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1905年在物理学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光量子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1915年完成了广义相对论,他所作的光线经过太阳引力场要弯曲的预言,于1919年由英国天文学家A.S.爱丁顿的日全食观测结果所证实,全世界为之轰动。第二次世界  相似文献   

2.
艾欣 《小火炬》2014,(6):26-28
如果要问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是谁,大家恐怕都会亳不犹豫地说:当然是爱因斯坦!他小时候曾是个“笨孩子”,直到三岁才会说话,在学校被嘲笑为“不爱说话的小老头”;他总是不修边幅,在一堆堆的书本和稿纸中埋头演算;他热爱诗歌、小说和音乐,拉得一手绝妙的小提琴;他不是一位十分称职的丈夫和爸爸,但他对亲人怀着一份细腻而深沉的爱……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家在"向科学进军"的系列科技攻关行动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中国科学家精神。这一精神以爱国为核心信念,以科学精神为基础构成,以奉献为价值取向,以奋斗、协同、育人为实践和方法论原则,是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奋斗精神、协同精神和育人精神六个方面的有机集合体。继承和弘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家精神,有利于我们坚持和完善党对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激励科学家接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丰富和发展中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近代科学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第一次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科学家群体.本文对该时期科学家群体的一些基本问题——年龄结构、学科分布、区域分布以及留学经历、精神特质等--进行了分析,并揭示它在多个层面上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教育(海南)》2005,(1):48-48
杨振宁,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于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中国安徽的合肥市。  相似文献   

6.
《少年科学》2007,(1):3-6
100多年前,一位叫做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科学家做出了一些惊人的发现。这些发现改变了世界。我们现在就来了解一下他。  相似文献   

7.
音乐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遥远的原始社会到现在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思想感情,到了20世纪中旬才被共同认定它的特殊功能。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手段与美学和现代科学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有始终不断变化和进步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科学史上重大的变革时期,必定是造就科学巨匠的时代.20世纪初叶,正是经典物理学向现代物理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一大批名物理学家中,爱因斯坦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使他成为继伽利略、牛顿之后最杰出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9.
如果所提出的问题是“谁是第二伟大的科学家”,邪就很难来回答。因为,据我看来,至少有十来位科学家可以看作是第二伟大的科学家。例如,爱因斯坦,卢瑟福,玻尔,巴斯德,达尔文,伽利略,麦克斯韦,阿基米德等,都可以算得上。  相似文献   

10.
司通 《教师博览》2005,(9):50-51
1902年10月24日,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可是,令舒施尼万万想不到的是,100年后,在纪念塑料袋“百岁诞辰”时,它竟然被欧洲环保组织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一时间“,远离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塑料袋的“罪过”不容忽视塑料袋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要与人类结下难解的“情缘”。今天,在全球范围内,一年至少有5000亿只塑料袋被人们拎回家,一分钟内就要用掉100万只,也就是每人每年要用大约150只塑料袋。有人作过形象的比喻: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在政治上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近代中国政治体制的历史性巨变;在思想上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打开了近代思想解放的闸门;在经济上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首次规划了中国工业化发展蓝图;在社会文化习俗方面,移风易俗,迈开了中国全面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步伐。辛亥革命是近代亚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最高峰和光辉典型,是20世纪初亚洲觉醒的突出标志。辛亥革命这种开拓性、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使之成为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初古典物理学出现危机的关键时刻,爱因斯坦是推动物理学革命思想的一面光辉旗帜。他独自发现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念,将时空、物质和作用力通过对称性统一起来。从狭义相对论出发,他提出了质量和能量等价的公式,开辟了原子能的时代。从广义相对论和核能出发,他和一批科学家发展了宇宙构造和起源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郭小虎 《文教资料》2009,(21):89-90
20世纪的新音乐作品突破了人们以往的经验,具有新颖、独特的外貌,但它们依然是音乐,依然是听觉的艺术和时间的艺术.我们不应该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新音乐.应该采用一种平等、平静的态度去对待它.20世纪表现出了对传统音乐艺术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为音乐审美观念的突破;音乐结构与音乐思维的突破;音响素材的突破:"世界音乐"概念的确立.  相似文献   

14.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给他的朋友出了这样一道题:在你面前有一条长长的阶梯.如果你每步跨2阶,那么最后剩1阶;如果你每步跨3阶,那么最后剩2阶;如果你每步跨5阶,最后剩4阶;如果你每步跨6阶,最后剩5阶;只有当你能够每步跨7阶时,才正好到头,一阶也不剩.请问,这阶梯至少有多少阶?  相似文献   

15.
摘要:多元化的20世纪音乐为人们所反思:什么是音乐?怎么音乐?音乐为什么?音乐怎么了?任何声音、任何组织方式,不管是否表现什么、甚或什么声音也没有都可以构成音乐作品。这确实为音乐、为大众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改变了我们的音乐理念。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20世纪物理学革命的旗手和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和狭义相对论创立100周年。此时此刻我们不禁想起周恩来总理生前满怀深情和敬意说过的话,“犹太民族出现过两个伟大的人物,一位是马克思,一位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以无畏的探索精神,以不朽的科学成就,以崇高品质和造福人类的忘我劳动赢得了世人的敬仰。他被称为20世纪影响最深远的科学家,列为继哥伯尼、伽利略之后三百年间物理学界最杰出的创新家,  相似文献   

17.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犹太人。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国西南部乌尔姆城一个小工厂主家中。15岁时进入瑞士苏黎士一个有名的高等工业学校学习,专攻理论物理学。1912年在该校任教授,1913年被任命为柏林市德皇威廉研究所所长以及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22年东去日本时曾在我国上海作短暂停留。1933年因受希特勒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级学术研究所继续他的研究工作,直到1955年4月18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和歌德尔相识于1933年,当时歌德尔只有27岁,而爱因斯坦已54岁。作为第三帝国(1933年至1945年纳粹统治的德国)的难民,在二战期间他们来到美国,他们都讲德语。从20世纪40年代起,他们就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教授,他们的办公室离的很近,每天一起步行上班,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尽管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家,歌德尔是数学家,但是,他们都具有超越其学科领域的智慧。他们在科学上的密切关系源于俩人深刻的性格差异。爱因斯坦是一个自信而坚定不移的人,而歌德尔往往在争论之前就退却了。歌德尔两次罹患神…  相似文献   

19.
西方音乐作为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具有独特的性能,始于中世纪,经过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时期等时期的不断演变和完善,到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晚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尽管西方音乐的音乐情感越来越趋向于大众化,但是其独有的宗教情感特色一直以来在西方音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难发现,宗教音乐在西方音乐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这主要是因为大量的作曲家都曾创作过宗教音乐。  相似文献   

20.
西方灿烂的音乐历经了文艺夏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的风格演变,但20世纪是个眨示西方铜琴作曲家及演奏家个性的时代从美学角度看,也呈现出独树一帜的特点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不仅对整个西方铜琴音乐发展的研究有积极的意义,也为今后的西方音乐美学的进一步探讨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