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发明》2009,(3):32-32
历史名城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历史悠久、经济活跃、创意丰富的“两型”社会试点城市,拥有104万在校大学生,是目前国内高校人口总数最多的城市。依托良好的科技和教育环境,武汉市将发展创意产业的目光放到了孩子——这些祖国的未来的身上。由团中央批准的我国首家中国青少年创意实践基地2008年底在武汉光谷授牌,该基地的建立致力于培养文化创意后备人才,有力地促进了武汉市创意产业发展。IEF2008国际数字娱乐嘉年华国际总决赛在武汉举行,这是是全球首个由中韩两国政府共同发起的、跨国界的数字娱乐盛会,以“青春、创意”为主题,为武汉在开展数字创意产业实践方面,营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2.
大学与创意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将促进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创意产业的繁荣。对武汉市洪山区创意产业集群与周边大学协同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以下问题:高校与创意产业集群的孵化器的作用不明显;大学对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创意环境不够包容与自由。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促进大学与创意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制定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创意产业园区,重复建设、园区定位模糊的缺陷逐渐浮现。对比分析了北京和上海发展创意产业的优势和劣势,提出北京应该大力发展以文化为内容的创意产业。在园区建设上应结合园区的资源优势,选准重点领域和优势产业链环节,避免大而全小而全,促进北京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洪山区高校院所数量众多,科技成果资源丰富,高新企业发展迅速,产业优势明显。为进一步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洪山区落地转化,洪山区科技成果转化局于2018年1月成立。自洪山区科技成果转化局成立以来,强化了组织领导,形成协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合力,全区科技成果转化的活力充分显现。然而,洪山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和理论层面厘清,并针对性地解决。  相似文献   

5.
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产业发展的新生点和新趋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对促进我国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优秀文化传承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西安具有发展创意产业的文化、科技、智力资源及不断趋好的产业发展环境等优势.本文分析了西安发展创意产业的优势及战略意义,并提出了促进西安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对于加快西安城市经济转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发展创意产业的区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两年来我国开始重视创意产业的发展,北京、上海纷纷提出发展创意产业的规划。区位优势对于一个区域发展某种产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区域要发展某种产业,首先应该考虑本区域是否具有发展该产业的区位优势。因此,分析发展创意产业的区位优势对该地区发展创意产业的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一、两年来我国开始重视创意产业的发展,北京、上海纷纷提出发展创意产业的规划。区位优势对于一个区域发展某种产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区域要发展某种产业,首先应该考虑本区域是否具有发展该产业的区位优势。因此,分析发展创意产业的区位优势对该地区发展创意产业的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贴吧     
创意产业将支持城市的持续发展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以文化和知识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地勃兴。事实证明,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在我国,鉴于创意产业在增强综合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作用巨大,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长沙等地都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催化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措施。创意产业不仅迅速崛起,而且获得了积极发展,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国(地区)经济新引擎的作用日益显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着融资困境,是该产业固有特性以及作为新兴产业成长演进过程的必然反映。先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达国家在金融支持模式上基于制度保障、政府政策、金融机构、市场主体等方面创新的典型经验,可以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创意产业具有趋向于在特定地区集聚并形成专业化生产的特点。城市是区域创意产业发展的理想集聚地,创意产业集群可以为城市经济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发挥集群优势是创意产业集群系统演进的动力,知识共享、信息交流、集成创新促进了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必须实施产业引导战略、产业培育战略、产业扶持战略和产业保护战略。  相似文献   

11.
产业一体化是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一体化的发展关系到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如何充分认识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的现状与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产业一体化,是一项重要的课题。为此笔者依据SWOT模型,对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研究,并进而提出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的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12.
雷鸣 《未来与发展》2010,(4):85-87,96
创意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延伸城市文脉以及重塑城市形象。城市创意经营环境和城市创意资本基础是影响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天津市在城市创意经营环境和城市创意资本基础两方面都具有发展创意产业的优势。推进天津创意产业发展的策略包括:加紧制定利用资本市场促进天津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推进创意产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培育具有地方品牌的行业龙头企业;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13.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依托科技园区的管理支持和资源网络开始成为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在揭示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关系的基础上,以西安高新区为例,分析了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性优势、存在问题以及原因,提出了发展西安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创意产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世界发明》2008,(6):72-73
近年来创意产业受关注的程度日益加深.党和政府对创意产业的重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当今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创意产业在中国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创意产业的概念、作用以及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景做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中部崛起”这一契机下,武汉应该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核心城市,抓住机会大力发展经济。而产业集群作为带动区域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高效途径之一,必将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扮演重要角色,分析了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武汉实行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创意产业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潮流。文化创意产业少耗能,无污染,产业链长,带动就业,拉动消费,促进出口,着力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越界、调整和重组,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生力军。文化是苏州的第一优势,是苏州的首要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政府、版权产业界、法律界以及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苏州的发展正处于工业化转型、国际化提升的重要历史时期,应当从战略的高度,全面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大力发展有苏州特色和有比较优势的文化创意产业,形成具有产业集聚性和规模效应的文化产业板块,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的竟争力。  相似文献   

17.
创意产业:发达国家发展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产业是一种将人类的创意作为产业发展资源的新兴产业,已经并正成为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支柱产业、战略产业和综合竞争力形成的重要因素。英、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在创意产业领域捷足先登,成绩斐然。其发展政策值得我们借鉴。在对以上诸国相关政策、经验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创意产业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8.
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文章借用企业理论中的互补性资产概念,从产业经济学的产业链理论角度,对创意产业的产业链结构进行试探性研究,认为创意产业的产业链结构呈现出网络状特征。并从产业链的价值形式和知识形式两个方面,总结了创意产业链整合的实现模式。提出发展创意产业集群须培育本地企业的互补性资产,尤其是外部的互补性资产,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上升级,最后以“蓝猫”动漫产业的产业链分析及整合作为实证案例。  相似文献   

19.
说来也巧,接到约这篇卷首语的电话时,正在澳洲参加一个关于东亚及中国新媒体发展和创意产业的论坛。这个论坛是由昆士兰科技大学(QUT)创意产业学院和创意产业与创新研究中心(CCI)主办。与会期间,论坛的发起者CCI的金麦克博士多次提到,CCI在中国往往是指文化和创意产业,对他们来说,则是"创意产业和创新中心"的意思。的确,作为在世界上起步较早的澳大利亚创意产业,正是在其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作为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创意产业学院的昆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创意产业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面临的状况与其它国家有所不同,因此制定适合创意产业发展的策略尤为重要.文章首先对创意产业进行界定,然后结合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立足我国的国情,提出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