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基础 1.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组或改造。”这三个命题紧密相连。“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是杜威对教育的根本看法。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人类祖先在长期的劳动中锻炼了自己的大脑,改造发音器官,逐步具备可说话的能力。共同的劳动又有了交流思想的必要,如恩格斯所说的:“人们已经到了彼此之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于是,语言就在劳动中“并且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由此可以说“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与生活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尚文先生在明确提出“语文意识”(见《语文学习)2003年第5期《“语文意识”:语文教学的阶梯》,简称《阶梯》)之前,很早就提出了语文课程以“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中学语文教学导论》),在《语感论》(修正稿)中详加发挥。“语文意识”的提出,可谓水到渠成。近年来,他和弟子们在文章和讲话中反复阐释这个主张,而且认为是“语文”离开“悬崖”以防“自我消亡”的“缰绳”,影响颇大,有“辨”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纵观英国当前的语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从语文教育看,尽管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特点,但作为母语教育,也有相通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他国的有益经验,有利于用全球视野观照和展望我国的语文教育。英国作为教育高度发达的国家,其语文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对语文课程性质及地位的认识上,在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上,以及语文教材、语文课堂教学和语文科目考评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了解与借鉴英国语文教育的经验,会给我国的语文教育及改革以诸多启示。一、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  相似文献   

4.
郑朝家 《广西教育》2005,(1A):55-55
语文与生活同在。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说明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语文。在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将语文学习与生活沟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并在生活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推进,语文教学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我们语文教师有必要在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中冷却一下自己过分的热情,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来个深刻的反思与回顾。笔者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当增强以下几种意识。  相似文献   

6.
如果学生感到语文学习是自己的需要和追求,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学好语文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一旦产生,主观能动性就容易得以发挥。而要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内在动机,首先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认识,端正态度,明确学习语文的意义和作用,使之产生需求感。体现在具体实践上,就是要坚持让语文教学主动去适应时代的发展,克服过分功利化,走出单纯应试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8.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重视语文教学,让语文教学回归儿童的生活,努力拓展语文教学的渠道,建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就显得非常迫切。课堂教学应凸显方法教学,将课堂上的时间多用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应不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既不盲从教师,也不迷信课本,要能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在学习中培养合作能力、分析能力,学会借鉴他人的成功之处;既能深入使用教材,又能超越教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带领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把语文引入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直接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实施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沟通和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在生活中体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朱碧波 《现代语文》2003,(10):48-48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材是最好、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立足语文教材,牢固树立工具意识、生活意识、情境意识,并由此出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文资源,将教材作为引导学生识字断句的工具,深入生活的载体,以及创设教学情境的基础,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搞好语文教学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上海二期课改十多年,小学语文教学有明显进展,但小学语文教学费时多而收效少的问题仍然存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正处于转型期,在这种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课程的执行力,学校领导要提高对语文课程的领导力,必须增强语文课程意识、教学效率意识和课堂生本意识。  相似文献   

13.
必须改革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在“课程评价”一节中明确提出 ,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段关于评价的纲领性的话 ,着重说明了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本身就是教育手段 ,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基于这个目的 ,它应承担的具体任务是 :不仅要关注现有成绩 ,而且要发现学生各种潜能 ,了解发展需要 ,帮助树立信心。文句中用“而…  相似文献   

14.
“悲悯意识”教学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语文学科的教学,还作了这样的阐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相对而言,在培养人、培育人性方面,语文学科应当承载较多的任务。检视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总结我们的语文教学,尚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到位,既有观念上的,也有具体教学层面的。我认为,贯彻大纲,最终要落实到课堂,我们的语文课堂在“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应当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源于生活,语言源于生活,语文与生活密切联系。语文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情感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形成以及创造性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为学生打下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最普遍、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历代教育界名家谈及语文学习,常常言及“以人为本,加强朗读训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在年级目标中也多次提到应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高效的语文学习,犹如少年人吃食物,不仅填饱肚子,而且吸收营养,化为血液加入循环、长肉长个,也就是不但能学到必不可少的语文知识,而且让知识化为能力,应用于实践,并成为创新的潜在契机.这样的语文学习才是有效的,教学必须朝着这个方向主导.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新课标正式出台了,这是语文课程建设的又一件大事。新课标与原来语文教学大纲有什么不同?我们该怎样面对?弄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新课标的主旨。  相似文献   

19.
问题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起跑线 ,是开启一切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没有问题 ,就不会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思想和方法。问题是积累和发展知识、思想、方法的原动力 ,是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的催化剂。科学研究需要注重问题的作用 ,学生学习同样需要注重问题的作用。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 ,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 ,就不会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没有问题 ,学生就不会进行深入的思考 ,学习就只能停留在表层 ;没有问题 ,学生的学习就只能是消极被动的接受 ,就不会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所以现代学习方式就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20.
一.第一种偏向:不注重教学的“梯度”,违背语文学习的规律 现在新编的小学和中学教材,都往新课程改革的方向靠,应当说各有特色,各有所长,这要肯定,但普遍不太讲究梯度。这和编写体例有关。现有的多种新编语文教材都采用“主题单元”的框架结构,以主题来牵动整个课程计划。这样往往顾此失彼,很少考虑难度系数和教学适用度,也难体现语文教学由浅入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