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的世界,虽然是一个美的世界,但是语文老师如果不讲究教学艺术,就不能让语文的美放射出光彩,而且会使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就难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由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上得到领导、教师和学生的赞同,并且让学生喜欢语文,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认为有效的途径是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2.
施云 《云南教育》2003,(25):26-26
小学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教学活动。在小学语文探究教学中,关键不在于教师讲得有多好,而在于教师导得有多好,学生学得有多好、学到了多少。要真正提高一堂小学语文课的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好四个度。1.引导思考要适度当教师或者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后,教师不能紧紧盯住问题的答案,而应注重学生产生答案的思维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作出适度的引导。如果引导浅,学生无法触及问题的核心,就无法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如果引导得太直白,就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形成。因此,把握好引导的适度问题就成了教师教学中应当要完…  相似文献   

3.
在强调学生大量阅读的今天,一个不引导学生读书的语文教师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而一个只叫学生阅读,而不关注学生读什么书,不关注图书馆的语文教师同样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目前,肖阅读观念牢牢地根植于学生的心中,并外化为阅读行动时,图书的来源问题成为了阅读的瓶颈。这一瓶颈如果解决得不好,必然加重学生购买图书的经济负担,而且严重制约着学生的阅读的品质、效果和阅读氛围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不要让素材模糊了我们的视线,不要让形式霸占了我们的思维 虽然教学和学习的活动方式和好的素材对一节课来说是很重要的,甚至是一节好课所不可或缺的,但是形式要服务于课程目标,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对概念的深层涵义进行探究、理解、交流、建构,那么教师煞费苦心经营出的活动形式就只能让学生头晕目眩、眼花缭乱;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开展比较、  相似文献   

5.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学生不可能立竿见影,教师的工作效果也不是一下子能显现出来的。如果仅凭一学期,一学年后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考核依据,不能证明教师的工作能力的高低。我们现行的评价制度重结果,轻过程。教育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重在管理和引导。如制定切实有效的制度,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激励教师的专业成长,用人性化的管理赢得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扎实提高育人质量。我们不能以淘汰来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对于我们心理上认可的所谓差生,  相似文献   

6.
随着体育理论的不断发展,新型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也层出不穷,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主的活动,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教师的角色已经变成教学的主导者。但是。学生的学习又离不开老师,如果开始时不通过教师一定形式的教,就让学生自学,会使学生无从下手,无所适从。因此,导学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有一定的困难。反而教师应该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从教学的主宰者变为指导者,将直接教学改为间接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返还给学生,引导他们独立制定学习计划并付诸实施,教师在此期间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组织协调、督促和咨询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海英 《考试周刊》2013,(18):144-145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如果教师对教学任务不明确,教学内容不熟悉,教学过程欠思考,教学方法未掌握,就不能发挥引导路程、把握方向、激发兴趣、正确评判的作用。化学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备好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学的思维能力,适应近年高考题型特点.高三复习中,教师如果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跳出题海,克服盲目性,就必定难以适应高考对思维能力的要求.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行之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一题多解,不失为一条重要途径.可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和讨论时应不画框框,不定模式,启发诱导学生抓住关键,积极思维,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出发,寻求不同的解法.  相似文献   

9.
有效的语文教学首先是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也是学生喜欢的语文教学。合格的语文教师首先是能够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教师,是学生喜欢的、敬重的教师。要达到这个目标,有两点应该做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而前者更为重要。事实证明,学生喜欢语文教师、敬重语文教师、佩服语文教师,就会喜欢语文学习,给语文学习带来巨大的内驱力。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有一些模仿和学习借鉴的榜样,但学习语文、学习文化、学习做人过程中自主选择出现困惑时,教师应当成为最近的、最好的引导者和示范者。如果教师自己说一套做一套,如果学生不相信教师说的一切,没有把教师当成学习的引导者,就不能把自己的感情、意志投入到教师所引导的教学中,就不能接受、感悟、内化、实践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缺少了这一切,还是真正的语文教学吗?还是有效的语文教学吗?因此,教师的文化示范和情感导向就是最好的、最有效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0.
牛秀君 《四川教育》2006,(11):27-27
课堂讨论,教师不能走开。因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固然重要,但如果忽视了教师的引导,课堂讨论会呈现出散漫状态,不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重建和学习能力的形成。因此,教师在课堂讨论中要当好顾问和参谋,做一个平等的首席参与。  相似文献   

11.
宋炎玲 《河南教育》2005,(11):42-42
教师能不能惩罚学生? 有人认为教师无权惩罚学生。尤其是在推行赏识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当充分肯定学生、赏识学生,这样才能激励他们进步。所以不能批评芎粤生。更不能惩罚学生,因为批评和惩罚会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伤害。而有人提出,我们每个人走上社会后都会因为做错事而受到相应的批评和惩罚,为什么学生在学校就不能受到批评和惩罚呢?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能不能惩罚学生?如果能,应该注重什么问题?如果不能,怎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请您对此发表高见。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教学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扉,引导学生开启知识之宫的钥匙,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不能以声引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不能做到声情并茂,情理双至,便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们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  相似文献   

13.
何谓预习?《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为:学生预先自学将要讲授的功课。也就是说学生在教师还没有讲授的新课程之前去自学。一般来说,学生的预习如果离开了教师的引导,往往是零散的、没有明确目的的、不规范的,  相似文献   

14.
张朝昌 《云南教育》2005,(29):14-15
目前不少语文教师过于担心学生的自鉴能力不足,认为:要是自己不去枝枝权权地讲解清楚,学生便不能明晓。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师教语文,其目的无非是引导学生练习看书作文的本领;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如何去学。这就是说,广大语文教师要树立重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15.
一是要讲实效.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如"你读懂了什么"之类的问话,如果学生交流不深入,教师不能"鸣金收兵",而要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把对问题的思考、讨论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6.
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矛盾是教学的主要矛盾,正是因为这一矛盾的存在,才产生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学内容等其它矛盾。语文课文教学尤其如此。面对一篇新课文,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堂教学,如果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思、探讨,许多学生是领悟不到课文妙处的。有时候,有些课文,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或引导不当,往往花上几个课时进行教学,仍有不少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浅层的、含糊的甚至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模仿能力很强,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一定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如果方向偏离了,会让学生养成一些不良习惯,甚至影响他们以后的成长。作文教学中的个性语言指导,由于个性的概念很抽象,教师往往给不出贴切的解读,在指导学生时自然就会出现偏差。有些教师把另类、不一样、搞怪等内容和意识灌输给学生,这无疑是错误的引导,教学效果当然是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的作文也不例外。但如果一味靠教师修改,无疑是灌输式在作文教学中的体现,学生收益不大。只有教给学生改文方法,逐步引导他们自己修改,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下面以议论文为例,谈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教师如果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地将自身思想灌输给学生,而不重视学生自身发展,学生的英语成绩是很难提升的。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小学英语时,一定要先从自身做起,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提高英语成绩。  相似文献   

20.
1.在探究起始阶段,有些教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往往忽视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必要的整理。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进行探究的前提,学生如果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不能进入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