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尖锐地提出了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党的建设实践中遇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来自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党的十六大明确揭示了这一变化:“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里概括的两大转变,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革命走向执政,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两个带有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那些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如何提高党的执政水平?这些问题已成为具有80多年历史、5 0多年执政史的中国共产党不能不回答的重大问题。一、共产党执政面临的挑战要解决党长久执政的问题,必须首先搞清楚党执政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自身角色的转换,执政条件的转…  相似文献   

4.
1.党的地位发生历史性变化,使党员干部具备了获得特殊利益的机会。经过80多年的发展,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地位的这种历史性变化,不能不对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带来深刻的影响。在执政以前,极端艰难困苦的战争环境,使我们党可以调动的资源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5.
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全面而系统地部署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强调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以提高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和实践贡献。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反映了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同时也指出了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历史性考验。20世纪90年代,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丧失了执政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严重背离人民利益、脱离群众是一个重要原因。总结历史经验,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指出:我们党作为执…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说过:“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阶级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既要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又要在社会的其他阶层这个更加…  相似文献   

8.
经过长期发展,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个具有根本意义的新变化,给党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考验,迫切要求全党以对全国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着重从制度层面切实解决好能否执政、如何执政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依法执政是党执政方式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这是党的十六大就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党的建设提出的一个新思想。依法执政是中外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党夺取全国政权后领导方式的必然转变,是党54年执政经历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这是党的十六大就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党的建设提出的一个新思想.依法执政是中外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党夺取全国政权后领导方式的必然转变,是党54年执政经历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全国胜利前夜,我们党处在由农村到城市、由战争到和平、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转折的历史方位上,毛泽东对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忠告,其时代价值在于:为即将执掌全国政权、“建设一个新世界”的中国共产党人拒腐防变敲响警钟。当历史进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党已经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胡锦涛来到西柏坡,重温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牢记“两个务必”,其时代价值在于:我们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完成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必须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抗日战争需要,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这个政权是当时全国政权组织的楷模,对以后的政权建设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文章通过对当时“三三制”政权特点、性质、政权组成原则以及党和政权的领导关系等问题的论述,揭示了党如何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如何体现民主集中制和这种民主政权对于党团结和领导各阶级、各阶层的抗日力量,发展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战胜利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党实行这种民主执政方式所留下来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我国面临的国际战略机遇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正确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其它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给中国共产党借鉴的需要、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需要等方面论证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是任何一个政党取得政权 ,并实现成功执政的最根本基础。党群关系从本质上看 ,不仅仅是党的工作作风问题 ,更重要的是党的执政方式科学不科学的问题。共产党要密切党群关系 ,关键要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 ,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15.
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是任何一个政党取得政权,并实现成功执政的最根本基础.党群关系从本质上看,不仅仅是党的工作作风问题,更重要的是党的执政方式科学不科学的问题.共产党要密切党群关系,关键要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在于使我们党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这表明了党的执政能力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关系:党的执政能力状况,是党的先进性程度的突出标志和关键;在当前,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其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先进性建设既是我们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7.
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考试”中,要交出令人民满意的合格答卷,必须始终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相似文献   

18.
列宁晚年在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对党的建设提出了“适应群众”、划分党和苏维埃的职责”、“加强集体领导和监督”等原则,反映了共产党从领导人民革命到领导国家建设的地位变化所产生的调整党同领导对象关系,以及加强党的民主制度建设的客观要求。它启示我们,在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执政的关系,把巩固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思路逐步转变到强化执政意识的轨道上来,形成作为领导党的主体性与作为执政党的客体性相统一,以及承担改造社会的无限责任和适应社会需要的有限责任相统一的意识;同时要正确处理党的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思路集中到加强党的民主制度建设的基础上来。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执政长达70多年的时间,经历了革命型政党向执政型政党的转变、从领导局部政权的执政党到领导全国政权的执政党的转变。科学考察我们党执政意识的历史演进,有助于提高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应对新形势、新任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推进党的执政创新。当前,党的执政创新应着重从观念创新、领导体制创新、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创新及党的自身建设创新等几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