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秦观和张耒同为苏轼门下弟子,与黄庭坚、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在苏门诸子中,张耒与秦观的论文大抵以苏轼为主导,分别提出与苏轼相似的"文统说";二人师承苏轼,也皆因苏轼被贬而受牵连。在贬谪途中,秦观与张耒写下了许多的诗文,但由于心态、思想气格的不同,形成了迥异的诗风与文风。本文试从秦观与张耒的诗文创作入手,分析二者风格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作为乾隆时期的著名诗人,蒋士铨在当时诗坛具有独特的地位,一方面,他与当时著名的诗派“性灵派”的代表袁枚和赵翼被并称为“乾隆三大家”,但另一方面,他的诗学又不同于性灵派,而是在豪荡中自有一股磊落迂回之致,带有宋诗派的痕迹.本文从蒋士铨的学诗历程和他的交游出发,试图考察他的诗学源流,阐述清代江西诗风对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方文是清初杰出的遗民诗人。易代之际,他的诗风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当然与时代的变迁有关,然仅就这一方面思考是不够的,在我们进一步探寻这一变化的契机时,发现方文的宣城之游是其诗风变化的直接诱因。同时在探讨这一直接诱因的基础上,对嵞山体与宣城体的关系也作了一点阐述,说明嵞山体反过来又对宣城体的形成产生启发与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三)"一面要使运动员能够代表清华扬名;一面要使全体同学个个身体强健".马约翰教授在清华大学任教52年,一贯倡导体育运动的开展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早在1920年,他从美国春田大学进修回校就任体育部主任时,曾发表讲话指出:"我知道同学们以为我只留心运动员,论到全体同学就不介意.这种认识完全错了.其实,我是一面要使运动员能够代表  相似文献   

5.
唐代佩剑诗仙--李白与武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论述了诗仙李白鲜为人知的体育活动,如佩剑、舞剑及骑射等等.认为天才诗人李白与武艺结缘,当是壮志满怀,希望施展"济苍生、安黎元"的政治抱负;指出他不仅诗风豪迈飘逸而且武艺高强.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的诗主要是写意 ,是写情景融合的心境 ,他的诗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谢灵运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 ,穷貌极物成为他主要的艺术追求。从陶诗到谢诗的转变 ,反映出了两代诗风的嬗变。  相似文献   

7.
瓦格纳不但是作曲家、指挥家,而且还是剧作家、哲学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瓦格纳的创作思想十分矛盾,既有勇敢创新、批评社会的一面,又有悲观厌世,皈依宗教的一面.虽然在欧洲音乐史上,瓦格纳是一个争议的人物,但不管怎么说,他总不愧为19世纪欧洲音乐文化史上的一位杰出的革新者.  相似文献   

8.
诗人江总一生历经梁、陈、隋三朝,他身居高位却不理朝政,其人其诗都颇受争议.江总擅长五言、七言诗的创作.在其现存的百余首诗中,呈现出一种侧艳与悲凉相互交织的风格.梁、陈以来动荡的形势、末世的情结在文人心中投下的阴影是形成江总诗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生命本原的胜利》(见《杜甫陇右诗研究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版)一文中,我们曾指出,杜甫诗风,至秦州为一大变.接着还认为,这种转变来自于诗人有了一种强烈的生存危急之感.  相似文献   

10.
吕本中提出的"活法"一说对江西诗派的发展,对南宋诗歌的变革,起到了先导性的作用.江西诗派自身的积弊是"活法"理论的产生的内部要求,"活法"理论的许多内容都可以溯源至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吕本中先生明确提出"活法"、"悟入"理论,带来了江西诗派诗风的重大变化,有振起南宋诗风之功,并得到与其同时的曾几、曾季霾等人的践行与发展.而后,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创作了大量的"活法诗",并且从理论上丰富发展了"活法"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继韩孟,起元白,尚通俗,写实开。继韩孟之后,中唐诗坛崛起的白居易开一代写实诗风,为后人研究中唐时期的社会现实提供了绝无仅有的参考。白居易也因其写实诗风与诗歌成就而被后人誉为"诗魔"与"诗王"。本文从白居易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入手,对白居易的写实诗风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相似文献   

12.
亚雷是《德伯家的苔丝》中作者塑造的一个反面人物形象,一个肉欲主义者,花花公子。对于这个人物,作者从他与苔丝的关系和反复交往中读出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在他后来的“弃恶从善”和“再次堕落”中,又渗透出了某种人性的东西——良知、真爱。  相似文献   

13.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田园诗派的创始人。陶渊明受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的影响,早年就有爱好自然的一面,所以在他政治理想破灭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解职而归,选择了洁身守志、栖身田园的道路。在陶渊明归耕田园的二十多年中,他亲自参加劳动,与下层广大劳动人  相似文献   

14.
汉尼拔是电影《沉默的羔羊》四部曲中贯穿出现的人物,他以文质彬彬的杀人恶魔而闻名,他乖戾性格、嗜食人肉、凶残暴力的一面又有"潜意识"在引导着他。用精神分析法从"潜意识"、"梦"、"恋母情结"三个角度来对汉尼拔变态的性格和行为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李商隐是位悲情诗人,其悲情诗歌的抒写及其深情婉丽的诗风、特别是他对凄婉之爱的悲情抒写融入了诗人的悲剧身世和对生命的悲情体验,也是他深沉苍凉的人生悲慨。他真诚严肃的啼血哀心的悲情抒写,正是他至真至纯至美的人生价值观的真实体现;而他的悲情抒写也形成了一种独具一格的美学形态,风华绝代地屹立在中国的诗歌史上。  相似文献   

16.
李冬艳 《职大学报》2014,(1):73-77,72
陶渊明的诗歌的语言既有英自然平淡的一面,又有其雕琢华丽的一面,这种高超的技巧效果使得陶渊明的诗歌独具魅力.本文拟从其诗歌中叠字、炼字、修辞使用几个方面浅祈陶诗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7.
梅尧臣诗歌的艺术个性是老健古硬,体现在取材上就是广泛散漫,于物无所不收,于境无所不取.在审美上以丑为美,不仅取平面静态的丑怪之物入诗,还取凶险狞恶的动态场景入境;与前人相比,前人不大写的俗恶之事,他偏写而且多写;前人写事物的美的一面,他则写事物的丑的一面.在炼意上则以故为新,这不仅体现在他对前人旧题的创新与超越上,还体...  相似文献   

18.
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一位政治改革家、外交家,尽管他振兴楚国的愿望落空了,但他的爱国精神,他对崇高理想的执着追求,他刚直不阿的品格,以及他坚持正义、疾恶如仇的节操,一直鼓舞着人们。而他的诗篇,开创了一代诗风,在文学史上闪烁着不灭的光辉。 屈原,名平,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楚王同宗。他的生卒年月已不能确定。郭沫若先生认为他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了光照下半导体—(Zn·Cd)S:Ag:KI—对ATP吸附的研究及其结果.主要研究了(1)照光时间,(2)照光光强,(3)催化剂(无机半导体),(4)ATP浓度及其他成份的浓度对吸附的影响规律.实验发现半导体对ATP的相对吸附是随着光强、照光时间和半导体粉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ATP浓度的增加其相对吸附减少;其他因子的浓度变化对吸附变化的影响较不显著.在自然界中,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有两个循环.一个是氮循环,一个是碳循环.而光合作用是碳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知道: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这就是光解水还原辅酶Ⅱ和进行光合磷酸化(合成ATP).范义积曾强调叶绿体是半导体的观点.他和他的同事也曾用不同半导体代替叶绿体分别化紫外和可见光下成功地模拟了光合作用中的光合磷酸化反应.但是在工作中发现有相当量的ATP是独所用的半导体吸附着.因此有必要去了解在光照下半导体对ATP吸附的规律.从另一方面来说,虽然有很多光化学工作者在进行大量的光催化的研究工作,发表了不少研究结果.但我们还未看到过有关在光照下半导体催化剂对反应产物吸附的规律,特别是对ATP吸附规律的报导,为此,我们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在这里报导有关结果.  相似文献   

20.
阿尔都塞是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代表作《保卫马克思》一书出版之后,在西方引起了轩然大波,他的意识形态理论更是充满了争议.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客观的无意识结构,是非历史性的、虚假的,与科学是截然对立的.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有其合理的一面,开辟了意识形态理论的新领域,但也具有很大的缺陷,他的意识形态理论对研究我国的意识形态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