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措施之一。那么,如何才能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读中有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遨游书海、采珠拾贝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首先要晓之以理。在每次开展课外阅  相似文献   

2.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自学能力,还可以在学生心里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对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形成健康的人格有积极的帮助。但现在学生们的课外阅读情况却普遍不尽人意,应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我认为只有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拿起书本阅读。如何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呢?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方式和具体操作,我做了一定的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课外阅读是我们人类重要的知识来源,更是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和趋势,学生的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呢?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是十分重要的:一、以强烈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也同样适用。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采取了以下方法激励他们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4.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我们语文教师历久弥新的话题,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我们教师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经过我多年教学实践研究发现:运用"手指上的阅读"这一丰富多彩的阅读形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5.
康佩林 《甘肃教育》2014,(13):96-96
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外阅读的延伸、拓展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桥梁。那么,教师应如何针对教学实际情况,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呢?笔者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读书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那些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学生,他们一听教师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竖立,迫不  相似文献   

6.
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为学生创设课外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自主阅读,自由阅读,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从而保持恒久的阅读动力。如何创设积极的课外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切实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本人结合这几年的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综合的学习活动。目前,在小学生中间,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喜欢课外阅读,更喜欢玩耍、上网、游戏。而一些喜欢看书的学生,也存在阅读的盲目性,收效甚微。因此,如何让小学生热爱课外阅读,懂得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最终提升语文水平,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课外阅读要以小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小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和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点,教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逐渐懂得学习的…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那么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领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精心设计教案,为精彩课堂打下基础课外阅读课,不同于一般的语文课。一般的语文课以课文为主线,抓住文本内容进行读、悟和情感体验。但课外阅读课的空间较大,学生可以自由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乐趣"。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也曾说: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可见课外阅读的地位有多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0.
<正>吕叔湘先生说:"学习的成果百分之七十得益于课外阅读。"古今中外的名人、学者都得益于大量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指导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小学低年级应将重点放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孩子充分感受到阅读的乐趣。瑞士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这都说明了"兴趣"在教育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找到并正确运用了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小学生  相似文献   

11.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同时,应当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让浓浓的书香气味伴随学生成长,让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之外感受到课外阅读的魅力。教师应当从课堂教学入手,通过精读带动泛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积极引导他们阅读课外内容,并传授相应的阅读方法,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学生的需要。本文对如何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的是得益于课外阅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呢?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然而,现在学生的阅读量偏少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软肋之一,因此,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显得尤为重要。正如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的:"课外阅读对语文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可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博览群书,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引领学生学会阅读,热爱阅读,让阅读点亮孩子精彩的人生!  相似文献   

14.
<正>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使人愉悦,使人成才,使人博采。"但当前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不懂有效的阅读方法,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教师,应重视这些现象,明确课外阅读的要求,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开展各项阅读活动,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将课外阅读与全面培养孩子的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当今小学生课外阅读面临的问题(一)缺乏兴趣,阅读数量不够。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电视几乎已经普及到家家户户,还有不少家庭拥有了电脑。其吸引力远大于书籍,这对小学生来  相似文献   

15.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他们课外阅读量少,阅读能力低下,阅读兴趣不浓厚是一种普遍现象。如何激发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改变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呢?本文从"诱鱼上钩"、"放鱼入海"、"授之以渔"三个方面对如何把农村小学生引进书海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方法、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一、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源泉。如果能让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而不是一项任务。那么学生可以在阅读中获得各种知识和体验。阅读不仅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有效的阅读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能力的发展和灵魂的塑造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有限的课内阅读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必须将阅读拓展到课外。如何让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衔接起来?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以下四种方法:课内激发兴趣,让学生课后"好"读书;课内加强选书指导,让学生课后"会"读书;课内巧授读书方法,让学生课后"善"读书;评价方法多元化,让学生课后"乐"读书。课内与课外阅读有效衔接,让学生阅读能力提升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李玉霞 《天津教育》2021,(3):185-186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量,使其能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能力,激发阅读兴趣,本文阐述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提出了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具备完善的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二十年来从事语文教学,让我深深感受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我谈谈自己粗浅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课外阅读开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爱看书,想看书.如何让孩子爱看书,想看书,我认为要注意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质是"好读书,读好书",量是145万字。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都要思考的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阅读的大门,更是我们每一位小学低年级老师要努力做到的事情。一、老师讲述,激发阅读期待我总是会抓住机会为学生读书。从一年级开始,我就给学生读整本整本的书。因为学生们认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