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寄语:踏入中职学校,新生即将迎来他们人生的一段全新的旅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校长就是学校。在开学典礼上,校长对学生的寄语是学生入学后聆听的第一场演讲,是学生解读中职学校的注脚。本刊选取部分校长来稿,字里行间流露出校长们对新生的殷殷期望,相信能给新生带来前行的力量。学校是你们的坚强后盾福建工业学校杨运齐首先,我期待着你们转变观念,树立信心。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今年的毕业季更是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工作难找且工资水平低;另一方面,企业对技能型人才却是"一工难求"。所以,你们要摒弃传统的学业观、就业观,对未来充满信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  相似文献   

2.
杨辉  粤仁宣 《教育》2012,(2):44
2011年12月22日,广东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系列招聘活动惠州专场"迎新年送岗位"大型招聘会在惠州学院举行。笔者参与多场高校毕业生招聘会发现,虽然人社部门一直极力撮合企业校园合作,促进大学生就业。不过,许多大学生对此并不"领情"。由于专业不对口、不愿到基层、岗位待遇低、学生学历相对高,很多大学生前往招聘会,直言只是"打打酱油"。  相似文献   

3.
韩缨 《教师》2014,(29):107-107
在法律专门人才岗位资源有限、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多元化背景下,大量的法学专业毕业生进入企业就业。法学本科院系应当从培养法学专门职务人才向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一体多面"法学复合型人才转变。可通过多种形式带动学生了解、接触相关行业和企业,掌握必要的技能,适应企业用人需求,扩大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的扩招,内江师范学院毕业大学生人致也逐年增加,其就业现状主要表现在对就业形势感到不乐观、"先就业、后择业"观念日趋流行、预期薪酬明显下降以及定位大中城市不愿去小县城、下基层等方面,他们认为"提高自己的技能"是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最主要途径,毕业大学生应具备的首要素质是"专业水平"、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毕业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大多数毕业生对企事业单位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并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满意度很低.为此,大学生自己应内强素质,增加就业砝码;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树立经营意识,建立学生就业营销机制;在即将毕业前,学校方面要加强就业法律、政策指导以及就业心理等方面的辅导.  相似文献   

5.
在陈旧的观念中,高学历高知识层次的人更好找工作。可现在就业市场的现状是高校毕业生求职困难,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热“销”。一些中职毕业生“挑”单位,毕业生被抢空,甚至二年级就被“预定”出去了。原因是就业市场的需求,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技能型人才紧缺,中职学校的学生成为技术岗位的首选。一些企业甚至在招聘会上推出了“三个不限”,即不限学历、不限年龄、不限地区,只求拥有实实在在的技能。这说明企业的用人观念无疑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就业优势。  相似文献   

6.
唐秋芳 《中国培训》2007,(10):55-56
实现技校毕业生就业与企业(或市场)的"零距离"对接,就是要求技校培养的学生既符合市场的总体需求,又符合企业的具体岗位需求,毕业生到工作岗位就能适应。这对于学校和企业来说都是一种理想化的要求。然而,现实状况是,学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校毕业生如何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突破、抢占先机,顺利走上就业岗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体育表演专业是近年来体育院校办的新专业,毕业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此专业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如何办好体育表演专业发展和如何发展的瓶颈.本文就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难的状况做以分析,其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又有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面对用人单位的需求,透露出市场的需要,即上岗就能工作的合适人才.因此,在就业对策中,通过学校建立自有的实训基地,开展富有实效的社会实践,把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培养成为用人单位要求的"准工作"状态入手,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案,建立自我测评体系到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开设就业指导四个步骤来实现就业率的增加,使学生熟悉自己的工作岗位技能和职责,上岗前就具有一定的经验和技术,做一名"就业力"强的人,为大学生就业方向定位.  相似文献   

8.
舞台表演类专业人才承担着传承和繁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重任,在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强国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舞台表演类大学生就业存在着就业岗位专业性强、就业期望值高、就业区域过于集中以及岗位适应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提出积极探索"订单式"舞台表演人才培养模式、以"三式"锻造学生就业能力、紧贴市场,搭建全真环境下的创新创业平台、大力引导毕业生到基层文化单位就业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校就业弱势大学生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当前人学生就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普通高校就业弱势大学生的困境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指出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失衡,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就业服务机构功能不健全以及普通高校就业市场认可度不足等因素是造成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形成就业弱势大学牛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政府、高校以及毕业生的角度,分别提出了相关对策,如就业岗位增设、就业服务机构建设、院校就业品牌创立,毕业生可就业性塑造等方面来改善当前就业弱势大学生的就业困境.  相似文献   

10.
一、就业能力缺乏: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当前,大学生数量的剧增和大学生就业岗位不足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随着大学教育不断摆脱“精英教育”的光环,毕业生就业市场进一步由“卖方”走向“买方”,就业市场在就业岗位相对不足的同时,所形成的就业资源闲置更是惊人,“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的局面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商务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自1952年建校以来,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他们培养出了许许多多各行各业的优秀职业人才,赢得了一系列殊荣: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黑龙江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上海人才市场黑龙江省商务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站"、"中国人民解放军苏宁前所在部队军队科技人才培训基地"等。多年来,该校在黑龙江省教育行业形象调查中满意率一直名列榜首,在用人单位中具有良好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学校高度重视并狠下功夫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以就业创业力强推动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其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年年创新高,在该校众多的优秀毕业生中,更不乏一些年轻有为的中小企业家。最近,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黑龙江省商务学校校长赵明,听他讲述了该校在就业与创业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2.
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措施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大学生自身方面、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科技进步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入手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措施:政府要加快经济转型和提供宏观的就业环境、开发适合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公共就业服务性岗位,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学校加强就业指导课程,鼓励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以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教育进行大规模扩招后,为就业市场输出数百万名本科毕业生。当前国内企业用人需求较为平缓,和激增的大学生数量形成鲜明对比,所以企业在录用本科毕业生时,因就业市场供求失衡,录用条件标准越来越高。高校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当集中力量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以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发现,一是我国很多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要求较高的岗位时有空缺,要求较低的岗位则有较激烈的竞争度;二是大学生综合素质较低,对自身的职业定位不清晰,抗压能力差。在这样的就业背景下,需要学生自身、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努力,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的普及致使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随之产生了较大的就业压力。目前大学生就业最突出的矛盾是"有业不就"。一方面企业提供了许多岗位却无法招到满意的毕业生,而另一方面毕业生却认为无业可就,从而形成了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象。本文分析了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及成因,并对如何帮助这部分就业困难群体顺利就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可雇佣性培养研究,基于可雇用性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也逐渐引起高校重视。可雇佣性是大学生能够成功谋得并胜任一定工作所需的个性品质、知识、技能等因素的综合。培养学生的可雇佣性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致力于将可雇佣性培养融入到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希望能对我国大学生的可雇佣性培养研究带来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当前实践来看,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主要措施有:大力发展小型微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就业岗位;推行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鼓励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招录高校毕业生;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创造更多基层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引导灵活就业;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建立就业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我国逐步建立起来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同时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也逐年增多,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导致国内就业岗位明显减少,这必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极大影响。作为社会就业的主要群体之一,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这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就业训练工厂开展体验式就业教育的实践探索,让学生在毕业前体验就业环境、体验职业角色、体验求职过程、体验职前岗位。使学生加深对企业和行业的了解,增强对未来就业岗位的认识,明确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方向。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促进了学生职业化和社会化;加深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推动职业生涯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融合,促使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促使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三方达到共赢。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高质量就业应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衡量标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不是难在就业岗位绝对数量的提供,而是难在就业岗位的满意度和发展性。提升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关键在于提升学生能力,塑造既具有现时基本技能又具备未来发展潜力的大学生是当前高校和社会的重点工作,也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文章旨在通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分析,探讨提升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相关策略途径。  相似文献   

20.
当前就业形势日趋严重,部分高校毕业生为了增加成功就业的机会,修炼"灰色技能"。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沉迷于"灰色技能"的成因及其弊端,从社会、学校、大学生自身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以提醒大学生,使用灰色技能就业是本末倒置的行为,不利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升专业技能以及自身的综合素质才是实现成功就业的正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