如林 ,炙手可热。每天有80多种报纸出版 ,中央与外地驻沪新闻机构数十家 ,海外有30多家报纸、通讯社设有分支机构 ,特别是电视台、电…  相似文献   

20.
常听有人抱怨,当经济记者难。难在何处?据说难在一篇报道见报后,常常会招来种种非议。其实,报道之所以会招来非议,有不少是记者自身的原因,我将其归结为“三忌”。一忌“片面选材”去年初,由于国家压缩基建规模等原因,各地出现了民工大流动。对此,新闻界予以关注,适当报道,无可厚非。可是,有家报纸在报道这一现象时,用了近半个版的篇幅列举那些非偷即淫案例,给人的印象是——这些农村民工进城就没做好事。还有,一个时期以来,报道经济犯罪,给人的印象是管钱管物的多数不干净;报道万元户,又似乎万元户遍地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