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字诗。我国著名朦胧诗人顾城曾写过一首题为“生活”的诗,通篇只有一个字:“网。”它高度概括了“生活”丰富复杂的内涵,形象生动地道出了生活中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普希金的一首哲理小诗,写于1825年。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八句,却以说理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至今仍有许多人把它记在笔记本上,作为激励自己前进奋斗的座右铭。普希金自言,要“用诗歌唤起人们善良的感情”。别林斯基也曾说过“:普希金天性是可爱可亲的人,他  相似文献   

3.
刘拖翠  杨凯 《课外阅读》2011,(3):196-197
我国是诗的国度,也是酒的故乡。自杜康造酒始,诗与酒就结下了不解之缘。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欧阳修等身为一代文圣,又何尝不是一代饮豪?李白好酒,作诗云“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陶渊明好酒,曾作诗《饮酒二十首》,在小序中称“无夕不饮”。欧阳修好酒,白号“醉翁”,常与民同乐,长饮徜徉于山水之间,不亦乐乎!更有女词人李清照毫不示弱,“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酒催诗出,诗随酒发,于是大量的饮酒诗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古往今来,关于《大司命》、《少司命》的有些词句的解说众说纷坛,似皆有求当之处。但从诗中的描述,人们却都公认:大司命是掌管人的寿夭之神,少司命是掌管人的子嗣和保护少艾之神。林庚先生且曾指出:“大司命是生死的神”、“少司命是主生的神”。①近读陆天华先生文章,他也认为“大司命是死神,专管人的死亡,与掌管生育的女神少司命相对”。②而且,在对诗的内容的理解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他说《大司命》通篇都是大司命的唱辞,诗中的“吾”、“予”、“余’等都是大司命自称,“君”、“女(汝户则泛指所有在祭把现场的观众。…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琵琶行》诗序与诗正文的矛盾差异以及白居易的音乐理论和《霓裳曲》的演变等分析中,认为这是一首感时伤事的悲歌,并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二句得出了是“共鸣”而非“同情”的看法。另外,还认为音乐演奏过程旋律节奏的变化与人物心理状态紧密结合是该诗主要的艺术成就,也是千百年来该诗脍炙人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人类艺术最早起源于人对形式及体式的追求,诗人对诗的形体的重视出于人的构形本性和艺术的本性。诗体具有制订做诗法的意义,既是呈现诗这种特殊文体的表象特征的“诗的图式”,是诗区别于小说、散文等其他文体的表面形式的重要标志;更是呈现诗的形式规范及写作规范的“诗的法则”,是诗歌写作与小说、散文等其他文体的写作迥异的重要原因。诗体在历史上曾受到极端重视,  相似文献   

7.
我不是学文学的人,但对文学有着强烈的爱好。记得在一九四二年我曾选修过朱自清先生开的“宋诗”课程。第一堂课他谈到苏轼常以一般诗人所不齿的“粗俗事物”入诗,但浑然天成,雅俗共赏,如“欲寻牛尿觅归路”句即是。随后他教我们梅圣俞(尧臣)的游桃花山诗。该诗在他散文式的讲解下显得情景交融,趣味隽永。第二天他要我们把诗中描述的桃花山景物绘出图来。这一下可把我难倒了。我本来是抱着轻松轻松的赏玩态度选读这门课的,而这门课却需要花气力,我觉得很不值得,就把课退掉了。后来很懊悔;觉得读文学作品固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自嘲》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早已为人所熟知。诗中表现出来的爱憎情感,曾引起无数仁人志士的强烈共鸣。多少年来,“孺子牛”和“老黄牛”一样,一直被人用来比喻那些甘愿为人民服务的人。当然。“孺子牛”一语的出处以及与之关系密切的育儿习俗“牵牛”,就不一定人人皆知了。  相似文献   

9.
戴望舒因写出了《雨巷》一诗曾被人称为“雨巷诗人”。这首名诗是中国现代诗史上不可多得的好诗之一 ,因其具有丰富的审美内蕴而让人读之回味无穷。《雨巷》的诗美魅力与作者独特的写作艺术有关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众星拱月的意象结构与意境生成的艺术。《雨巷》一诗的独创性首先体现为意象的创造和意境的生成艺术。该诗创造了三个主要意象 :雨巷———雨中的巷道 ,悠长冷清而又寂寥的巷子 ;“我”———在雨巷中踽踽独行者 ;姑娘———“我”希望逢着的一位想像中的姑娘。诗人又以油纸伞、丁香、姑娘的眼光、芬芳、颜色、梦、颓圮的…  相似文献   

10.
由张盛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解题指导》中有这样一道习题:指出下列诗中带点部分所用的好辞手法.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参考答案”是这样的:“他活着”所采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手法.借代,是借彼代此,舍去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不用,而借用与它相关的人或本物的名称来称呼、代替它的一种修辞手法.诗中第一个“他活着”是北代“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活着”;诗中第二个“他活着”是指代“替人民当牛马的人活着”……笔者认为,该“参考答案…  相似文献   

11.
海子“太阳”系列长诗与其诗学理念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阳”系列长诗见证了海子后期长诗刨作感应先锋诗潮所作的多种技巧、多种形式的尝试与实验,见证了其脱离前期乡村抒情歌手式的创作风格的转型,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西方文化发生激烈碰撞、当代诗坛从有序走向无序的时代大势和海子在此背景下所发生的诗学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献给约翰·邓恩的大哀诗》是布罗茨基的代表诗作。全诗语言优美,内涵深邃。布罗茨基在该诗中对苏联的政治高压进行了愤怒的控诉,认为整个苏联都笼罩在黑暗之中,诗中“雪”的意象,是诗人自己的象征,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坚持,给世人指引了一条带着曙光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是较早的宋人注宋诗的本子,体现了江西诗派的阐释特色,也影响了任渊、李璧等人的诗歌注释。苏诗百家注完整集中地体现了江西诗派的诗歌创作理论,如"以才学为注"的阐释方式是"以才学为诗"的最好诠释,"一字綮切必有来处"的理念是"无一字无来处"的直接表达,发掘诗歌中的"断以己意"之处则是对"夺胎换骨"的敏锐察觉,这些都最终体现了江西诗派"以故为新"求新求变的创作目的。  相似文献   

14.
先秦孔子以"诗"为教,言修身当先学诗,强调诗的政治教化作用,即为"诗教". 后世推尊儒学,奉《诗》为经,"诗教"思想遂传承久远. 探其广传之根源,其一,"赋诗言志"[1]对春秋时期"诗教"思想的传播起到了极好的推介作用;其二,"独尊儒术"是"诗教"思想极盛于汉的重要原因;其三,封建科举取士制度是隋唐及此后"诗教"思想在士子阶层广为传承的根本原因;其四,宋元明清时期话,本小说、杂曲百戏等民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文艺样式,也使"诗教"思想得以在市井细民之间广泛传承. 及至近代,虽因读经之衰落而致"诗教"思想沉寂良久,但今人若能在继承古之"诗教"传统基础上,假之现代科技之条件,丰富创新"诗教"之传播方式,必将有利于"诗教"思想之复兴,有助于"诗教"兴国之大业.  相似文献   

15.
对于鲁迅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千夫”一词的含义,毛泽东认为是指“敌人”,有人认为是古代武官名,也有人认为是指众人。综合考察“千夫”、“千夫指”两词的含义,可以得出结论:千夫,本指众人,在鲁迅诗中特指人民大众,而“千夫指”本意为被指责的人,在鲁迅诗中指敌人。  相似文献   

16.
"O Captain!My Captain!"is an extended metaphor poem written in 1865 by Walt Whitman about the death of American president Abraham Lincoln.The poem is popular among American people.Many symbolisms can be seen that is to express Whitman’s deep sorrow for the death of Abraham Lincoln.  相似文献   

17.
选堂先生"形上词"蠡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上词“就是用词体原型以再现形而上旨意的新词体”。落想、学养,是创造“形上词”的首要条件。饶选堂先生自幼追步具“理趣”之诗风,中年以后,更认为诗词不能只局限于人间,因而尝试创制形上词。形上词并不等同于玄学、理学词,而是“合声文、形文、情文三者而为一”,是对传统词境的开拓和超越。创制的目的,在于以积极的态度,陶冶人的性情,培养向上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梅尧臣诗以其独特成就,在唐诗盛极难继的背景下多向开启了宋诗的道路,被欧阳修誉为“穷者之诗”与“平淡之诗”。文章就其“穷者之诗”的内容特色作了具体深入的剖析,具体表现在:忧思感愤,关注国计民生;穷居隐约,深切表达人伦真情;放浪泉林,细致刻画山水清华。  相似文献   

19.
《齐风·南山》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风.南山》一诗,后人大都认为是一首讽刺齐襄公淫乱无耻的诗。然此说是对“雄狐绥绥”兴义的误解。本文对“齐子”的身份进行了探讨,又从挖掘“南山”、“雄狐绥绥”、“葛屦五两,冠纟委双止”、“艺麻和析薪”的深层含义入手,从而证明这首诗与婚姻有关,是一位齐国诸侯亲自到鲁国定亲回家后,听说别人仍在追求自己的未婚妻而发感慨所作的诗。  相似文献   

20.
留学生是五四学革命的发难,了独秀,胡适,李大钊等围绕《新青年》倡导学革命,发表了《学改良刍议》,《学革命论》等,鲁迅的小说则最充分地显示了学革命的实绩,代表新诗创始时期最高成就并真心开一代诗风的则是郭沫若-而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是留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