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机失事很难找到黑匣子。有人设想一种会叫的黑匣子,当飞机失事后黑匣子一落到地上便会叫起来便于查找。但一般飞机失事后,黑匣子被埋在很深的地下,发出的声音经泥土隔绝后很难听到。因此我设想一种全新的黑匣子一落到地上就会发出警报,同时放出一种电磁波,与之配套的钢笔上有电脑芯片,可以接收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当黑匣子放出的电磁波频率与钢笔的接收频率相同时,钢笔上会显示出黑匣子的确切位置,从而很快找到黑匣子。  相似文献   

2.
正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们提出了一个新设想,该设想有望极大地减小飞机与雷电"亲密接触"的概率,但方法听起来可能有些老套——提前给飞机充好电。当飞机经过一个环境电场时,其外部电势本是通体平顺的。但当外部电场对飞机产生极化作用时,飞机的一端就会带有更多的正电荷,另一端带有更多的负电荷。当极化越来越严重时,就会  相似文献   

3.
最近,日本政府综合了建筑业和流体研究学会在5年前就开始研究及实验的一项设想,提出利用地下隧道,以时速600公里的地下飞机往来于各大都市之间。根据设想,地下飞机的机身全长50米,高4米,宽2.4米,呈流线型;机身前后都设有机翼,机翼为长方  相似文献   

4.
方祥勇 《今日科苑》2010,(1):135-137
刘炳清先生的大名在我求学时就常听说,但一直没有机会谋面。大学毕业后我任教于广西师范学院,从事艺术理论教学工作。由于工作的需要,经常接触一些书法家、画家,始有机会结识刘先生。  相似文献   

5.
看过贵刊(综合版)2005年第二期创意无极限栏目《飞机紧急迫降的构想》一文,在感叹作者聪明的同时,也想到了我以前的一个关于“飞机紧急迫降”的构想。我构想的飞机与原作者构想的飞机、作用及使用目的都相同。但想法稍有差异。我的构想如图所示)。我将原作者想的装在飞机顶部的螺旋桨改成装在飞机下方位于飞机重心位置的喷气发动机上。也谈飞机紧急迫降的构想@洪晓楼  相似文献   

6.
《科技新时代》2010,(3):102-103
当本刊摄影师兼发明家约翰·加内特开始为自己的新设想招募伙伴时,他发现响应者寥寥无几。这并不意外,因为几乎没有人愿意参与如此疯狂的计划——给Polaris RZR全地形车装上一台喷气发动机。但是在加内特的脸上看不到丝毫受挫的沮丧,这个在飞机场边长大的男人决心要完成自己的发明。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纵横》2011,(23):60-61
在机场排队两小时,终于轮到出租车司机刘先生(化名)。“去萧山!”乘客坐上车,告之目的地。 开着一辆众泰纯电动出租车的刘先生开始担心,“电池不够用怎么办?”因为从机场到萧山,来回超过90公里。 上路一小时后,刘先生的出租车因电池耗尽而抛锚在返程途中,最终服务公司前来更换电池,他才得以继续上路。受此影响,刘先生当天的营业额比平常少了100多元。  相似文献   

8.
去年暑假,我们全家去四川九寨沟游玩,在飞机上,我观察到了飞机升降过程中机翼的变化过程。飞机的这一升降过程、机翼所发生的变化使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继而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诸多疑问……●庞大的飞机为什么能够上天?●人怎么想到用机翼来使飞机飞行的?●飞机的机翼为什么会设计成各种形状?●飞机飞行与鸟类在空中翱翔原理一样吗?●气流与机翼的形状到底有什么关系?于是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在诸多疑问中,我对气流与机翼的形状,也即“飞机飞行与空气动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从书本上我得到了理论依据。如图1所示,这…  相似文献   

9.
正英国巴特利特建筑学院学生亚历克斯在自己的毕业作品中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未来机场不必再建在郊外,飞机可以从城市街道上方起飞。在亚历克斯的设想中,未来的机场应是城市的一部分。跑道建在建筑的屋顶上,乘客们乘坐通勤车可以便利地往返于机场和城市之间。航站楼、飞机跑道和大型行李门将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  相似文献   

10.
<正>本期的好奇鬼是谁呢?她是来自贵州省六盘水市的罗瑶同学。我们一起看看她有什么疑问!好奇鬼罗瑶:国庆节期间,我坐飞机去海南,在飞机上往外看,看到云朵像极了棉花糖,非常美。正看得入迷时,突然,我发现飞机上的窗户全都是椭圆形的。为什么这些窗户会被设计成这样呢?  相似文献   

11.
假如发生空中事故,飞机上的乘客如何求生?设计师很早就开始考虑这一问题,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学校每年体检时,我负责测试同学的视力,发现现在的视力测试太过粗糙,只是单一地由远近来判断视力的好坏。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我有了自己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3.
人工降雨技术的进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人工降雨的设想至今已有整整100年了。第一次人工降雨是1931年在荷兰实施完成的,当时实验人员用飞机在云层上方喷洒碳酸晶体,这样过冷云层中会出现大量附加的凝结中心,这些凝结中心的水滴越来越  相似文献   

14.
奇幻画廊     
奇幻画廊弹射油箱飞机失事时,由于油箱爆炸而造成伤亡的情况很多.如果油箱在失事时能自动弹出,也许会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南京慕新设想长沙晚报谭谷泉绘画一次净鞋油这是一种液体,对准皮鞋一喷,即可使皮鞋光洁如新.中国矿业大学矿机系张晓鹏设想长沙晚报谭谷泉绘画涂...  相似文献   

15.
绒衣 《科学生活》2010,(1):32-33
52岁的刘先生患有冠心病,曾实施血管支架手术暂时控制住了病情。然而当他亲眼看见同样患有冠心病的老岳父病发猝死,当晚辗转反侧怎么也无法入睡,翌日感到胸口剧痛,到医院就诊照影却未发现异样,医生认为只是一般的心肌痉挛。由于剧痛持续未消,刘先生不相信这个诊断结果,继续求医用药仍不见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干部保健门诊,求助于心内科专家杨菊贤教授。杨教授另辟蹊径,为刘先生开出一剂抗焦虑药物思瑞康,每日半片(100mg/片)。很快刘先生的胸口隐痛有了明显减轻。无独有偶,南通的季先生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经济不景气令他成天要操心生意,他的高血压发展到要靠三种降压药来维持,每天不得不吃2~3片安定才能入睡,严重时还咳血数次。直到有一天他感到头晕眼花、胸闷隐痛,专程到上海求诊。杨教授仔细询问他的情况后,认为其病因为压力过失和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过度紧张。在杨教授的指导下,季先生也服用了抗焦虑药,结合生活习惯的逐步改变(包括戒烟限酒、每天快步走30分钟等),三个月内完全摆脱了对降压药的依赖,现已能够独自驾车来沪复诊。  相似文献   

16.
《科学生活》2013,(9):43-45
约定“损失费”,欠条亦无效 邓女士看着手中的欠条,懊悔不已。没想到自己和刘先生多年的同居生活就这样结束了,当初刘先生当着自己的面写下了十万元的欠条,就这样成为了一张废纸。  相似文献   

17.
刘昭民(1938—),台湾省高雄县美浓镇人。先后毕业于台湾省"中国文化大学"地理系(1963—1967)和地理研究所(1968—1970)。1971年任职"民航局气象中心",2003年退休。1976年起,业余从事科学史研究,以迄于今。刘先生著有专书10余种,代表作为《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1982),台湾地区科学史界少有人比他著的书更多。两岸得以往还后,刘先生是与科学史界交流最热络的一位。通过缕述作者与刘先生定交经过,以及刘先生的治学与为人,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台湾地区科学史研究的早期状况。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新闻     
"发现"号完成落幕旅程4月17日,"发现"号航天飞机搭乘一架波音747飞机从美国首都华盛顿上空飞过。在白宫、国会山和华盛顿纪念碑上空盘旋数周后,已退役的美国航天飞机"发现"号17日随着运载它的波音飞机降落在华盛顿近郊的杜勒斯国际机场。这位  相似文献   

19.
我来自以色列飞机公司 我叫“费尔康”(PHALCON),就是近年来受国际传媒特别关注的那个“费尔康”。这是一个英文音译成中文的名字。Phalcon是我的机载L波段相控阵保形雷达(Phased Array L-band Conformal Radar)的缩略语。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在以色列飞机公司(IAI)的一家工厂里诞生了,记得是装置在一架波音707运输机上面世的。本来,我这个“费尔康”仅仅是安装在飞机  相似文献   

20.
在电子学与科技期刊界奋斗数十年,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刘学悫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9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刘先生长期从事电子学的研究工作,历任课题组组长,研究室主任,出色地完成了多项国家任务,发表了不少优秀论文,翻译了多本电子学方面的科学书籍,撰写了《阴极电子学》专著,为我国的电子科学学科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刘先生还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的教学任务,为电子科学培养了许多人才。 刘先生是我院少有的资深优秀编辑,他从1970年起开始筹办电子科学方面的刊物,主持出版内部刊物《微波器件》。在此基础上,1979年正式创刊《电子学通讯》,1983年改为《电子科学学刊》,2001年改为《电子与信息学报》。1984年主持创办我国第一本英文版电子学期刊“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1985年创办《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长期以来,他一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贯彻“双百”方针,公开展开学术讨论,《电子科学学刊》曾多次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奖。 刘先生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业务素质高,办刊经验丰富,又加之他办事认真,勤恳工作,乐于助人,诲人不倦,在他的带领下,整个编辑部的同志团结一致,工作效率高,成果显著。编辑部获得了所先进集体称号,他个人也曾多次获电子学研究所优秀党员称号。 1985年,刘先生积极参与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的创建工作,并任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1986年),负责学术期刊国际交流,为我院的科技期刊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杰出贡献。 刘先生的逝世是我国电子学和科技期刊界的一大损失,我们为失去了这样一位良师益友表示沉痛的哀悼! 刘先生走了,但他的精神永存。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