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改进演示实验培养创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NO生成的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学生在观察该实验时也就自然进发出对其进行改进的欲望。他们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设想时,我就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把改进实验装置作为他们初次涉足的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高一化学课本第二章第二节《钠的化合物》中,在讲解有关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只给出了化学原理:2Na2O2 2CO2=2Na2CO3 O2  相似文献   

3.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演示实验 ,充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笔者作了一些探索。1 质疑诱思演示实验之后 ,组织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估 ,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 1)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新发现。 ( 2 )对实验中的异常情况提出质疑。 ( 3)在教师的诱导下所提出的问题。质疑诱思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非常关键的一步教学程序。学生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如果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又发现新的问题 ,这是思维的升华 ,是创造性思维形式的表现。因此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讨论 ,使学生的认…  相似文献   

4.
针对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演示实验存在现象不够明显、装置过于复杂等不足,从药品和仪器的选择两方面进行探索,设计了一套可用于铜与浓、稀硝酸连续反应的演示装置,并介绍了实验的步骤和现象。该演示装置具有构思巧妙、简约明了、安全环保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5,(81):129-130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本文阐述了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培养创新思维的可能性,探索了利用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新型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吴鹏 《化学教与学》2013,(10):97+78
结合分液漏斗的构造特点和使用方法,巧妙施用,对教材中铜与浓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进行突破性改进。旨在增强教学效果,凸显绿色实验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铜与浓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是高二化学教学中的必做实验。按照教材上的方法做,一是有害气体泄漏,造成污染,二是不能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三是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因溶有NO_2而使其颜色"失真"。为了克服这些不足,我们进行了改进,实践证明改进后的效果不错,现介绍如下。一、实验用品抽滤瓶、分液漏斗、烧杯、橡胶塞、玻璃导管、乳胶管、浓硝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从自身做起,改进和创新演示实验。实验的改进源自教师的教学灵感,因此,学生应在教师的引领下,学到创新型思维方法,并应用这种思维去自行设计并动手实验,从而使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三节铜与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是在试管里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注入浓、稀硝酸,用导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通过此实验说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并通过观察产生的气体颜色证明浓、稀硝酸还原产物不同。  相似文献   

10.
铜分别与浓、稀硝酸反应,是体现硝酸强氧化性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教材对这一实验的叙述在实践中都存在以下问题:①按教材所述,不论怎么样操作,该实验都有二氧化氮气体逸出。污染教学环境,损害师生健康;②实验过程中,生成的一氧化氮气体  相似文献   

11.
12.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于同一个化学实验根据实验条件、实验药品、实验装置、实验效果和趣味性等加以改进与创新,能使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挥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根据教学实际进行实验的改进和创新,有助于化学实验教学最佳效果的达成。正确地处理教材中提供的演示实验,精心地选择、设计演示实验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在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 ,是将铜片与稀硝酸放在试管中进行反应。此操作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由于一氧化氮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故难以推断有一氧化氮的生成 ;2 .由于试管是敞口的 ,会造成大气污染。为解决上述问题 ,故设计如下装置 (如图所示 ) :1 装置如图a .2 0mm× 2 0 0mm大试管b .带孔塑料片c .1.5cm× 8.0cm铜片d .稀硝酸   2 实验步骤( 1)将铜片 (剪成梳子状 )放入大试管中的带孔塑料片上 ,加入稀硝酸至试管口 2cm处 ,再加水至试管口 1cm处 ,塞上单孔塞 (此时…  相似文献   

15.
中学化学教学的魅力在于实验,以实验为基础开展化学教学已经成为广大化学教师的共识。在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作为最直观、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一,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过程和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可以得出相关概念和规律。其二,教师的演示实验对于学生的实验操作方法具有示范作用。演示实验的这一功能是其他形式的实验所无法体现和替代的。  相似文献   

16.
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教学方式,但由于课堂距离和上课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有些演示实验在操作中会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通过对部分力学演示实验进行重新实践、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尝试利用随手可取的生活物品进行演示实验,使得改进后的演示实验达到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实验现象更加明显直观的目的,从而为物理课堂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18.
一、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按照课本要求去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其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 实验装置图其操作顺序为 :(1 )在空气中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 (2 )将燃烧的红磷伸入钟罩并塞紧橡皮塞。 (3 )待装置冷却后 ,测量水进入钟罩内的体积。 (4 )大约占钟罩内气体体积的 1 /5。实验时 ,发现如下不足 :(1 )由于所用钟罩体积大 ,携带不便 ,反应消耗药品多 ,实验所需时间也较长 ;(2 )钟罩上部粗细不均匀 ,不易分成五等份 ;(3 )将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伸进钟罩 ,伸入过程中易增大实验误差。为了简化实验操作 ,提高准确率 ,我进行了多次…  相似文献   

19.
1 实验改进的原因 铜与稀硝酸反应,会产生有毒的NO气体,实验要求尽可能在封闭式容器中进行,以防止环境污染,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其次,NO是一种无色气体,在空气中能被迅速氧化成红棕色的NO2气体,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观察到NO2气体的颜色,实验过程中,要避免NO和空气接触.  相似文献   

20.
一、设计动机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第二册第16页。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我认为有不够合理之处,由于在作为反应器的试管中存有空气,Cu与稀HNO3反应生成的NO会立即被氧气氧化为NO2,难以迅速而准确地观察到五色的NO气体,也难以及时地停止反应。在各类化学教学杂志上已刊登了不少该实验的改进方案,比如有人应用不等长的U形管(下图所示)来进行此实验,该方案虽然克服了这两个难点,但在中学教学实践中。一个演示实验往往需要在多个班级连续进行。因此,它就显出有以下不足之处:(1)稀HNO3的用量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