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物理概念的引入必须合乎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师应提供足够的、典型的、能突出事物本质的并为学生所了解的物理现象和事实,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入概念。初中物理密度概念的引入一般采用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特别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更要突出实验的基础作用。即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在实验提供的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物理概念和认识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习惯。要达到上述要求,必须要有教师的示范、引导和学生的亲自实践,二者缺一不可。其中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引导和示范的有效方法。本讲将着重介绍怎样做好演  相似文献   

3.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实的抽象。物理规律是物理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制约关系。所以,物理概念是组成物理学领域的最重要的基础。 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形成概念掌握概念和初步运用概念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过程。由于概念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概括而成为的一种理性认识,因此概念教学必须经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  相似文献   

4.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演示实验是连接认识主体(学生)和认识客体(物理现象、规律)的纽带。按一般的认知理论,物理概念、规律的建立是首先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而后通过抽象思维使学生形成概念、规律。  相似文献   

5.
通过物理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这是物理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实验能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符合认识规律的环境,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要形成物理概念和认识物理规律。首先,必须要有一定的感情认识,实验具有真实、形象、生动的特点,尤其对初中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极  相似文献   

6.
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中,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开始,经过引导,纠正错误,深化理解。在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宋振英 《成才之路》2011,(19):25-25
物理教学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方法让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再经过一系列的科学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最后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认识,形成物理学的理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只有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思维,形成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规律。  相似文献   

8.
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课堂教学中,物理实验主要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初中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教学中不宜安排太多的学生实验,同时初中学生的认识规律要求教学中给予大量的感性材料,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从演示实验入手就能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所以初中物理教材中几乎每一章节都有演  相似文献   

9.
杜玉林 《考试周刊》2012,(90):140-141
在中职物理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让学生了解现代物理学发展的科学技术成就。同时,必须首先重视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掌握。应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感性材料.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能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分析能力、对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起始年级的物理教学,必须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的材料。下面就物理教学中如何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谈几点看法。首先,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知道,学生学习理解知识,总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实践升华到认识,再实践到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渐渐推进和深入的。因此,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观察和实验的机会,使学生有丰富的感性材料,充分利用他们的感知功能,使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相似文献   

11.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认识物理现象,掌握物理规律,还要注意通过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增强他们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物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但不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必须对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地认识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内部联系,即经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达到认识的理性阶段。这种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统称为科学思维。一、抽象和概括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都是物理学研究的对象,而它们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对于特定的研究对象来说,…  相似文献   

12.
张向阳 《考试周刊》2012,(22):140-141
情境教学方法所创设的各种情境能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把一般的东西形象化,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创设教学情境是由学生的认识规律所决定的,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基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创设情境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方法,也是促进理性认识的有效途径。如果在教学中精心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自然地进入所研究的问题情境中,高度关注物理问题,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投入问题的学习,教学效果就往往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3.
<正>一、介绍物理相关的感性材料在物理学习中,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获得生动而具体的感性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在物理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物理问题还没有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还没有认清必要的物理现象,教师就急于向学生讲解概念和规律,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学生靠灌输得来的"概念"和"规律"将是空中楼阁.其实,当学生对教师介绍有关的物理现象和物理事例有了比较充分的感性认识,而学生自己用已学的知识又无法合理  相似文献   

14.
<正>一、介绍物理相关的感性材料在物理学习中,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获得生动而具体的感性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在物理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还没有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还没有认清必要的物理现象,教师就急于向学生讲解概念和规律,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学生靠灌输得来的"概念"和"规律"就将是空中楼阁.其实,当学生对教师介绍有关的物理现象和物理事例有了比较充分的感性认识,而学生自己用已学的知识又无法合  相似文献   

15.
张正翔 《贵州教育》2005,(22):47-48
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认识物理现象,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现象,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应用这些概念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行新课程改革,更新教学理念的今天,如何进行好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是物理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形成概念的感性认识 演示实验可使教学直观化、形象化,为掌握概念奠定感性基础。然而,学生观察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感性认识,往往是表面的、片面的,要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还有一个分析、推理的过程。因此,演示实验不只是单纯为了讲清概念、传授知识,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演示过程中要不断提出带有  相似文献   

16.
形象化教学促进左右脑协同工作密云教师进修学校季立学密云第二中学校陈希哲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形象化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能使学生获得与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相联系的具体直观的感性认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左右脑同时思维的...  相似文献   

17.
物理教学必须注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中学物理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范围应当广泛一些。一方面要通过实验和学生熟悉的或容易理解的物理现象,引出物理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能力,并使学生切实感到身边就有物理,这有  相似文献   

18.
物理演示实验能够创造确实的,排除干扰的物理环境,通过观察量度获取最典型的感性认识,通过最简捷的思维活动建立概念;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地探求物理规律,学习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作为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的规律、物质的基本结构及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具有客观性,而学生要更好地认识这种自然界物质的运动、相互作用等的本质规律和特征,就必须在头脑中形成对整个物理世界本质的、完整的、深刻的反映,就要对观察过的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过程等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物理图景,并反复加工、合理改造、去粗取精,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20.
障碍一 :感性认识不足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是物理事实的抽象。绝大部分物理规律都是观察实验、物理思维和数学推理相结合的产物 ,它来自客观现实 ,又高于客观现实。要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准确地理解物理规律 ,就必须获得有关事物足够多的感性材料 ,包括通过观察实验 ,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感性认识 ,它是思维基础 ,是形成物理概念、理解物理规律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够把有关物理现象及之间的联系鲜明地展示出来的实验或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 ,曾经亲身感受过的事例作基础 ,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