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要走向世界之林的时端,首先要研究、借鉴、总结各国教育模式,要形成中国式的,有特色的教育,就应从现在抓起,和国际接轨。中国的振兴在教育,为此,作者就中国古代教育观、中国传统教育的模式、中西方教育模式之比较、中国教育的改革方式及创办特色教育、培养学科带头人、培养合格人才和面向21世纪的国际竞争等问题采访了陕西经贸学院院长、教育学家樊光鼎教授。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中国菜系的有关内容。通过中国菜系形成的历史背景,饮食文化的地域分异、菜系的形成、中国四大菜系的比较研究,阐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并展望了中国菜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苑》2005,(7):i013-i013
蔡可刚,男,山东微山县人。毕业于山东曲师大美术系。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王学仲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画名人名家总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艺委会副主任,中国金都画院副院长,中、日、韩新书画联谊会理事。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中国民盟盟员,政协常委。  相似文献   

4.
中国加入WTO,跨国公司对中国公司的经营策略作了战略调整,加快了对中国的人才资源、市场资源的争夺,中国市场已进入了国际化竞争时代。针对这一深刻的变化,系统讨论了跨国公司近年来对中国经营策略的改变及其对中国本土企业所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应对策略,期望对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提供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今日科苑》2004,(3):4-5
2003年的中国,是不平凡的。中国人经受住了风风雨雨的考验,战胜了各种困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令中国人自豪的成绩,涌现出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中央电视台顺应民心、国情,举办的评选“感动中国2003年十大年度人物”活动,日前,于北京揭晓。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区别西方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既有现代化的一般性又有特殊性。从马克思对现代化的解读来看,其物质生产、价值旨向、领导主体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高度契合。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主线、全面性为特征、和平发展为原则的持续深化的过程。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路径来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坚持经济高质量的发展方向,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迈进。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相互联系,彼此依存,人类世界正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在世界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世界各国更加关注中国。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遵循对外传播规律,不断创新对外传播方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外传播,向世界全面、真实、立体的展示中国。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25年里面,中国的经济有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中国正在崛起。不过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的崛起至少应该包含着三层意思:第一层是中国经济的崛起.第二层是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家的崛起.第三层是中国文化的崛起。就目前来讲,应该说中国经济的崛起远远快于中国企业家的崛起。中国企业家的崛起又远远快于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崛起。据估计,2050年的时候,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如果中国的文化在世界上没有地位.我想我们仍然不能认为我们是一个真正的屹立在世界上的一个强大的国家。当然,文化的崛起需要走漫长的、遥远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起步晚、底子薄、技术弱、规模小,这可谓是中国种企的群像。在面对家门口的国际化竞争时,中国种企的劣势一目了然。但站在国家安全战略的角度,站在中国种业发展的角度,中国种企必须肩负起民族、国家和历史赋予的使命与责任。中国种企能立足现在赢得未来吗?对此,大北农集团旗下的种子企业金色农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关于中国建筑文化的争论不绝于耳,欧陆风狂吹、洋设计进军、大多标志性建筑与中国建筑师无缘,因此有很多人担忧:我们正在失落自己的城市文化、建筑文化。最近,在一次“关注中国建筑现状”研讨会上,来自建筑、艺术高等学府的专家学者,以及具有实践经验的建筑师就“中国建筑现状”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世界发明》2007,(10):9-9
近日,国际创意产业界著名专家约翰·霍金斯在出席2007浙江国际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时表示,目前的中国创意产业缺乏个性。 霍金斯说,找到中国的设计产业自身的特点有点困难,他认为中国在设计业上和英国、美国、瑞典以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有一些雷同。他举例说,”美国、日本、欧洲国家的创意文化特点,我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但对中国却始终无法归纳,因为目前的中国创意产业还缺乏个性,让我无法总结”。  相似文献   

12.
韩流:大众文化的强劲之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民子 《百科知识》2004,(12):48-49
1999至2001年韩国大众文化在中国盛行之际,曾有人认为这股韩流,只是满足了中国青少年好奇心的一时热潮,当新鲜感不再时,这段热潮就会消失。不过,在短暂退烧之后的2004年,韩流的火焰再度熊熊燃烧,从中国内陆、台湾、香港等华人圈,一路烧到了东南亚,甚至是日本。《我的野蛮女友》、《我的老婆是老大》、《北京,我的爱》等多部韩国作品,在中国广为流行。韩国  相似文献   

13.
赵长福  刘福金 《科教文汇》2007,(7S):170-171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推行的一场内容广泛、影响深远的社会改革运动,由当时的洋务派推行、实施而得名。洋务运动内容包括军事、经济、文化诸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一度引起广泛的国际关注,它虽然没能救中国,却为中国的进步、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链条上的第一环。  相似文献   

14.
要想真正理解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就必须理解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没有经济改革,就没有经济高速增长。而经济高速增长对人才的需求,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与规模。经济体制的改革也使中国大学管理运行的外部制度化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而导致了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据此,闵教授从中国经济转型、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及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挑战三方面阐述上述主题,内容翔实、深入浅出,下文仅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客观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清  刘思峰 《中国软科学》2003,(9):80-83,101
中国的跨国公司近期有了一定的发展,联合国的《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对此也作了肯定,但中国的跨国公司具有数量少、规模小、能力差的弱点。中国应该加快发展自己的跨国公司,并且具备了基本的客观条件: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国具有较强的整体经济实力、各国更开放的政策以及中国竞争能力的上升、充足的外汇储备、产业实力的提高等等。中国应该加快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跨国公司,参与国际竞争、占有国际市场、利用世界资源。  相似文献   

16.
魏明侠 《科技与管理》2003,5(3):120-122
以问卷的方式调查了中国企业网络营销的现状,探讨了地区、所有制、从事业务和规模等参数对企业网络营销的影响,分析了中国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中国网络营销的发展方向,以作为中国绿色营销的一个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是局限分布于中国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植物成分,就其分布特点看,集中分布于中国南部亚热带广阔区域。由于中国地域广袤,虽然大多数特有属分布在东亚自然地域范围内,但南部特有属的分布范围已进入古热带植物区的马来亚森林植物亚区的北部,而西部的特有属的分布范围已进入青藏高原地区。局限于不同地域分布的特有属,各自的起源发生、所经历的地质历史过程存在一定差别。本文以自然地理区划作为研究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分布区类型的依据,将中国特有属分布区类型划分为中国东部和中部特有分布变型、中国南部特有分布变型、中国西部特有分布变型和中国北部特有分布变型4类。其中中国南部特有分布变型所含特有属为热带区系成分,其它3个特有分布变型所含特有属为温带区系成分。这样能较客观地反映中国特有属的自然地理特征,有利于研究局部地区植物区系的地质历史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五行阴阳与气论——中国古代科技的起源与三大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常生活中,阴阳、五行往往被视为封建迷信、伪科学,与占卜、算命相联系。其实阴阳、五行对中国古代科学贡献巨大,是中国古代科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对阴阳、五行十分推崇,他说:“中国人科学思想包含着宇宙两种基本力量或原理,即阴和阳。”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审美倾向、民族信仰、文化习俗以及制度等各种文化因素的综合体,其内涵丰富、特征鲜明,是中国人民在长久岁月中沉淀下的人文瑰宝。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还蕴含着崇高的德育哲学智慧,在高校德育教学工作中意义重大。因此,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科学史研究中,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里都包含着对中国逻辑的论述,或是专门研究中国古代科学的逻辑思想,或将中国逻辑作为中国科学史的内容之一。这些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中国古代科学所包含的逻辑和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逻辑分析。这些研究者与中国哲学史家、逻辑史家的研究有着一个共同的困惑:如果说逻辑是普遍的,并且逻辑的作用是思想的论证工具,那么,中国古代思想有没有论证工具?广义论证观念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逻辑提供了一个逻辑学的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