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归化与异化是一组相对的翻译策略,不仅涉及语言层面,更深入于文化层面.翻译富含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时,应当合理应用这两种策略,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
李小漫 《科教文汇》2008,(19):254-254
本文主要阐述了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文化翻译的理论基础,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进行研究,探索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文化“传真”意指文化翻译的基本准则,即要求译语从文化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同时指出翻译中文化信息走失的几种情况,然后列举几种补偿手段以减少信息的损失。并指出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提高对文化信息走失的识别能力,选择不同的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框架,从多维度层面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英译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强调采取以异化翻译策略为主,辅以音译、标注、类比、编译、缩译、文内解释等多种翻译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中国非遗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4.
再谈“信”     
熊莉芸  吴素萍 《科教文汇》2007,(5S):203-203
自古以来翻译理论层出不穷,它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揭露翻译本质,提供翻译理论,在翻译史上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最著名的翻译家莫过于严复先生,他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但这一标准被现代一些人质疑甚至全盘否定,认为“信、达、雅”三者之间出现矛盾,“信”已终结,不能再指导翻译,应该退出历史舞台。本文旨在众家翻译前辈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重新强调严复先生“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易松明  陈志杰 《科教文汇》2008,(21):233-234
在分析了后殖民主义翻译策——异化和杂合提出的文化背景后,指出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差异性的诉求以及对民族性的批判都是从强势文化的视角出发,必须从民族文化的现实状况出发选择翻译策略。“杂合”是一个中立性的概念,具有理想化的色彩,因此,本文提出以“拼贴”取代“杂合”,以凸显翻译中的权力斗争过程。  相似文献   

6.
钱婧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6):322-322,251
在翻译某景区名称"三祝庵"时,发现国内以庵字命名的景点很多,但常常无翻译或以常规的temple(寺庙、神殿)、nunnery(女修道院、尼姑庵)翻之。但这种简单的表层翻译,不仅失去了庵字所蕴含的文化和情感内涵,甚至还会造成外国游客的误解。考虑到旅游的特点之一即是让游客感受异域文化,且从旅游的心理层面考虑,游客也愿意学习一些简单的异域语言作为旅游的文化纪念。参照汪榕培对老子"道"采用"Tao"进行翻译的经验,笔者认为旅游景点名称中的"庵"在适当的情况下也可直接采用"An"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7.
基于外宣文本翻译的传播性特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其中包括语际信息转换是否恰当、译语是否通顺流畅、译文是否符合目的语读者审美视野等。"变译"是译者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在特定场域下为特定读者而译的一种翻译行为。本文在分析外宣翻译异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外宣文本中所采用的"变译"策略对实现翻译过程中语际转换、文化传递、信息传播的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传递与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昊 《科教文汇》2010,(17):135-136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跨文化活动的增加,翻译的重心逐渐从语言层面转移到了文化层面。文化空缺是文化信息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要障碍。笔者认为,汉英翻译中文化空缺现象的处理应本着文化平等的态度,找到蕴含文化内涵的语言转换规律,真正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9.
彭晓颖 《中国科技信息》2006,(23):244-244,246
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主要的翻译策略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通过比较这两种翻译策略之间的关系,指出是用偏向归化的译法还是异化的译法要受到当时的社会、文化、政治以及翻译目的、翻译文本和双语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视野下“三评西湖十景”的英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雁鑫 《科教文汇》2010,(25):124-126
2007年杭州西湖博览会开幕式上揭晓三评西湖十景。十景景色优美,历史悠久。杭州市政建设的发展以及西湖周边自然、人文景观的修复和完善,是对杭州西湖新旧十景的重要补充,但目前尚未见有完整的英语翻译介绍。笔者力求在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归化和异化等现代翻译理论中找到平衡点,英译景点名称的同时,从历史层面,翻译景点简介;从旅游层面辅以西湖传说、人文趣事的翻译,让西方读者充分领会西湖的灵韵和中国文化的意境。  相似文献   

11.
陈诚 《科教文汇》2010,(34):147-149
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出发,以代表中国教育最高水平的"985"高校为研究对象,介绍高校网页的特点、文本类型及功能,从语用、文化、语言以及特定文本四个不同层面归纳了高校网页翻译中的失误,并从翻译纲要、译者、翻译技巧以及质量监管等方面解析了失误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居丽萍 《内江科技》2007,28(7):63-63,140
本文以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的等效论为基础,通过对英汉隐喻不同取象的比较,分析了由于地理环境、生产活动、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典故等方面引起的差异,探讨了英汉隐喻的不同文化内涵,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殷华 《科教文汇》2008,(13):185-186
本文阐述了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文化翻译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文化翻译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进行研究,探索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文化“传真”意指文化翻译的基本准则,即要求译语从文化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翻译中“文化传真”度的把握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文化翻译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文化翻译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进行研究,探索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文化“传真”意指文化翻译的基本准则,即要求译语从文化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翻译中“文化传真”度的把握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学领域中的两种翻译策略,它们从跨文化交际层面发展了翻译理论。日语惯用句中包含着许多日本民族所固有的语言文化特征,因而如何对其进行恰当地汉译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从归化与异化角度探析日语惯用句的汉译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语用翻译的核心是语用等效。文化作品的翻译要译出原文的语用功能,可采用归化策略就能实现语用翻译的目的。本文首先讨论了利用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以及关联原则来分析语用等效的翻译观,然后讨论了语用等效与归化策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解释了功能翻译的方法和策略是以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的。文化焦点,功能翻译理论称之为文化专有项,是决定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的主要因素。确定了英语歧义现象属文化专有项范畴。阐释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和英语歧义的类型。说明了在建立在翻译目的和意图基础上,在翻译过程中把英语歧义现象作为文化专有项来对待,从而能够生成对应翻译意义阐释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以国际汽车标准文献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和体例层面详细探讨了国际汽车标准文献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根据翻译学家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和观点,结合国际汽车标准文献的语言特点,提出在翻译中应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对等原则,灵活采用分译法、合译法等翻译策略,不拘泥于形式对应,来达到翻译的效果对等。  相似文献   

19.
阎琦  宋倩 《科教文汇》2007,(3X):195-195,197
翻译是译者以两种文化为背景诠释原著的过程,这实质上也是文化的转换和传播过程。本文从文化差异和交流的角度探讨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并指出归化与异化是个动态的问题,具体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网络是观点、意见表达的重要舆论场,也是亚文化的重要生成地。2021年以来,网络“躺平”亚文化问题广受学界关注。它依托网络新媒体,以其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影响着“躺平”群体的“三观”,在网络文化圈层内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引导力产生了一定的解构威胁。网络“躺平”亚文化的生成背后,有着“亚文化网络圈层的收编”“逃避资本收割”和“劳动兴趣的缺失”等深层原因,折射出“躺平”群体面对社会压力时的消极应对心态,体现出“躺平”群体在释压中放逐自己的外在表征。消解网络“躺平”亚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建立弹性多元的引领策略和治理方法。在信仰层面要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对网民的价值引领作用,在文化层面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对网民的滋养作用,在政策层面要充分发挥政策体系对网民的激励与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