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郑小明 《文教资料》2010,(17):237-238
本文针对当前人们对高职"校本课程标准"的不同理解,分别从合法性、合理性和主体性等三个方面对高职"校本课程标准"进行了论述,认为高职"校本课程标准"是高职院校适应发展需要,在学院层面构建的课程标准体系,其制定与实施要充分调动和保护政府、企业、教师和学生等各方面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校本课程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彦  凌云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25):43-45
当前,高职院校校本课程评价存在诸多问题.随着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实施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高职院校必须严格实施校本课程评价,通过确定全新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校本课程评价制度,确保高职教育的特色与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内容和相关产业发展要求的必备技能要求不太匹配,现行高职院校校本课程难以提供学生适性发展的核心能力。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发展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课程的质量与实施成效。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发展受人员、学校、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应加强利用校内外资源,制定符合需求的高职院校校本课程评价指标,进而提升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发展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王国光、庞学光在《江苏高教》2017年第7期中撰文,阐释了要素与体系是高职院校校本质量评价对象的两个层面,剖析了质量要素与质量体系断裂的现实状况,进而提出高职院校校本质量评价对象由过分关注质量要素转移到关注质量体系应该着手的三个方面。作者首先提出高职院校校本质量评价的对象包括两个方面,即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构成要素和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职院校校本教材开发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校本教材开发的管理制度、保障校本教材开发的经费和资源、加强校本教材开发培训、构建校本教材开发的评价体系、采取有效的激励办法等优化策略,以期推动高职院校校本教材开发工作,服务于培养技术技能性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五年制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校本实施方案基于《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以提升五年制高职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研制内容包括制定实施性课程标准,建立课程教学实施和评价体系,规划教学设施与教学资源建设路径,建设师资队伍等。实施方案需要在实践中调整、完善,使课程教学改革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7.
校本课程建设是带动一个学校专业体系建设的基础,也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由于项目化高职校本课程需将课程项目化,按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实施项目式教学安排,因此须在行业指导下有企业参与才能完整实施。在项目化校本课程开发中各角色定位为:行业进行文化渗透与传承,企业专家定位校本课程;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主体,是课程资源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学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与受益者,是校本课程的评价主体。  相似文献   

8.
薛小明 《职教论坛》2008,(12):13-15
新形势下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校本教研对于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创办特色高职院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校本教研的个人自学、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等三个本体要素进行优化实施,可以更好地作用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着的高职教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要求逐渐提高,高职教师队伍建设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校本培训是推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有效举措。本文通过检索国内高职院校校本培训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进行了文献统计和主题内容分析,从高职院校校本培训的涵义与特点、作用与问题、目标与内容、培训模式与形式、组织管理与效果评价、基本程序与培训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校本教研是依据学校自身资源优势开展的一系列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学校育人质量的研究活动,有助于推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教研制度是对教研活动的目的和内容、组织和形式、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制度化界定,是对开展教研活动主体行为的规范,研究方向和程序的规定,以及对教研活动相关利益群体的关系协调,是保障校本教研实施成效的关键。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校本教研制度约束,以专业活动引领、同伴互助、教师的自我反思三个要素为主线,可以解决校本教研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实现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课程评价制度创新是指以新的思想和理念为指导,通过调整和变革已有的课程评价规则,制定出新的课程评价规范,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为更大化地实现人和课程发展的价值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它旨在通过创新课程评价制度,保障和提高课程评价的实践效能,实现课程评价向实践育人的回归。在现实中,预成论的思维方式、传统制度的路径锁定、考试和管理的文化依附等分别形成了课程评价制度创新的思维阻力、制度阻力和文化阻力。我们要实现化解阻力,推动课程评价的制度创新,就需要由预成论思维转向生成论思维,采用自然演化和理性建构并存的渐进式改革模式,并营造适宜制度创新的文化氛围与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2.
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现代课程评价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不同形式的课程评价模式。不同课程评价模式的思维方式甚至思想方法的变化,都内含着不同的课程评价框架结构。通过比较不同类型的课程评价模式,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发展性课程评价的自身特点,借鉴混沌理论的启示,形成了由课程设计评价、课程实施评价、课程结果评价相互交融的开放的三螺旋结构,作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3.
继续教育是提高员工岗位胜任力的主要手段,课程体系建设是开展继续教育的关键,课程体系评价是优化改进课程体系的有效方式,对实现继续教育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天气预报员培训课程体系评价为例,从课程结构的合理性、课程内容的衔接性等方面开展课程体系评价,探索建立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建立与学历教育、岗位需求及组织需求相衔接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有效提高员工的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14.
制约课程评价改革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课程评价正在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焦点和难点,课程评价改革也因此被认为是课程改革的瓶颈,突破瓶颈是一个关系到课程改革全系统的问题,但实事求是地弄清制约课程评价改革的条件因素,无疑是系统中的一个基础性问题。社会发展实际水平是选择适切性课程评价的客观条件,制度化课程管理是课程评价改革的中介性阻障,教师素质状况是选择适切性课程评价的主观条件,而课程与教学传统则是课程评价改革无法逾越的精神文化事实。  相似文献   

15.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职课程体系评估对于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及构建与完善我国高职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评估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既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又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课程体系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体系与教育目标、办学方针及地区特点的符合程度;课程体系的职业性、科学性及灵活性;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课程评估是促进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对课程评估的精心设计和有效组织是确保评估工作健康有序开展的基础,其中,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组建专家队伍和组织评估过程是开展课程评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研讨与实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职精品课程建设既要注重课程体系构建,又要加强教学内容建设。打造精品课程。提升教学质量必须抓好课程内容设置、课程结构设计、课程过程系统开发3个环节。同时,要做好精品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包括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组织评估专家组,通过评估,促进课程建设及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8.
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中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的课程评价工作主要表现为:课程改革开始之前进行需求评价;对课程标准的事前评价与修订评价;深入开展教材评价研究;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通过审视和反思这些课程评价工作,当前课程评价还存在诸如对课程评价的宽泛理解、缺乏系统的课程评价组织、地方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缺失、过于强调行政意义上的评价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促使课程改革良性发展,提升课程整体品质,未来的课程评价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课程评价理论研究,加强地方特别是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价标准和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加强课程评价过程中的对话与协商。  相似文献   

19.
目前,影响职业院校内涵提升的深层次问题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而导致这一距离的最直接原因是课程开发。应用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数学的基本理论,针对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派生工作项目;以完成项目为目标派生工作职责;以胜任工作职责为目的重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建比较矩阵,将成对比较矩阵的特征向量作为课程改革评价的权重,确定了评价因子的影响力排序,建立了课程改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新的课程改革评价方法,为高职教育课程建设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评价体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界定了高职课程评价的内涵,并给出了更精确的定义;通过对高职课程评价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依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了高职课程评价体系,并分析了评价模式和机制,完善了高职课程评价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