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教育》2011,(27):36-36
本刊讯 日前,南宁市开展10大活动,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这10大活动分别是:全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摸底调查活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活动、第三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认定工作、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活动、“邕城创业行”主题活动周活动、夏季大中专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活动、编印并向驻邕各高校发放《南宁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指南》、“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活动以及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  相似文献   

2.
校园采风     
校园采风大连海校改革毕业生就业制度实行双向选择为了保证向中远集团输送优秀的后备干部船员,大连海校对毕业生就业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并于日前召开了97届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会。本次“双选”会,初步打破了过去有计划的分配体制,毕业生完全凭...  相似文献   

3.
举办校园招聘是高校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现实选择。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面临着"买方市场",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下,  相似文献   

4.
2007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上,博览中心两扇玻璃门被汹涌的人潮轰然挤倒,电梯也被挤得变了形,这些场面也许会让我们对就业的严峻形势有一个更加直观地感受。那么在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下,什么样的大学生才最受欢迎?就业需要我们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这段时间各个省市、各大高校都在相继筹备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兰州大学也刚刚举办了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在双选会上我们与一些企业进行了交谈,询问了他们的招聘情况,也向他们了解了一下企业更看重毕业生哪些方面的素质。专业素质无疑是企业非常看重的方面,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5.
举办校园招聘是高校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现实选择.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面临着"买方市场",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下,大学面临着"就业率"指挥棒的强大压力,纷纷主动出击,邀请用人单位进入校园,在自家院内搭建推荐平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双向选择的便利机会.  相似文献   

6.
2000年12月9、10日,东北大学成功地举办了东北地区部分高校2001届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会.340家单位、53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有20余所学校的上万名毕业生参加了双选洽谈.……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基础性与主导性作用日益显现。"市场导向、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和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机制已经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逐渐由“包当干部包分配”向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竞争上岗的模式转变。为适应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以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进入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国家明确规定,高校毕业生实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迈入大众化,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不少高校毕业生出现就业困难。因此,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  相似文献   

9.
从大学生“就业难”谈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大学生“就业难”谈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时巨涛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通过人才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学生就业的主渠道,但与往年相比,学生们却普遍感到“求职难”,具体表现在本科毕业生就业选择余地缩小,大专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部分专业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就业分配工作改革的力度也进一步加大,石油高等院校毕业生分配就业工作从1995年开始实行了计划指导下的“双向选择”,通过双向选择,扩大了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的权力,同时也给毕业生更多的选择工作的机会,近四年的“双选”使石油院校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双向选择”活动在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人才交流中心的统一布署、具体指导下,已经走上了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双向选择”会实际上已成为用人单位对高校办学水平、培养人才质量的检阅,有不少院校还形象的比喻…  相似文献   

11.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关键环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非常重视产品的销售,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就业。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会各界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80年代中期,原国家教委批准在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校首先推行双向选择就业改革试点。1993年,又明确在直属院校中全面推行“在一定范围内毕业生通过供需见面与双向选择”的就业方法,从此,由国家“统包统分”的计划模式逐步向“双向选择、…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就业形式的发展,毕业生就业已由原来的计划分配方式改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进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济南职业学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重点推行三年职业规划项目,大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个人素质,使毕业生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3.
就业制度的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中国矿业大学罗承选毕业生就业实行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制度,打破了统包统分的传统格局。双向选择使社会对人才需求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地摆在高校和学生面前。双向选择具有自主性、自愿性和多元性的特点,是选择与被选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浅议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和体系的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最终将以市场导向的方式实现。要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引导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思路,明确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促进学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我国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方式。在这种形势下,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 一、就业观指导 就业观是毕业生对职业的基本评价和看法,是毕业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在就业问题上的反映,它是毕业生选择职业的前提。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就业指导工作的首要任务。 首先,加强形势教育。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引入了市场机制,传统的“全包统分”已被打破。目前毕业生就业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直接进入市场,采取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办法。但许多学生对当前我国各项改革的形势认识不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理解不深,思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就业观念没有完全转变,仍停留在靠国家安排、等学校分配的传统习惯上。针对这些思想状况,领导十分重视,设置了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学生做  相似文献   

16.
张军华 《文教资料》2007,(23):12-13
一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由原来的计划分配,变成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17.
面对当前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现状及严峻的就业形势,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剖析,并针对毕业生的心理问题和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实施全程式就业指导的策略,以帮助学生端正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职业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和就业稳定率。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原则和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深入,通过人才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式。“双向选择”这种新的就业形式大大强化了毕业生在就业中的主体作用和选择权利,但与此同时“双向选择”也给毕业生带来了许多困惑。事实证明,毕业生就业的成功,需要的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应对市场的能力和策略,因而,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的渴求日趋强烈。针对大学生开展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也成为了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有针对性地对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原则和…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已实行“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部分毕业生及毕业生家长对“双向选择”就业形势感到不适应。因此,当前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主动适应市场需要,显得越来越重要。那么,如何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毕...  相似文献   

20.
有待完善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生就业市场是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就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和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场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已初步建立,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但由于市场的社会客观环境体系尚不配套,以及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