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提及“县中模式”,相信不少教育界的同行们都会想起那种“教育集中营”式的生活。我曾先后在两所县中呆过,故而对这种模式有一种深刻的体验。这种模式除了在制造居高不下的升学率方面堪称中国基础教育的“顶梁柱”之外,实在是乏善可陈。它不仅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身心的一种戕害,对教师而言也称得上是一种精神与肉体上的折磨。那种“军事化管理”、“盯人式教育”、除了每月半天的“假日”之外别无休息日的疲劳战术,以及对师生一律“以考分论英雄”的评价体系,让人时时有一种压抑甚至窒息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一提及“县中模式”,相信不少教育界的同行们都会想起那种“教育集中营”式的生活。我曾先后在两所县中果过,故而对这种模式有一种深刻的体验。这种模式除了在制造居高不下的升学率方面堪称中国基础教育的“顶梁柱”之外,实在是乏善可陈。  相似文献   

3.
一提及“县中模式”,相信不少教育界的同行都不会陌生。这种模式在制造居高不下的升学率方面,堪称中国基础教育的“顶梁柱”,但那种“军事化管理”“盯人式教育”的疲劳战术以及对师生一律“以考分论英雄”的评价体系让人时时有一种压抑甚至窒息的感觉。这几年来,“县中模式”不但未见改善,反而有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高中教育界.最具冲击力的热门话题莫过于“县中模式”及由此引发的“县中效应”。“县中模式”是指一些城市由于搞素质教育而影响了升学率.而一些在城市边缘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以管理严为特色的县级重点中学的热度一下子升高。由于这是一条从高考到大学的流水线,因此,各级学校纷纷研究、效仿,把“县中模式”当作产生高升学率的制胜法宝,甚至一些教育部门也放弃对素质教育的追求,采取“投诚”的态度,重新回到应试教育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5.
按照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的分类,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主要有四种:“情境—探究”模式、“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远程协商”模式、“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模式。其中,第三种模式需要校际合作,一般学校难以独立进行。下面结合我们学校在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面的一些实践尝试课例,来谈谈我们对另外三种教学模式的理解。一、“情境—探究”模式这是一种Learn-fromIT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信息技术是教学的辅助工具。这种模式的教学基本上是在网络教室中完成的,教师课前精心制作教学网站…  相似文献   

6.
考试过大年     
传说“,年”是一种怪兽,如果平安地送走“年”,这一年都会顺利吉祥。作者在德国的第一个春节就遭遇了这种“年”的折磨——博士面试,万幸,她还是顺利地通过了。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以景德镇陶瓷手工艺为首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复兴现象越来越受到关注,而这种复兴并不只是工艺和样式的复兴,还是一种在国际化背景下的手工产业模式和社会关系模式的复兴。由此为本土和国际市场提供着比工业化更加灵活的生产服务,这不但满足了国内外社会日益增长的对个性化、艺术化、创意化商品和艺术品的生产制作需求,同时这也是一种农业文明中“熟人”社会关系的复兴,它的复兴不只是满足了生产方式的需求,还是一种对工业文明带来的冷漠的“陌生人”社会关系的反思。所以这样的复兴正在产生一种与工业文明并行的后农业文明模式。这种被复兴的产业模式和社会关系模式可以被称为“手工艺模块链产业模式”,这种模式并不只是存在于景德镇,甚至并不只适用于传统手工艺产区,它可能将是未来以文化为核心的非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工业城市的“后农业”式生态文明的重要产业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总要深深地烙上时代的印记。“县中模式”无疑是透视和理解我们当代教育的一面镜子。所谓“县中模式”是指以追求高考升学率为主要目标,以封闭式军事化管理为主要特征,以牺牲师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代价的学校管理体制。伴随着2004年南京“高考之痛”所引发的关于“县中模式”的大讨论,  相似文献   

9.
广东教育改革大潮中,民办“英豪”学校首创了“教育储蓄金”的办学模式,即“家长存钱,企业运作,以商养学”的思路,它以一年多的实践为这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办学模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是教育与产业结合的一种新探索,对如何增加教育投入,不无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中,巫山县政府结合地方特色和市场需求,提出了“七校合一”的巫山教育新模式。该模式整合教育资源,扩大教育规模,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全方位、多层次的职业技术培训,寻找了一条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出路。“巫山模式”对于库区的劳动力转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不仅适合巫山这种贫困县的教育发展实际,同时对于正在进行劳动力安置和转移的三峡库区所辖区县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采取政策分析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县中由“辉煌”转向面临“塌陷”风险的深层机理作出理论解释。结果表明,生源是影响县中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资源,县域教育环境是左右其资源获得的关键,资源转化能力则是其回应依赖的根基。上世纪末,国家重点中学政策使县中普遍成为县域教育文化高地,家长群体对其产生信赖并形成投入依赖,这一县域教育制度环境和心态环境保障了县中资源获得顺利,同时较高水平的师资以及“县中模式”的形成,也使县中具备较强的资源转化能力,并与县域教育环境形成了对称性依赖。新世纪以来,国家教育政策变化和高中教育发展使县域生源具有了更多选择,家长群体对县中的投入依赖大大弱化,县中资源获得普遍受挫。与此同时,师资整体水平下降以及“县中模式”式微也使县中资源转化乏力,并与县域教育环境形成了非对称性依赖。面向未来,应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中振兴县中,应多渠道保障县中资源获得,切实提升县中资源转化能力,有效改善县中与县域教育环境的依赖关系,进而优化县域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12.
王艳 《中国培训》2010,(2):60-61
对于“企业校区”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目前学术界虽然还未形成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基于“校企契约型”深层次的合作办学模式。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企业校区”是一个开放性的学校,主要生源是初中毕业生,也有高中毕业生、合作企业的员工以及社会人员。学生在企业里上班,  相似文献   

13.
法定行政公文的外在模式由一系列标记组成。内在模式是隐匿在物质定型的具体款式背后的一种格局。模式在法定行政公文中,作为一种“内在尺度”物质化为一系列的要素,其基本的通用模式是“凭”———“事”———“断”式。这种模式是一种普遍遵从的模式,模式中的每个要素相互依托,有序排列,目标单一,但每个要素在整体中的作用不同,形成一种权重关系,为实现写作目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以大学为本位是教师教育一体化的一种重要模式,在我国,对这种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均处于萌芽状态。本文就以大学为本位的教师教育一体化中教职课程如何实现“一体化”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是一种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从青岛胶南电子职业学校近十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看,这一模式已经充分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但在探索与实验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困惑。因而当前对这种制度的推行,也引起了一些思考和议论。有的人把这种“半工半读”和文革前后所进行的“教育革命”联系起来,担心重走以劳动代学习的老路,怕孩子学不到知识和技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传统课堂模式是一种“知识课堂”,它是以知识为本的课堂,而“新课标”倡导的课堂模式是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的课堂。对学生对教师甚至对社会的未来而言,倡导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教学观,将教学过程单纯理解为对现有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因此在统一的考试内容、形式和评价标准驱动下,形成了模仿、操练和背诵为特征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的典型特征是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这种学生世袭的基本生存情况,实际是对宝贵的创造性的一种扼杀,对知识创新的“内动力”资源的一种破坏。纵观古今,我国是个对标准答案极其“崇拜”的国家,从前的“子曰”“诗云”便是金科玉律,士大夫们写文章极少有不掉书袋的,所谓“引经据典”便是用各式各样的“标准答案”来替自己撑门面。这样一来…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是关系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对原体制的一种创新,但这种体制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必须坚持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9.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是有别于传统课堂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其本质是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即把生产、教学和科研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其历史源于19世纪初的美国,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Corperation Education),这种模式的基本原则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也就是实行“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共同育人,学生参加一定的顶岗实践活动”的形式,其实施途径和方法是“工学结合、定岗实践”。这种教育模式讲究学校教育与现场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获取经验并提高素质,尤其适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师徒教学模式是将传统文化中“师徒相传”的职业培养模式与“工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目的在于在“规模化、大批量、全工艺过程、高真实环境、规则的教学进度、同步的培养程序和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的指标要求下实现对专业课的教学,使高职学生达到对所从事的专业工作的全过程的体验与掌握。在供配电与照明技术的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旨在探索一种有利于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职业生涯中在专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