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论摘要     
<正> ●张德荣在《哲学动态》(1992/4)上撰文《陈云哲学思想研究概述》,对陈云哲学思想提出了三个方面:(1)“只唯实”的唯物论思想。陈云说:“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就是唯物论。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是尊重客观,尊重事实,尊重  相似文献   

2.
陈云在一生从事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时刻遵循他自己提出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和“交换、比较、反复”的16字准则,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形成了鲜明的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充分体现了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厚的党性修养以及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崇高精神。  相似文献   

3.
陈云同志实事求是的核心是“不唯上 ,不唯书 ,只唯实” ,思想基础是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科学地创造出“全面、比较、反复”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详细地阐述了办任何事情都要调查研究 ,切忌不要从片面的实际出发 ,而要从全面的实际出发 ,强调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既要积极 ,又要稳妥。同时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立场 ,真正做到“论事不论脸”。  相似文献   

4.
陈云十分重视并大力提倡学哲学、用哲学。他经常讲,“学好哲学,终身受用”。他身体力行,孜孜不倦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用以解决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深入的思考,他提出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样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陈云同志极其重视党的建设,强调学习理论必须与实践活动相给合,“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认为“支部是党的力量增长的主要源泉”,把支部作为“训练党员最基本的学校”;非常重视党风廉政建设,要求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加强党的作风,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并指出“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陈云同志这些富有特色的党建思想内容,对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云始终坚持 “真正为人民谋福利”的宗旨,坚持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和“站在绝大多数人民一边”的原则立场,是以民为本的思想典范.他把始终以人民为价值指向的实践哲学概括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十五字诀.贯穿于他一生的群众观念以及注意综合平衡的经济智慧,集中体现了务实为民、统筹协调的精神.他以党群关系为核心的党建思想尤其是执政党党风建设思想,在在都体现了一种历史的穿透力,可以为今天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不争无尤",是老子宇宙美学和教育美学的一个基本信条,也是他给我们的谆谆教诲和反复提示。《道德经》中多处谈到"不争"的问题,如第八章讲到"上善若水"时,他说:"夫唯不争,故无尤。""尤"是什么?"尤"就是恨。在第二十二章和第六十六章中,他进一步发挥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在第六十八章,他提出  相似文献   

8.
刘海峰  韦骅峰 《教育研究》2021,42(5):86-100
对"唯分数"与"唯升学"问题进行历史探究,发现"唯分数"、"唯升学"问题不仅是当代出现的问题,而且是中国人才选拔中的千古难题.从隋唐到明清1300年间,科举时代的人才选拔标准,经历了一个从"不唯分数"到"唯分数"的演变过程.在中国高考史上,"唯分数"、"唯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片面追求升学率".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应试教育"的批判逐渐取代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批判.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应探索招考改革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握好分数"唯"与"不唯"间合理的度.未来高考改革在走向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过程中,分数会一直存在.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破解之道须从长计议.  相似文献   

9.
“好课”,顾名思义就是要超出一般,有个性,有“看点”,有新颖独到处,流于一般、四平八稳无所谓“好”课。“好课”应当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我以为可以借用陈云同志的“不唯书、不唯上”,再加一个“不唯课堂”这样“三个不唯”来确立。不唯书。就是不唯高架的理论和教科书上的现成定论。《马背上的小红军》课文题目经修改后叫作《倔强的小红军》。一位教师为此在自己的课即将结束的时候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比较两个课题,看哪个更适合于眼前的这位小红军。”经过激烈的争论学生们得出了这样的认识:“课文说到底就是为了谁‘上马’,因为谁上…  相似文献   

10.
易凌云 《教育研究》2021,42(1):4-14
"五唯"问题是教育领域的顽瘴痼疾,需要从多角度深入分析其具体所指."五唯"问题是一个评价问题,表现在评价过程中标准确立、信息收集与分析判断等各环节的科学性不足;"五唯"问题是一个管理问题,对测量结果的管理主义式妄用是始作俑者;"五唯"问题是一个文化问题,是社会信任危机、审计文化对专家信任系统的侵蚀与社会功利文化的反映;"五唯"问题是一个社会发展阶段问题,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从贫穷社会向富裕社会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特殊冲突的表现;"五唯"问题是一个方法论问题,意味着实证式科学主义范式对测量与数据的片面依赖及教育评价测量效应的名不副实.解决"五唯"问题首先应让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且正确理解教育事业,纠正管理主义倾向与思维,以"无为"治教育,应给予大学更多自主权,加速教育评价学科发展,提升教师及教育评价者的专业化水平,使评价名副其实,以专业化进程确证专业权威,进而重建社会对专家系统的信任.  相似文献   

11.
近来有个问题苦苦纠缠着我,弄得我睡不稳,吃不香。这就是,假如有朝一日时来运转又身不由己也当了官,会不会也成贪官?原先很自信,总以为自己天生具有不当贪官的众多优势。第一、我不好吃;第二、我不会喝酒;第三、我不贪财;第四、我虽也爱美色,但我更爱家;第五、我不具备唯命是  相似文献   

12.
征稿启事     
《大中专文苑》2009,(7):81-81
《经典美文》秉承"文字感动生活"的编辑理念,发扬"诚恳、自然、质朴、亲切"的编辑风格,荟萃中外美文经典,辑录现当代优秀时文,精选文章,精选内容,与读者共鸣经典、分享精品、同述感动。选稿标准: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古今兼容,情理为重。  相似文献   

13.
世无大国     
依我看来,迄今为止,这世上还并无一个大国出现。这里所言之"大",不唯指领土的广阔;不唯指人口的众多;也不唯指经济和军事力量多么的了得,还指一个国家的品格怎样。正如一个人,虽具有种种强的优势,却从不以强称霸,更不以强欺弱,才配视为是一个"大写的人"。反之,体貌大耳,德性低也,劣也。一个"大写的人",那也是难免会与别人发生矛盾的。这样的一个人,如果自己错了,是从不拒言:"我道歉"的。  相似文献   

14.
陈云对改革开放进行过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其坚持改革开放与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积极支持与稳步前进的统一、勇于实践与善于总结的统一、“不唯上”与维护中央权威的统一等改革开放观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5.
征稿启事     
《大中专文苑》2008,(12):67-67
《经典美文》秉承"文字感动生活"的编辑理念,发扬"诚恳、自然、质朴、亲切"的编辑风格,荟萃中外美文经典,辑录现当代优秀时文,精选文章,精选内容,与读者共鸣经典、分享精品、同述感动。选稿标准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古今兼容,情理  相似文献   

16.
"五唯"是教育评价改革的根本问题。全面梳理、分析教育评价政策的现状和问题是破"五唯"的前提条件。研究基于2010年-2018年《教育部公报》中有关教育评价政策的文本数据,运用SPSS16.0对其进行编码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教育评价改革的力度不断增强,形成了比较清晰的改革逻辑链条。通过文本与实践"对话",研究揭示了教育评价改革中一些关键环节"硬约束"不强,政策工具使用不平衡、不充分,教育评价相关主体缺位等问题。研究建议聚焦破"五唯"主题,加强政策有效供给和专项督导;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解决好学校内外部评价主体"缺位"问题;把学校教育评价制度建设作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7.
信息     
陈云谈教师的社会地位陈云同志看了1984年9月2日《人民日报》第五版上《值得忧虑的一个现象》一文后说,这个问题(指目前高中毕业生报考大学时很少有人把师范院校作为第一志愿)要引起重视。师范院校学生的质量保证不了,对今后的教育,对四化建设各方面的影响很大。要继续想一些办法,帮助教师主要是中小学教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住房问题,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逐步使  相似文献   

18.
民族唱法是我国声乐领域三大唱法中唯一具有纯正"中国血统"的唱法,但多年来由于业界对"民族唱法"概念模糊、模式不定,出现了"千人一面,万人一腔"、"唯权威论"、"唯作品论"、"唯高音论"等各种现象,使得歌唱者们陷入了对唱法概念不明、评价标准不一、作品内容不清的尴尬境地。虽然"混合评委"的评判模式避免了"单一评判"有失偏颇的问题,但对"民族声乐体系"整体构建的形成还有较大距离,因此厘清"民族唱法"概念、完善"民族声乐体系"是"民族唱法"发展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三维目标的指导下,古典诗歌教学目标的设置存在着层次不明确、内容空洞等问题。以这样的教学目标为指导,存在着围绕"存在",设置时毫无取舍;忽略"诗教",唯求"知识";追求"识记"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既有教师方面与评价制度方面原因,也有国家教育政策方针、社会方面以及古典诗歌本身方面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师在设置古典诗歌文本教学目标时要根据学情、知识属性等客观因素进行设计,不要拘泥于形式。  相似文献   

20.
《诗经·豳·东山》一诗共四章:第一章言自己在回家的路上行路之苦;第二章极言途中思家之苦;第三章言其久征在外,乍归之神理;第四章言未婚者归家完婚之喜,已婚者团聚之乐.全诗言周公率师东征,三年而归,军士在途中的劳苦和思家之情.每章皆以“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雷雨其濛”而反复咏叹。“霝雨”,各本作“零雨”,唯《说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