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浅析杨译《红楼梦》习语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析了名翻译家扬宪益、戴乃迭夫妇对中国古典学名《红楼梦》习语的翻译,并探究了译对汉语习语翻译的策略和原则.  相似文献   

3.
习语是语言中的特殊成分,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其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译文质量及文化信息的传播.<红楼梦>杨译本中对习语的翻译主要采取了五种策略:保留形象直译,直译加注,意译,直译加释义,借用同义习语.从对各种译法所占比例的数据统计及分析来看,杨宪益夫妇主要采用直译法对<红楼梦>习语中的文化因素进行了"异化"处理,以保留源语的文化特色,达到其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目的.可见,翻译策略的选择取决于译者的翻译目的,体现了其文化翻译观念.  相似文献   

4.
译诗是把别人用某种文字写成的诗篇,译者用另一种文字把它体现出来,这是谁都知道的。但这当中有两个极难做到尽善尽美的过程。其一,是对原诗的理解,因为译入语的诗句,其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和情趣,都应是译出语的诗中已经有了的,译者不能随意添加或砍伐,否则就不是译诗而是写诗。因此,凡着手翻译一件诗作,首先就是从译出语诗句结构的文字中去捕捉诗人所描绘的意境,这是诗人的主观情趣与激发他的灵感的  相似文献   

5.
习语是文化的载体,又是语言的精华,被称为语言的活化石.从社会习俗、宗教信仰、历史文学典故和地理环境四方面对《围城》中的习语进行归纳分类,译者在处理《围城》英译本习语的翻译时,主要采用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使用了直译、直译加注、改写、替代、省略和补偿的翻译方法,既有效的保留了中文中的文化成分,又保持了文章的流畅性、贯通性和易读性.  相似文献   

6.
如何处理文化意象的翻译一直是译者和学者们关注的问题.翻译不仅要求译文优美流畅,更重要的是译文能够尽可能完整准确地传达原文所富含的信息,其中当然包括原文中的文化意象.否则就会影响原作内容的传达.本文主要以《红楼梦》霍克斯英译本为例,探讨习语英译中文化意象的失真及其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   

7.
梁书恒 《考试周刊》2007,(43):81-83
一部《红楼梦》,也是一部民俗文化典籍,衣食住行、园林建筑等各方面处处彰显着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特色。翻译中,由于杨、霍二人有着不同的文化取向或翻译目的,两种译本对其中民俗文化的翻译和传播的结果也就迥然不同。本文拟将二者民俗文化部分的译例加以对比分析,找出差异,以期在此基础上,对民俗文化翻译中两译者的翻译目的及文化取向的不同试作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有多种译本,但过去多是节译本。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于1978年出版了120回英文全译本(以下称“杨译本”),这是极为可喜之事。因为要译好这部巨著是很不容易的,光是人名翻译就相当艰难。笔者曾编《红楼梦人物小辞典》,统计书中人物有544人,别名绰号49  相似文献   

9.
王建亭  牛晓莉 《海外英语》2011,(10):210-211,219
收录于《毛泽东选集》(1—5卷)中的文章,运用了大量的习语。这些习语简洁、生动、传神,成为毛泽东主席独特文风的一大亮点。如何忠实、流畅地将这些代表着汉语和中国文化精华的习语译成英语,成为《毛泽东选集》(1—5卷)汉译英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该文结合实例探讨了文化对于习语的影响,分析了文化差异对《毛泽东选集》习语汉译英的影响,归纳出《毛泽东选集》(1—5卷)习语汉英翻译的四种基本方法,即:直译、意译、替换、意译和直译结合。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杨宪益夫妇译本和大卫.霍克斯译本为依据对《红楼梦》判词翻译的策略进行探讨,认为无论是选择整体性意译、局部性补译,还是选择视角转译,译者必须在各自翻译目的的基础上仔细考虑文化的影响并找到合适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翻译文化心理学的视角下对杨宪益夫妇和英国翻译家霍克斯的《红楼梦》全译本回目英译进行比较,阐释分析译者的文化心理差异及其在译文中的体现。分属中西文化背景的译者在翻译过程的磨合与取舍中呈现出了不一样的文化心理特点。杨译注重对原文的忠实,译文具有内向、保守、含蓄、克己等典型的中国文化心理特点;霍译更看重英语读者的心理期待,译文带有明显的外向、开放、自由、多变等西方文化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2.
习语的翻译,好比奇花异草的移植。奇花异草移植在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是能否成活,已属不易;保持原来色泽的鲜艳和形体的丰姿,那就更难了。习语的翻译,要保持原文的韵味、比喻的形象和修辞的美感,其艰难程度比奇花异草的移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翻译的前辈们在文字的艺苑里进行了辛苦的耕耘,创造出许多习语移植嫁接的巧妙方  相似文献   

13.
景杰 《海外英语》2011,(9):214-215,219
作家给人物命名从来不是随心所欲,人物命名通常隐含深层寓意,红楼梦人名不仅寓意深刻,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信息,两个译本的人名翻译也各有千秋。从翻译美学角度着手,以红楼梦中隐喻人名为审美客体,可以对原文中人名的美学价值和译本中的美学信息加以分析。通过对译本采用的翻译策略作一分类,并分析在还原原文美感方面的得失之处,可知在隐喻人名翻译中,只有充分体会原文美感并对其进行还原或补偿,才能在译文中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文的韵味,达到神似。  相似文献   

14.
汉语习语具有典型的文化特征,其形象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成功与否。(《红楼梦》杨译本的习语翻译从跨文化角度出发,采取了保留形象直译、移植形象意译等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麦克休姐妹的《红楼梦》英语编译本还未引起学界太多关注,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以麦译《红楼梦》的回目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麦译回目的构成类型、语言特征、凸显对象及其与正文的衔接。研究采取整体细评的视角,结合原小说回目与正文以及麦氏的整个编译本对麦氏回目做了相关分类与优劣评析,不再局限于其中的修辞技巧。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回目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和极高的审美价值,是音韵美、形式美和意境美相结合的典范。在《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霍克斯和阂福德合译的AStory of the Stone以及杨宪益夫妇合译的A Dream of Red肘栅面瑚——的回目中.译者均以各自不同的表现手法尽可能地再现原回目所具有的“三美”的美学特色。以期达到与原文相似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翻译伦理的视角下对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红楼梦》英译回目进行比较分析。杨宪益夫妇更注重诚信原则,履行忠于原文和原文作者的再现伦理,不添加个人的身心感受和过多的解释,具有内向的伦理倾向。霍克斯以译文读者的反应为中心,注重满足译语文化对译者期待的规范伦理。他的译文显示出强烈的个人意识,时常对原文进行变异和改造,具有外向的伦理倾向。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俄译历史研究表明,一部翻译文学作品能否在译语国获得其原语国的经典身份,需要原文文本、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译者以及特定时期的读者等几个重要因素合力完成。这些要素对于翻译文学作品经典的构建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古典章回体小说《红楼梦》中存在大量的修辞文本。在小说的英译程中,这些修辞文本的翻译必然会受到不同译者的心理机制与文化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通过对《红楼梦》回目中的修辞文本及杨、霍译本的对比分析,可以揭示出文化与心理在修辞心理机制建构与修辞文本翻译过程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所采用的策略和方法。文章在阐述语言、文化与翻译三者关系的基础上,以功能主义目的论为指导,结合汉语习语的特点,通过对汉语习语英译实例进行分析研究,来探讨汉语习语英译的策略和方法,旨在为汉语习语英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进而达到促进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译者首先要考虑翻译的目的:为了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世界文化的发展,译者可以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如果译者考虑目的语符合译语读者习惯,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则可采用归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