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是中国广告界特别的一年.作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广告市场.中国广告市场年规模达人民币2千亿元.北京奥运无疑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电视广告战.地方电视媒体在2008年奥运期间一片惨淡.金融危机袭来,2009年的电视媒体推介会又拉开帷幕.各电视台都不计成本大开“推介会”.希望在新的一年能既赚吆喝又赚银两。  相似文献   

2.
墨西哥城的拖车司机大都有赚“外快”的法门。他们在市区找一辆违章停车的车辆,坐在拖车里等车主返回。车主往往会掏出25美元左右的“小费”,以免缴纳价值50美元的罚款。  相似文献   

3.
交通广播为车主提供最及时最贴心的交通路况信息.目前我国省级广播电台设立私家车广播的一共有12家,一些经济发达的重点城市,如深圳也设立了私家车广播,以满足众多私家车主的收听需要.在极力打造其专业化的内容和服务的同时,在探索多元化的营销模式方面,私家车广播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海外     
《青年记者》2006,(19):3-3
中国移动手机电视资费由300元降至10元;现金奖励+Web2.0 Google中国强推广告联盟;2007年起人民日报实行统一版数、统一订价;涨幅10% 央视2007广告标的物价格跟GDP一起涨;5000多辆车身广告变身 世界传媒巨鳄抢“食”公交广告。[编按]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私家车时代的来临,许多城市电台开设了"私家车广播",以满足私家车主的收听需要。本文通过对私家车广播在国内发展现状的统计,分析该类型广播的兴起原因,并阐述私家车广播区别于交通广播的独有特点,从而对私家车广播的发展前景作出具体展望。  相似文献   

6.
记者部落     
《青年记者》2006,(17):38-38
一个头发斑白.矍铄健谈的老头儿.一块再简单不过的蓝背景布,两把转起来嘎吱作响的椅子.却至少给凤凰卫视赚了几个亿的广告收入。本期“传媒骄子”讲述曹景行《时事开讲》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市场上有很多传统的发布广告的传,播媒介,例如:电视广告、报纸和杂志广告等。户外方面如大型广告板、公共汽车车身广告等等。为了开拓广告市场,从2001年起,一种比较新颖的户外传播媒介工具——流动多媒体系统,也被称为“车载电视媒体”的广告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8.
《出版参考》2008,(5):50
古语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以为不过是个谎言。我们每天都只有24小时。但我们的收入却各不相同。所以可以得出结论.赚更多钱和工作更长时间没有必然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都超时工作了。  相似文献   

9.
别人的生活     
“像约瑟夫一样生活”.在经过南京市中心时.我被眼前的一块巨大的广告牌吓住了.这是一幢名叫“约瑟夫公寓”的地产项目.除去它是一个英文名字.我不知道约瑟夫是谁又代表什么.广告上的画面提醒我.那是那种欧洲电影里一样的生活.在一个降着小雨的下午.我在唐山碰到了“贝弗利山庄”.广告板上.那个珠光宝气的女士正在喝一杯咖啡:我北京家的对面是“哈佛馆”.在每天上班路上.我看到接连不断的“澳洲女人”别墅.格林小镇.或是东方银座……  相似文献   

10.
想起社庆时的一个小节目——说说能体现出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面貌发生变化的词语,我想“自驾游”这三个字一点也不为过吧!这事要放在几年前还是一种梦想.因为那时有私家车的实在是寥若星辰.街上跑的车里坐的非官即贵,只是最近几年.汽车才开始以私家车的身份出现。自驾游这样的新词才能被造了出来。  相似文献   

11.
决定声援火炬的人突然增多一辆巴士在美国旧金山市区穿行,车身广告针对着中国的“人权问题”,奥运五环被画成5个手铐;在这个城市的高速公路入口处,巨大的户外广告牌上,印着宣扬西藏“独立”的旗帜和口号。  相似文献   

12.
2月24日,广州市街头,一辆单车刮花了一部私家车。单车车主给了对方30元钱赔偿,而对方接过钱后当场撕得粉碎,这行为一度引起了围观者的纷纷指责(据2006年2月25日《信息时报》)。对于这起事件,报道中称:“几乎所有观者都认为,单车刮了小车错在先,但对方撕毁人民币的行为不但违反有关法规,而且是一种‘蔑视穷人’的表现。”一句“蔑视穷人”,使一场简单的交通纠纷变得不再简单,已经演变上升为“富人”与“穷人”的矛盾。私家车主撕毁人民币,正如上所述,是“违反有关法规”的行为,并且确实是一种蔑视人的表现。就事论事:它就是私家车主嫌单车车…  相似文献   

13.
王小乔 《新闻天地》2010,(1):20-21,53
2009年11月23日,一则以“中国制造”为主角的形象广告在美国最大有线电视集团——美国电视有线新闻网(CNN)播出。中国制造在国际经济新秩序中的敏感地位,集中体现在这则30秒长的广告上,广告赚足了眼球,它的背景也吊足了人们的胃口。中国制造成为世界廉价便捷商品的来源,也成为西方指责中国的惯用词汇。然而,中国人也学会了包装、推广。主动出击替代了以前的被动解释。“中国制造”广告的热火传播,也正是传达了国人的这种心情。  相似文献   

14.
吴元栋 《新闻记者》2001,(12):63-63
有 人在《望》杂志撰文说 ,最近去山西晋中地区考察民居 ,途经刘胡兰乡及刘胡兰纪念馆时 ,被处处可见的一幅幅“刘胡兰牌牛肉”、“刘胡兰牌火腿”的广告惊呆了 ,认为用烈士的名字作商品广告不应该。 (见2001.9.24《报刊文摘》)如今看到这样的广告而“惊呆” ,实在有点少见多怪了。我检阅旧稿 ,发现八年之前就已有这样的事 ,而且似乎还要“刺激”。据那时报纸的报道 ,某市的解放碑成了广告牌 ,“碑座赫然竖立卫生巾广告”。一面是神圣的纪念该市解放的丰碑 ,一面是众所周知的物事“卫生巾”。但媒体颇为宽容 ,说碑体挂上广告 ,“…  相似文献   

15.
释『赚』     
“赚”这个字,眼下很火。街上人相遇,很少再问“吃了吗?”关心只在赚与否;放眼望去,会有“XX帮你赚大钱”的广告,令人怦然心动;侧耳听去,会有“XX这回赚大了”之说,令人顿生追慕之念。 “赚”因有“贝”字偏旁,人们会轻易认为,此字只与钱有关,因为谁都知道古人曾用贝壳当钱,如“财”,如“货”,甚至如“贿”,如“赃”……《现代汉语词典》对此字的注释:一是“获得利润,跟‘赔’相对”,二是“利润”,三是“挣(钱)”,反正不离钱。然而人们容易忽略,《现代汉语词典》里,其实有两个一模一样的“赚”,但读音不同,…  相似文献   

16.
广电总局公布全天取消所有电视剧插播广告,并于今年开始执行。当有观众为电视剧中间真的没广告了.而甜蜜地忧愁“怎么办.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了。”就有人沮丧地发现,虽然电视剧中间的插播广告取消.可是电视剧前面和后面在拼命插播广告!.‘这不。我在某台已连续看了20分钟广告,电视剧还没‘亮剑’。”  相似文献   

17.
所谓广告创意,即是对广告对象进行精美包装,运用“点子”这一粘合剂,使形式和内容相得益彰。 好的创意广告,在创作手法和表现风格上应具有超商业意识,广告应作得委婉、含蓄,尽可能避免直接推销商品的裸露。因为,受众很明白:广告主为其商品作广告,无非是想促使人们购买他们的商品,从而赚消费者口袋里的钱。 创意广告,除了使用语言文字这一表现手段之外,还应使用图画、照片、色彩、美术设计等视觉手段。  相似文献   

18.
方程华 《大观周刊》2012,(31):93-93
“仓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句家喻户晓的民间谚语.被华东分公司副总经理徐颖引申用到镇江二重项目管理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他常常讲干好项目一定要树立“存货”管理理念.这实际上是对项目成本管理盈利理论的通俗说法.但又不完全同于成本管理理念,存货管理理念是一定要有钱赚:很直观,很形象,很有感染力。由此我在想。为什么有的项目有规模.业主资金又好.项目管理十分辛苦。最后就剩光干活.不赚钱.就是没有存货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三个缺乏”,即缺乏经验、缺乏责任心、缺乏执行力。  相似文献   

19.
唐佳希 《声屏世界》2005,(10):59-59
据2005年6月21日《南京晨报》载.近日在西安各麦当劳店.出现了一则中国人下跪麦当劳的广告.与此同时.西安的公交车上则播放了一则中国人跪求麦当劳老板延长价格优惠期的广告。联想近年来各地出现的立邦漆滑倒中国龙,耐克鞋击倒“中国形象”.丰田霸道广告等严重违反《广告法》中之“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有辱国家形象、伤害民族感情的广告.虽然“下跪广告”并没有在广播电视台中播出,但同样给我们广电从业人员提了个醒:广告播出也要讲政治.不能存有丝毫的侥幸心理.决不能让有损于国家尊严的“问题广告”在我们广播电视媒体申播出.  相似文献   

20.
刘平  杨祎 《新闻界》2006,(6):59-60
素有“中国广告界的哈佛案例”美誉的台湾中兴百货公司广告,被视为华文广告的经典作品。“在台湾百货业的广告历史上,从来没有一家百货公司和广告公司合作长达12年以上.也从来没有一家百货公司的广告.可以年年获奖,还有文学讨论的空间。”中必百货广告“跳脱传统的叙事手法,超越告知流行讯息的范畴.时尚不再限于服装和名牌,而是生活态度的表征.同时也是生活的美学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