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举一反三"这个成语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介绍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教学的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  相似文献   

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不到学生尽力想弄懂而不得的程度不去开导学生,不到学生心里清楚却不能完美表达出来的程度不去启发学生。假如学生不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你就不要再给学生举更多例子了。孔子这个言简意赅的论述,明确地表述了启发式教学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张耀东 《考试周刊》2010,(26):133-134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启发教育的涵义是: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启示他的思路: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的表述。举出一个方面的事理启发他.而他却不能推知领悟其它与此相联的三个方面的事理,我就不再告诉他。这是中国古人的伟大思想结晶。然而,也值得我们今天认真地思考:到底什么是真切有效的启发式教学?  相似文献   

4.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讲了一方面不能联想到其他方面,就不再教导他了。”  相似文献   

5.
早在古代,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意思就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师要造成学生的一种"愤"、"悱"状态才去启发他.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但不要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要施加压力.指明学生的途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从古代的启发式教学经验论述中不难看出: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而怎样"引",用什么方法"引"才能恰倒好处呢?  相似文献   

6.
早在古代,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意思就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师要造成学生的一种“愤“、“悱“状态才去启发他.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但不要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要施加压力.指明学生的途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从古代的启发式教学经验论述中不难看出: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而怎样“引“,用什么方法“引“才能恰倒好处呢?……  相似文献   

7.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涵义为,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孔子的这番言论作为启发式教学的精髓所在,揭示了启发的本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一) “启发”一词来自《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这话的意思是: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打开他心灵的门户,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引发他语言的弓弦。教给他一个角,而不能推知其它三个角,就不再教他了。“启”和“发”,相对成文,后来组成同义复合词“启发”。“启发”是教师和学生在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问答     
十五问:小学教学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答:这条教学原则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我国历代不少教育家都很重视教学的启发性。孔子首先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意思是说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出来却又表达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这是很注重学生求知的主动性的。后来《学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引言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就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之时,不去启发他。不启不发,是孔子教学的指导思想。在2005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第五届高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相似文献   

11.
张雪莲 《甘肃教育》2014,(11):65-65
正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说,教育学生不能简单地采取灌输的方式,而应该以学生为主,在学生思考后仍不得要领时再开导他,在学生想表达自己思想而苦于说不出来的时候再启发他说出来。另外,如果学生仅停留在对知识的了解,而不能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就不要勉强教下去了。这是三千年前的孔子教导他的弟子和提醒我们后人的话。三千  相似文献   

12.
孔子曾经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则不复也。”这是孔子对启发式教学的精辟阐述。孔子认为启发诱导学生思考问题,也要看火候,不到想求通又无法弄通的地步,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又说不出来的地步,不去启发他;举一例不能类推出其他几例就不要再教下去了。这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与生填硬灌式教学的根本区别。人的智力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天资聪敏,有的学生天赋较差。前者一讲就通,一听就懂;后者需要多次启发诱导才能弄懂弄通。孔子讲的“上智下愚”谈的就是教学,是说聪明的人和愚笨的人是不能求同的两个极端,是人群中的两个少数,而…  相似文献   

13.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提到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思想带有浓厚的思维训练意涵,其意思是"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知道如何完善表达时,也不要去启发他"。这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有助于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作为高阶思维能力的一种,批判性思维在英语阅读乃至整个初中英语教学中都十分重要,但是当前有些教师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不够重视,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不会基于批判性思维去引导学生提高其阅读能力。文章以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思想为指导,把"学习"和"思维"结合起来,探究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抓住学生"愤"与"悱"的关键点进行启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期达到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论语.述而》篇是这样阐述“启发”一词的:“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含义为: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启示他的思路;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的表述。举出一个方面的事理启发他,  相似文献   

15.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它告诉我们:不到学生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时,教师就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时,教师就不去启发他。在课程改革强调要将学习权还给学生的今天,我们  相似文献   

16.
梁桂 《广西教育》2004,(1B):24-25
“愤”“悱”源于孔子的《述而》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当学生学习时,不到苦思不解要求解答的时候,我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中有了体会想说而又说不出口的时候,我不去启发他。“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实质就是恰到火候的启发,它要求教师不能坐等学生的“愤”“悱”,而是要充分调动  相似文献   

17.
秦兴锋 《成才之路》2013,(16):89-89
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是千古不变的教育真理,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启发,不灌输标准答案,不轻易告诉答案,而应在学生心里迫切想弄明白或心里明白但表达不出时,予以启发引导,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也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  相似文献   

18.
一、对启发式教育的理解及其应用现状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的想法是当学生苦思冥想也不明白的时候,就应该开导他们;当学生心中有所想又讲不明白的时候,应该启发他们;教给学生知识,是希望他们能举一反三。这种启发式教育包含三个特点:第一,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领域,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去思考问题,并力求能明确地表达。  相似文献   

19.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意思是说,教育学生,不到他想把问题弄明白却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你教他一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方,例如教他东方,不能由东方推知南方,西方,北方,便不再教他新的东西了。 孔子这段话所强调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必须有教和学两个积极性才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从教的角度来说,教师是主体,他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是否平等地对待每一…  相似文献   

20.
课堂上,教师不是简单的把所要教授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通过各种方式的积极启发,引导学生去探知,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教师要明白今后在教学中努力的方向,对自己也应该提出许多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