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代作为封建社会音乐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时期,其在音乐理论形成、乐器种类、制作工艺等诸多方面,都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既承前启后又独具特色的楚汉浪漫气质和清新的音乐文化气象.艺术形式丰富多采,第一次打破了先秦雅乐独霸乐坛的局面,形成雅俗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新面貌.  相似文献   

2.
秦琴 《科教文汇》2007,(7S):163-164
潮州民间音乐在形成发展的漫长历史中,有着它的稳定性和变异性,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风格特色。本文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形态与潮州民间音乐的关系,考察潮州民间音乐的渊源;从潮州民间音乐形态的稳定性和变异性,考察潮州民间音乐的继承和创造;从潮州民间音乐的传承和流播,考察潮州民间音乐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宋朝音乐文化已向普及面更广、综合性更强的艺术形式发展,是我国音乐文化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值得后人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论述建设文化大区的重要性,客观地归纳总结了蒙古族民歌在创建和塑造音乐文化品牌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和理论感悟,对今后如何挖掘,运用蒙古族民歌丰富内涵来繁荣和发展我区音乐、文化品牌工作,促进我区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提出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5.
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之一,东方独特的音乐文化也是全世界不可复制的成就,中华大地地域宽广,这也就使我国的音乐文化呈现多元化,其中壮族音乐文化持久不衰代代传承。壮族的山歌文化占据了壮族音乐文化的相当一部分,在学前音乐教育教学中加入壮族山歌的元素,即满足了学前教育课堂中幼儿对音乐的需求,使幼儿对壮族山歌有了解,并且可在幼儿园所中形成特色音乐教育,逐渐发展成特色课程,有着独特的教育意义。文章主要研究壮族山歌在学前音乐教育教学中的现状和前景,并对如何更好地融合二者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由我国各族人民创作的具有本土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与传承了民间歌曲、民间戏曲音乐、民间器乐等大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形式,形成了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民族民间音乐体系.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也遇到了前所未有冲击和挑战.由胡亚妮编著、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多元文化交融下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基本理论框架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在多元文化交融背景下所面临的传承困境及应对策略作出了具体分析,为学术界开展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一种创造性艺术。音乐语言所描述的音乐形象给学生提供了更为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音乐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化发展,并重视意识实践。在音乐教学中应鼓励音乐创造,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文化,完善评价机制,这就给音乐教学提出新任务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8.
客家音乐文化对开展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作用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豫虔 《科教文汇》2008,(24):257-257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一支相对独立的“客家文化”,与之相联系,还产生了相对独立的“客家音乐文化”,并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世界的音乐文化就是世界上的民族音乐文化的总和,没有各民族各具有特色的音乐文化,世界的音乐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没有本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在世界上也就没有立足之地。被称为音乐之父巴赫,被称作乐圣的贝多芬,还有钢琴诗人肖邦,歌曲之王舒伯特……凡是世界音乐史上有一笔二笔记载的,都是在本民族的音乐特色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见解,形成了各自的独立风格。  相似文献   

10.
张惠勇 《今日科苑》2009,(13):198-198
秦皇岛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依托于京、津经济圈,其经济发展在近些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8年北京奥运会秦皇岛分赛场奥足赛的成功举办,更为这个沿海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城市的文化形象建设,离不开音乐文化的发展。音乐文化的高度发展又是一座城市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志。本文基于对秦皇岛市音乐文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试图研究与探讨音乐文化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刘夏 《百科知识》2023,(27):62-63
<正>音乐人类学的发展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进入了一个质的飞跃,这个“质”经历了相当长的“量”的积累过程而逐渐产生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等不断发生转变。一、音乐人类学学科身份从萌芽背景来看,19世纪初期殖民主义流行。由于欧洲国家如英国、西班牙及葡萄牙等殖民大国在世界范围内大肆入侵和殖民,使得欧洲地区逐渐对非欧洲地区的音乐产生了兴趣,许多学者跟随当时的航船和军队前往世界各地,并且详细研究了殖民地区的音乐、文化等,同时详细记载了很多非欧洲音乐的重要内容。这些记载成为音乐人类学发展的重要基石,尤其是19世纪末期欧洲学者开展的大范围田野调查,为音乐人类学的发展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潮州民间音乐在形成发展的漫长历史中,有着它的稳定性和变异性,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风格特色.本文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形态与潮州民间音乐的关系,考察潮州民间音乐的渊源;从潮州民间音乐形态的稳定性和变异性,考察潮州民间音乐的继承和创造;从潮州民间音乐的传承和流播,考察潮州民间音乐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萌 《百科知识》2023,(6):63-64
<正>传统音乐作为中华文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是珍贵的艺术资源,展现了我国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及不同时代的音乐文化和美学思想,体现了中国音乐历史文化中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近年来,“西乐东渐”的音乐趋势逐渐显现,传统音乐在社会发展中逐渐式微。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音乐,必须充分利用传统音乐资源,并在社会中进行知识普及与推广,使更多人了解并关注传统音乐,进而学习传统音乐文化,使其得以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静 《知识窗》2014,(20):80-80
一、音乐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音乐文化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但是,音乐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尤其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因受传统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往往偏重于乐理知识与音乐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音乐文化对课堂教学的传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2)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现在高校音乐教育模式不适合现代音乐方面人才培养需要,改革高校音乐教学模式是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高校音乐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影响,希望为研究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治中 《科教文汇》2014,(32):120-121
罗伯特·沃克是当今活跃在国际音乐界及音乐教育领域的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沃克是少数对流行音乐进行深刻的文化反思的学者。沃克认为,流行音乐不是西方音乐发展的产物,它起源于美国土著黑人的音乐,而非西方的欧洲传统。流行音乐根本上与文化的历史、心理学、情感状态分离了,它的发展脱离了西方音乐2500年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吴琼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4):后插4-后插5
不同的音乐风格演绎着不同的音乐发展历史,构筑了音乐文化发展进程中独具特色的艺术殿堂。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音乐作为一种外在的音乐表达形式,是西方音乐史上最为辉煌璀璨的两个高峰时期,在整个西方音乐发展进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音乐文化多元发展的当今社会,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音乐传承对当代西方音乐发展的融合研究仍然具有重要借鉴价值。由美国作家保罗·亨利·朗编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一书,是一部有关音乐如何参与西方文明进程的编年史,堪称为音乐史学领域的大师级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0,(17)
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政治思想和社会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而红色音乐文化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提升思想政治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红色音乐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与影响,同时对当前红色音乐文化具体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挖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9)
打击乐作为乐队演奏构建中作为常见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对音乐变现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中西方打击乐随着历史的发展与演变,形成了独特自身特色的表演形式。近年来,随着信息、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中西方打击乐呈现了逐渐融合的发展趋势,并在融合过程中得到了创新与改革。本文从中西方打击乐相关概述出发,对中西方打击乐融合与创新进行了分析与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古琴文化是我国传统音乐艺术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我国音乐艺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琴文化在从始至今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受到不同时代环境、不同演奏者、不同风格的演绎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逐渐衍生出更为多样的情感价值,其作为音乐文化艺术的情感表现力愈发鲜明.古琴文化属于中国的独一无二的艺术文化,以强大的情感表现力成为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作为传统的音乐文化表现形式,古琴文化在一代代乐者的演奏中表现出突出的情感特色,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如何充分发掘古琴文化中蕴含的情感表现力,让其更好地与现代音乐艺术交织融合,是古琴文化在当代传承面临的一大困境.笔者在四川音乐学院西南音乐研究中心资助项目(xnyy2019020)支持下,结合《古琴艺术理论与实践》一书展开了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