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写作”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学术问题,已经被文学界讨论了将近十年。就是今天我们在“汉语写作”前面冠以“新世纪”三个字,它也仍然是个老问题,老话题。一个老问题,老话题,不断地被专家、学者、教授和作家们不厌其烦地讨论、争论和言说,也足见这个问题的庞杂,这个话题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话题是服务于教学目标,渗透于教学内容中的。话题设计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在教学实践中,可从问题的性质、问题的生成方式、师生协商等三个方面探索话题设计的有效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话题和主语问题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也是难点之一。介绍几种比较有影响的关于话题和主语的观点,然后主要分析了三个平面埋论和话题句法观关于话题和主语区分中的一些问题,指出话题是一多位性概念,它在语用和句法上都形成自己的特征。不能局限于某个层面来研究话题,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来研究,这样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所谓切题。就是所写文章与所给题意非常契合的意思。目前我们训练写作以及考试的文题无外乎有三种情况:一是命题,二是话题,三是材料。而就审题而言,话题是可以包括命题和材料作文的。因为一般来说,一篇话题作文的试题常可包括“材料”、“话题”和“其他要求”三个组成部分。话题虽不等于命题,但分析理解话题的方式方法基本上是与命题一致的;话题作文中的材料的作用虽也与一般材料作文不同,但总要对材料的中心主旨进行确切的把握的,而这种把握方法也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如果我们能审好话题,就基本上可以做到审题无误了。下面我们就以话题作文为例谈谈审题时如何切题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育公平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以往学者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争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要体现在权利与制度两个不同的宏观视角,而忽视了班级管理与教育过程两个不同的微观视角。  相似文献   

6.
自 1999年的全国高考始 ,话题作文以其逐渐明晰的面貌登上舞台。话题作文 ,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作文测试形式和作文训练形式。对于话题作文 ,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而最起码的 ,我觉得 ,要写好话题作文 ,首先必须切实抓住审题、立意这两个基本环节。一、精心解读题目 ,把握好开放性与限制性的关系。我们首先来看看话题作文题目的结构。一道话题作文题 ,一般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 话题背景语 (即材料 )。往往用简明的语言 ,叙述一则材料。与一般材料作文不同的是 ,不要求把它作为作文者写作的根据 ,而是以它为话题的提出提供事实基础 ,也为作…  相似文献   

7.
郭航 《考试周刊》2013,(71):4-4
英语四六级的备考是众多学者与教育者一直关注的话题,也是困扰不少大学生的问题。本文从词汇、听力和作文三个方面探究如何提升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备考四六级。  相似文献   

8.
创新与热点是高考最为关心的两个话题.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从当今人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中发掘与组织了三个有关数列问题,并且这三个数列问题解答的也是我们平时学习与高考中的热点问题:求解最值问题与求解变量范围问题.  相似文献   

9.
怎样指导学生写作,如何快速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高考、中考采用话题作文形式,一般不给考生设置审题障碍,只要与话题有关材料都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的入文,因此,话题作文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挥。但由于话题作文给学生较大的选择自由,特别是2003年江苏泰州中考作文两题任选一题,更给考生任意驰骋的空间,于是有人以为要写什么,就写什么,要怎么写就怎么写,那么如何写好话题作文,必须让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围绕话题,紧扣话题”,这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关…  相似文献   

10.
追问最真实的真相总是需要最大的勇气,最重大也最不能回避的问题往往是我们最容易有意无意忽略的、习以为常的。我为自己选择了这个艰难的话题,在这个社会,这样冷门、大而无当的话题显得有些不合适宜。严肃地谈论人与本质如同教育的理想、乌托邦一样是个“多余”而“无聊”的问题,对我而言,它却一直是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1.
爱孩子和家庭教育是人类社会永久的话题,也是家长所关心的话题,更是我们老师所关心的话题。然而我们在如何爱孩子这个问题上总存在一些差异和一些无可奈何。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能茁壮的成长,我希望家长们能用高级的爱来搞好家庭教育,因为高级的爱才是家庭教育的灵魂。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家庭教育中关于如何爱孩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减负,让教育回归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课题。说它是老话题,是因为几十年来我们都在关注、都在治理。说它是个新话题,是因为今天教育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新变化,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已经从过去解决“有学上”问题转到今天解决“上好学”问题上来。  相似文献   

13.
主语和话题的问题是汉语语法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但直到现在,语法学界对话题和主语的认识还不能达成一致的意见。各家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问题:(1)话题和主语的关系;(2)话题与主语的区别特征;(3)“是不是”的判定标准;(4)话题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14.
○关系类话题○时政热点类话题○哲理思辨类话题○人生感悟类话题○品德修养类话题作文是每年高考中考语文的重中之重,从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来看,在2006年的高考中考中,话题作文可能仍是主流,而关系类话题也仍可能是话题作文的一大重点。人与环境、和谐与发展等社会热点,2006年高考中考作文也可能继续把人生、人品、心灵、生存、发展和环境等内容作为考查的重点。本期我们根据2006年高考中考作文的预测趋势,精选部分热点话题,供同学们参考和演练。关系类话题※探索与勇敢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  相似文献   

15.
关于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关系的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两者之间的争论也已经持续了差不多几个世纪。上世纪六十年代,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也曾在中国文艺学界引起过反响。今天,随着消费主义时代的来临,特别是时下以各种名义进行的对艺术作品的改编、重写,美术界的政治波普运动,也引起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新的思考,历史真实问题,作为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依然具有讨论的价值和空间。  相似文献   

16.
话题作文作为开放性命题探索的重要成果,在中考命题中异军突起,它是中考中最为夺目的"亮点"。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是,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选材和立意呈多向发散。然而也正是这些特点,使得许多学生不重视作前准备,面对话题作文或产生错觉而误写,或坐失写作良机而不知。话题作文作前应重视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话题作文是考场作文的主打项目之一,从所给的话题来看,其中有单向型的,也有关系型的。所谓关系型作文话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话题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失去与获得、成人与成才等。  相似文献   

18.
正"减负"既是"老"话题,也是历久弥新的"新"话题;既是应该冷静对待的"冷"问题,也是总被炒作的热火朝天的"热"问题。笔者在基层工作三十多年,对此有一点另类思考。一、就群体而言,"课业负担过重"是个伪命题用百度搜索"什么是课业负担",相关条目近4,810,000个,可见,当今社会对"课业负担"的关注度之高。笔者认为,要厘清"课业负担"的概念,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课业"、什么是"负担"以及"课业"与"负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全国各地高考有11个省市自主命题。其余省市使用的全国高考试卷也有4个版本。15套试卷的作文题中有14道是话题作文,北京卷考的是标题作文“包容”,要求考生在宽容和兼容的范围内作文,实际上只是不让考生自拟标题而已,与话题作文并无区别。因此,可以说高考作文命题仍然是话题作文的一统天下。而14道话题作文中有10道题以“某某与某某”为话题,属二元关系型话题作文。  相似文献   

20.
话题,即谈话的主题。什么是阅读话题?从阅读角度看,是指围绕话题阅读,并在阅读中解决的问题。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决定了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形式是与文本对话。有了话题,才能够对话,没有话题,对话则显得漫无目的;从学生角度看,阅读话题是调动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的抓手。需要指出的是,话题不等同于问题,它不是教师简单的追问、习惯性的碎问。话题的作用在于引发学生对话前研读、分析、思考,对话时自由充分表达见解,表达不是只言片语,而是包含着理解、说明、感受等的一段话。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因为知识积累、生活积淀、阅读经验等客观因素,使得他们与文本存在着较大的落差。阅读话题,是对接文本与学生的阶梯,顺着这个梯子,学生就能渐渐地走近文本,理解文本。因此,阅读话题的质量影响对话的质量,同样也影响阅读教学的质量。一、缘起:阅读教学现状的呼唤(一)“问题化”教学反思 一位教师在执教《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设计了以下问题并以此展开教学。(1)肖邦为什么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2)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是怎样送别肖邦的?(3)肖邦在法国是怎样工作的?(4)肖邦为什么39岁就去世了?(5)从肖邦的所做所言,可以看出肖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看出,教师设计的若干个小问题,是依据文本叙述的主要事情设计的,是由教学内容分解而成的。课堂上,教师按照几个问题的先后顺序逐个提问,学生按部就班地阅读文本,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人教师预设的答案中。这样的教学流程,是依靠一个个问题串起来的。在以“问题”串起来的教学中,学生的倾听权和言语权都受到严格的限制,他们呆板地寻找答案、猜测答案,并机械地表述机械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