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现了事物的永恒发展,与时俱进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事物发展是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的相互联系中发展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事物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统一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内涵。闪耀着时代哲学精神的光华。  相似文献   

2.
“与时俱进”的哲学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时俱进”是江泽民同志在汲取传统化精髓的基础上,从新的历史高度出发,富有科学性、创新性的再造、生成。“与”。印根据、随伴,体现了事物在运动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选择性,而不是消极被动性;“时”,指的是事物赖以存在的时空,具有内在规律性;“俱”,体现了事物运动的普遍性、全面性;“进”,既是事物运动的实质和目标所在。也是事物发展的性质、状态、方向及其规律。与时俱进,就是指事物通过自身的内部矛盾运动,主动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及其发展从而显现出的进取性状态的过程。与时俱进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事物运动发展的生存法则和人们不断进取的人生真谛。  相似文献   

3.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契机”一词近年来在各式各样的文章中经常出现,已经不为人们所陌生。笔者试图将这一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进而探讨“契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一、“契机”的概念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意义“契机”的涵义我们可以从三种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首先,从哲学层面来讲,“契机”是指对事物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或决定一事物转化为它事物的关键因素。在事物发展的某一阶段,这样的因素可能以非主要矛盾方面或偶然因素的形式存在着,随事物的发展则成为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主要环节。其次,从科学的层面来描述,“契机”体现了系统或…  相似文献   

4.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本源道生万物。道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事物向相立面转化。道体现为“柔弱胜刚强”的人生哲学和“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思想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它以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为根本前提 ,充分尊重历史规律的客观性 ,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 ,反映了历史规律 ;它以历史发展的合目的性为基本依据 ,从根本上体现了“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趋向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合目的性 ;它以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 ,是未来社会的现实纲领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定义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在于,如何理解科学发展的“科学”?或者说,怎样的发展才是科学发展?一般而言,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为科学。  相似文献   

7.
“领导就是服务”是我党三代领导集体都强调的治国治党的哲学思想,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体现中国儒家“仁学”、“德治”之精华,是我党执政的归宿。章联系实际,说明只有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才能真正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8.
哲学与思辨     
哲学与思辨那种企图从概念中推演出实在,使客观世界的发展服从于人的思想构造出来的一般法则的哲学,被称为“思辨哲学”。正如费尔巴哈指出的那样:“所谓思辨的哲学家不过是这样一些哲学家,他们不是拿自己的概念去符合事物,而是相反地拿事物去附会自己的概念。”莱布...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1月,第一次使用“与时俱进”一词,随后并加写进了新的党章中。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与时俱进”的内涵和本质要求作了界定:“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与时俱进是一切进步的事物和现象所具有的内在品质。它表现了事物和现象的生命力及其发展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而马克思主义正是具有与时俱进这一理论品质,始终严格的以客观实际为根据,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原理.指导大学生弄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指导作用,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性 第一,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看: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这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本质要求。这对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对于我们在实践中推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和谐"是一个重要的辩证法范畴,它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协调性、完整性与符合规律性特征。和谐辩证观体现了传统道德哲学统一共存的智慧;分析与研究我国传统和谐辩证观所蕴含的积极合理的思想内核,对新时期的统战工作、民族和谐与祖国统一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般化思想是化归与转化的重要策略之一,在高中数学的思想方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概括了“特殊”,“一般”比“特殊”更能反映事物的普遍性与规律性,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笔者通过多年高中数学命题的实践发现,教师在命题和解题中若能有意识地渗透一般化思想,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4.
任何相对独立的事物都有其特有的性质。通常,事物的性质决定着事物所具有的功能。事物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着事物应有的地位。而事物只有处在应有的地位,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体现其性质。“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类型。这既是教育的历史发展,现代教育的客观现实,也由国家的教育法规所明确和肯定。但是,长期以来,轻视职业教育、鄙视职业教育的思想一直存在,有时甚至有增无减,相当程度地影响了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功能的发挥,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作…  相似文献   

15.
小班化教育是充分发挥小班优势的新型教育模式,它符合“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是“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的政府行为的体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推行小班教学”。  相似文献   

16.
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的内在联系。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行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历史总结与升华。“交际工具”不限于语文,所以新课程标准加上了一个“最重要的”,课程标准把“人文性”作为语文课程的第二属性,并进一步指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的。这爪l性质界定,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语文课程自我认识的一次飞跃。这个认识符合语文课程实际,符合语文教育要求。对于语文教学,人才培养,课程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个自我认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是人们正确认识教育和进行教育实践的最基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公开课,应该具有一定的研究、参考、借鉴的价值,而这些价值必须通过其科学性、示范性和实用性来体现。   科学性是指执教老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要符合现行的教学大纲和先进教学思想的要求,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处理教材以至授课内容要服务并服从于一定的教学目的,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组织教学的过程要符合相应的认知规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示范性是指公开课所运用的教学模式、使用的教学方法、凭借的教学手段等,在符合科学性的前提下,在平时教学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超前”,能够给人以启迪和导引。   …  相似文献   

18.
“术”“道”“学”是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与发展形态的重要维度。“术”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与方法论之维,它经历了从“感性之术”到“理性之术”再到“作为方法论之术”的演进与发展过程。“道”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依循与方向性之维,它具有“道理”“道路”“道德”三个方面的内涵。“学”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与科学化之维,它具有“学术”“学科”“科学”三重含义。从“术”经由“道”再到“学”,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方式从经验形态到理论形态再到学科形态发展的历史进程,反映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方式从工具思维到理性思维再到科学思维的发展过程。与此同时,三者之间又存在着交叉融合、相互作用的关系,构成一个内在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19.
一、弄清联系定准位第七册教材处在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阶段,共安排了6个重点训练项目:“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积累材料”、“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抓住事物的特点写”、“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写文章要有中心”,体现了中年级过渡到高年级的阶段性。其...  相似文献   

20.
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为此,我们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进行了探索。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强化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注重实践第一,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