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怀着期盼的心情迎来了2000届新生,新生一人校门,我们恍如看到自己昨日的影子。师弟师妹们怪可爱的,一些关于他们的轶闻轶事流传不息。据说今年的新生中,有精通舞蹈的,精通武术的,有普通话已过一级乙等的,还有地方电视台的记者,文章见报的等等,可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大师吴宓一度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在人们高度评价吴宓学术建树与道德人品的同时,也有人随意编造吴宓生前言行或贬损其学术成就.2004年8月20日是吴宓诞辰110周年.我们纪念吴宓,必须对一些强加在他头上的不实之词予以澄清,对一些贬损他的学问与人格的言论予以辩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近吴宓,还一代国学大师以真实的面目.  相似文献   

3.
廉吏轶闻     
我国古代官员应注意和遵守的戒律叫“官箴”,“贵廉洁、贱贪污”历来被看成是官箴的首要内容。宋人吕本所著的《官箴》开宗明义:“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清乾隆帝则御书“清慎勤”三个大字,刻石赐内外诸臣,把清廉视作当官为臣的第一守则。在中国历史上,操守廉洁的官吏也代不乏人。西汉武帝时,朝臣以奢侈为荣,铺张浪费之风十分严重,惟有公孙弘“节衣食为百吏先”,带头穿粗布衣服,一顿饭不吃两样肉食。有人向汉武帝告状,说公孙弘意在以此求取名声。汉武帝却认为公孙弘率先俭朴实为可佳,用为丞相。  相似文献   

4.
表壳轶闻     
巴塞尔归来,本应讲一讲所见所闻和新表,但由于本期有巴塞尔别册,所以就向后延一延,放在以后。上期谈了机芯,心想这期就说说表壳吧,恰巧最近听闻到一些关于表壳设计的故事,看到了一些新的表壳设计,遂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5.
科考轶闻     
才高运蹇徐文长一般而言,科举取士在唐宋时代途径较广,考试范围较宽,所得学识渊博、气度恢宏的治国之才也比较多。到了明代洪武年间,确定八股文取士之后,天下士子,莫不注重经义、格式,猜测主司意向,故所得之士,也往往是空疏浮泛之辈。而许多拥有真才实学者,却常常落魄潦倒,久困场屋。徐渭即为其一。徐渭,字文长,浙江山阴县人。幼孤,但天分极高。  相似文献   

6.
考试轶闻     
明明平时挺贪玩的,成绩自然不太好。临近期末考试了,他才想起要抓紧时间“抱佛脚”,可心里总觉得没底、不踏实,于是整天寝食不安。 妈妈平时对占卦颇感兴趣,硬要带明明去找“大仙”问卦,看这次考试能不能考出好成绩。明明一百个不愿意,可经不住妈妈死缠硬磨。 妈妈拉着明明找到了一位打着“小神仙”招牌的中年人,他问明其来意后,看了看明明的面相,又拿过明明的手瞧一瞧,笑着对妈妈说:“你的儿子面相,手相都不错,不过……”,“不过什么?”妈妈忙问。“不过他考试这几天火不好,可能成绩不太好,搞不好还要留级。”“那…  相似文献   

7.
伏尔泰轶闻     
去一次还不失为一个哲学家法国哲学家、作家伏尔泰很受人尊敬。可是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格调不高的聚会。聚会组织者认为大学问家伏尔泰的趣味也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高,与自己是一路人。于是第二天晚上,他又邀请伏尔泰再次参加聚会。伏尔泰说:伙计,你知道吗,我去一次,还不失为一个哲学家;  相似文献   

8.
大象轶闻     
《科技文萃》2000,(10):80-83
  相似文献   

9.
藏书家轶闻     
叶石君巧得《后汉书》清初藏书家叶石君,南阳(今属河南)人,他曾廉价购得一部宋版《后汉书》,因为该书缺欠两册,所以一直耿耿于怀,多次要求奔走各地的书贾设法把它补足。一天傍晚,叶石君到商店购买面粉,看见该店的柜台上放着两本书,于是警觉起来。仔细一看,正是他缺欠的宋版《后汉书》。顿时,叶氏大吃一惊,继而又高兴起来,他不动声色,仅花少量钱就把那稀世之珍弄到手。唯一缺撼  相似文献   

10.
科考轶闻     
“意尽”其仁唐代天宝年间,祖咏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当时考试的内容,除策问之外,还需加一场诗赋。考诗赋时,诗题和用韵都是限定的,写时又要用典雅美丽的词语、吉祥的典故来组织成篇,重重限制之下,很难产生优秀之作。祖咏应试的诗题是《终南望余雪》。按规定,这首诗应写成六韵12句的五言排律,可是祖咏只写了4句:  相似文献   

11.
轶闻趣事     
北宋年间,有个人识得几个字,便以为能吟诗作赋,因此目空一切,看不起人。他听说欧阳修擅长作诗,心想:天下竟有比我更厉害的人?得去和他比试比试。于是他收拾行装,背了个包袱去访欧阳修。  相似文献   

12.
轶闻趣事     
从前有个读书人,不注意节俭,钱一到手就花个精光,逢年过节时相当困难。有年春节,他无钱办年货,又怕人笑话,就写了一副粉饰自己的对联: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中国现代文化的建设问题上,吴宓等学衡派人物提出了不同的主张,由于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侵扰,吴宓等人的思想文化主张并没有得到很好地理解。实际上,无论是在新文化的建设上,还是在文学、教育以及道德领域,吴宓都提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的意见,无论是在他的个人生活,还是文学观点、学术主张中都有对道德的特别强调,在今天这样一个被普遍看做道德滑坡的时代,显得尤为可贵。  相似文献   

14.
深蓝 《教育》2011,(12)
吴宓是钱钟书的老师。据说钱钟书曾骂他笨,他一笑了之;他一生苦恋毛彦文,不惜与发妻仳离,却最终孤苦一人;他自号怡红公子,认为一牛肉馆名起名潇湘馆亵渎林妹妹,而前去砸馆;他认为愧对朋友吴吉芳,在吴去世后,他照顾朋友遗属,几十年如一日;他是中国比较文学的鼻祖,被人评价为博、雅、惠、通;他与陈寅恪的一世情谊为世人所称颂。  相似文献   

15.
回忆吴宓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吴宓一生在多所大学任教,开设许多重要课程。本文整理出吴宓的教学经历,以希有助于对其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二战史轶闻     
二战史轶闻○○○○○○○○○○○○○○○□杨志高纸片轰炸1938年5月,为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对日机的狂轰滥炸作出强烈反应,激励士气和民心,中国空军对日本本土进行了一次战略性空袭,打破了日本当局“三岛神州”不可袭击的迷梦。这次轰炸使用的不是炸弹,而是...  相似文献   

18.
自隋唐开科取仕以来,由于考场规则不全,管理较为混乱,有的考生挖空心思舞弊以骗取功名,这种现象发展到后来愈演愈烈。到了清朝道光帝时,为防范舞弊现象,每到秋天考试时,设在各省的乡试试场就派出几十名乃至上百名兵勇,列坐于能俯视号房(即考场)的高楼上监考。号房一般为单间,号房之间互不相通,当发现号房中有人舞弊时,兵勇可入内,对那些舞弊者绳之以法。然而,这些兵勇名为监督检查,而实际上他们之中就有不少人是被买通了的舞弊分子。原来,有的举人自穿号褂,然后进入被监视的号房写文章;有的则利用兵勇能畅通无阻出入号房的特殊身份,专门传递…  相似文献   

19.
叶挺入党抗战期间,叶挺将军被国民党囚禁了五年。一天,国民党特务走进囚室问叶挺:「叶军长,如果你能出狱,第一件要做的事是什么呢?」叶挺毫不犹豫地回答:「如果我能出去,第一件事就是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四六年三同四日,叶挺出狱了。在中共代表团召开的欢迎会结束后,夜已经很深了,叶挺思绪万千,挥笔拟好电文给毛泽东转中央委员会,请求加入中  相似文献   

20.
校园轶闻录     
《同学少年》2008,(7):50-51
如果你对商务印书馆那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有些印象的话,应该就对何兆武这个名字并不陌生。《社会契约论》、《西方哲学史》、《法国革命论》……这些书可不是精通了外文就可以随便拿来翻译的。《上学记》不像何老翻译的那些大部头一样充满学术性,只是恬淡自然地讲述一些何老在西南联大读书时的趣事,个中人物均是日后影响整个中国学界的知识分子,轻描淡写之中却显得有骨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