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郁达夫“五四”时期的自叙小说是以感伤的情感为线索,涂抹浓郁的颓废色彩,构成了一张又一张的情网,从而建构了一重孤独、苦闷、忧郁、自伤自悼的想象空间;体现了郁达夫作家要有“一种强的个性”的创作追求。这使郁达夫成为了一个“很健全的时代病的表现者”。郁达夫“五四”时期小说以情感为中心的独特叙事结构,使郁达夫成为五四新文学的杰出作家。  相似文献   

2.
郁达夫的小说从情绪宣泄的审美追求出发,弱化了小说原本意义上的叙事性因素,以情绪的变化和书写作为结构主线和描述主体,呈现出抒情化的材料组织特征,是其散文化主情小说体式的审美品格之一。  相似文献   

3.
4.
5.
郁达夫以“情调”来结构小说,采用单一的主人公为表现中心,运用直抒胸臆和内心独白的手法及情绪化的语言,使其小说呈现出任其自然的文体美。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小说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情绪 ,因此被称为“主情小说”或“情绪小说”。这种情绪的内在特质可归纳为五个方面 :敏感自卑、孤独自怜、忏悔自省、愤世忧生、伤怀避世  相似文献   

7.
郁达夫小说的诗化境界是其具有长久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他的小说的抒情形象是诗人自我意象与外在物象相统一的“诗化形象”;而小说中动人而真挚的情感,又使其小说具有情韵美,并且有着诗的意境,这三者的合谐统一,使他的具有了“诗化美”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郁达夫早期小说中外语写作的分析,阐释郁达夫在其早期小说中运用外语写人的化背景及原因。  相似文献   

9.
10.
郁达夫的小说理论最具现代性、先锋性,以重情感的真与美为轴心构建起浪漫抒情的"自叙传"小说理论体系.他从重主观情感、"表现自我"出发探索中国小说的"现代性"和小说文体性质;他又以坦露内心忧伤情感、迷恋自然铸成其浪漫主义;对小说艺术形式理论的论述和小说批评,仍然以情感的真与美为原则.他是"主情主义"的小说理论家.  相似文献   

11.
小说叙事学认为小说存在“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余华小说以叙事时间策略为切入点,借助心理时间将故事时序弄乱,制造时间倒错和时间跨度的无时性;利用“空间化”时间强调人物在瞬间的感觉体验;强化心理时间.有意地淡化作品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及重复的手段实现对时间形式的探索,显示时间在人的生命中的意义,实现对个体精神真实的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12.
论文通过对郁达夫散文观的考察和散文个性的分析,认为郁达夫散文的抒情个性是坦诚洒脱,任性率直;他的抒情散文富有个性,真切、丰富,带有一种倾诉的语调,体现出独语的话语姿态。  相似文献   

13.
“召唤性”是西方接受美学理论的一个术语,它存在于文本的各个层面之中。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争议的文学家,但他小说文本中的变换多姿的颜色词语、叙述视角独具风格,都在不同层面展示了召唤性,给人们提供了崭新的感受方式来触及自我的存在,表明郁达夫作为一代文学大家在审美开掘和人文关怀方面进行的种种努力,使爱国信念和民族忧患意识得到合理性接受。  相似文献   

14.
随着历史的发展 ,我们对郁达夫作品中的性爱描写要进行再认识。首先 ,人们对一些性行为的态度变化应该影响到对郁达夫作品中某些性爱描写的认识。其次 ,我们把郁达夫小说中的性爱描写与他本人的散文、日记等联系起来考察 ,又可以发现其小说中的有些描写实际上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最后 ,再把郁达夫的作品放到性爱文学作品的历史长河中看 ,可以看到郁达夫虽然在具体表述上有时显得难以把持 ,但仍在展示生命的内蕴上提供了丰富的景观 ,寄寓着创作主体对人类生命内在的某种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5.
论新感觉派小说的抒情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感觉派小说家继承了20世纪20年代都市浪漫抒情小说的传统,通过自我抒情形象的塑造,对短篇小说结构模式、形式技巧和叙事话语的诗化改造,反映了现代人对都市生活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显示出强烈的抒情性,推动了现代都市抒情小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华作为先锋小说作家的代表,他的小说在叙事上前后时期的变化体现和代表了先锋小说发展的 趋势、方向和必然。他的小说在叙事时间、叙事对象、叙事态度上分别经历了由零碎模糊转向具体明确、由人物的 欲望转向人物的性格、由冷漠紧张转向温和舒缓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7.
作为小说类型研究中的一个概念或范畴,叙事范式集中体现了网络仙侠小说的叙事形态和基本格调。以修真境界为主要功能元素的设定,不仅充分彰显了该类型小说的修真本色,而且也使古典仙侠形象在当下仙侠小说中几乎荡然无存;定型化的人物设计和程式化的情节设定构成了仙侠小说的基本叙事模式;结构在叙事范式中有着特别的意义,它不仅表现于小说以人物成长为主线的情节序列,更以二元对立模式建立了情节发展的内在逻辑。这一模式内置于小说的深层结构之中,并指向仙侠小说叙事范式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青年作家余华的小说创作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那就是对生存的关注。无论是其前期作品还是后期作品,作家都叙述了人类当下的生存境遇,体现了余华对生存困境的关注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9.
著名旅美作家严歌苓的小说《补玉山居》是一部独具匠心的长篇小说,它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主题上,更归功于整体作品表现出来的叙事艺术。《补玉山居》以第三人称和隐含的第一人称为叙事视角,凭借补玉山居这一舞台来勾勒各色人物、反映时代变迁的叙事方式,通过多元化的叙事语言,生活化的叙事结构,形成了作品冲淡而隽永的艺术风貌。作品深刻地折射出了人类的人性、生活的哲思以及对社会的批判意识等内蕴意义丰富的本质内容,描绘出在时间的车轮下滚滚向前发展的时代面貌。  相似文献   

20.
历史小说采取的是编辑型全知视角。其叙述者是文人式叙述者、说书式叙述者、史官式叙述者的融合,具有文人的趣味、民间的色彩、史传的风格。其叙述声音属于公开的叙述声音,主要是说书式叙述者与史官式叙述者的声音,前者能建构一种虚拟情境,后者表达某种史识,达到劝善惩恶的目的。其叙事焦点的转换比其它类型的小说要快得多,以多条线索连贯起所叙的历史全景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