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一省吾身:有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我始终以为,要打开学生的心门.走进学生的心灵,必得有两串钥匙:一串钥匙挂着“尊重”、“保护”、“关爱”,一串钥匙挂着“唤醒”、“激励”、“发展”。第一串钥匙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
詹显渡 《云南教育》2004,(25):11-11
我在宣威市辖区内的一个乡镇村落里教书,所在的学校位置很偏僻,距离乡政府所在地有10多公里,全乡境内居住着20多种少数民族,而我所教授的班级40多个学生中,少数民族占了将近一大半。  相似文献   

3.
陈树 《教育文汇》2006,(4):41-41
同事跟我说过这样一件事:两年前,他和妻子带着6岁的儿子去蹓冰场,看见别的小朋友蹓来滑去,他的儿子心痒了,也闹着要去蹓冰。他和妻子只好把儿子带进蹓冰场内。冰鞋还没穿好,性急的儿子就自己溜了出去,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孩子已经扑通一声摔了个四脚朝天。孩子哭着说:“以后我再也不蹓冰了!”  相似文献   

4.
贾宪章 《宁夏教育》2005,(7):114-114
时下,走进一所中小学的校园.学生过早的成熟表现都会让人感到惊讶。他们“规范”的语言、“标准”的礼节、“到位”的角色表现.特别是一些学生干部,更是“规范”到了极点。他们表现的“成熟”程度,成年人都有些手足无措,甚至“望尘莫及”。  相似文献   

5.
徐彩萍 《福建教育》2005,(4A):61-61
快下课了,小号的试卷上仍然只有“片言只语”。  相似文献   

6.
杨荣平 《师道》2005,(10):13-13
老师们下课前常会对学生说两句话:你们懂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说实话,我真希望学生懂了,但又害怕学生说“没问题”.因为“没问题”往往会掩盖许多问题。不信,去问问学生,你一定会发现他们的问题多多.难怪很多老师课后大呼“没想到、没想到”。  相似文献   

7.
把学生当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以广 《师道》2005,(3):10-11
也许有人看到这样一个标题,会感到好笑:这也叫论?告诉你,我可不是在写什么论,对于今天的教育,我真的有话要说:教育必须把学生当人。索里特尔富说过:“如果你把学生看作是负责的人,他们就会有认真负责的行动:如果你把他们看作是小孩,他们将会像孩子似的行动;如果你期望你的孩子去偷东西,他将不会使你失望。”  相似文献   

8.
谭衬 《师道》2006,(8):16-16
古希腊智者柏拉图曾经说过,奴隶之所以是奴隶,乃是因为他的行为并不代表自己的思想而是代表别人的思想。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应该有“知”还有“识”,既有专业知识,还要有思想、有见识,做教育的主人,而不是奴隶或工具。事实上,深刻的思想与见识,是教师自身的尊严和魅力所在。有  相似文献   

9.
冯卫东 《师道》2004,(4):24-25
最近我在某教育网发了一篇回忆小学生活的章,其中写了某老师曾无情伤害我心灵的事,我以比较平和的态度对过去老师的做法予以批评。一网友跟帖,说,不必计较老师的态度,要理解老师的苦衷,他们也是“恨铁不成钢”啊!  相似文献   

10.
偶然一次机会,拜读了法国拉封丹的《太阳和北风》这则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北风和太阳比威力,看谁能让一个骑士脱掉厚实的大衣。北风相信自己的暴力能让骑士低头,他施展开本领,跟魔鬼似的怒吼起来,使劲地吹着,发出尖厉的喊叫,带来了暴风雨,刮走了房屋的屋顶,刮翻了海里的船只,毁坏了周围的一  相似文献   

11.
史金霞 《师道》2004,(6):10-11
我们这些素来以“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的孩子,爱事业胜过爱自己的家庭”而严格要求自己的教师们,需要反省自己,深深地反省,无情地反省,解剖自己的灵魂,看看对于教育,对于学生,对于事业,自己到底是保持着什么样的心态。  相似文献   

12.
师道     
说来,当初我也算是一名好学生。小时我是个听话的孩子。特别是鄢次在生产队的批斗会上,从我口中冒出的话引来周围人的赞叹,回到家,母亲又在父亲面前夸上一气,之后,我更注重大人们所讲的话。进小学一年级,几个星期后就捧了张奖状回家。开始我还不知道那张印花纸是何物,真是混沌未开,直到放学路上,  相似文献   

13.
管文锦 《师道》2005,(8):38-38
沈强是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上课极少专心,作业极少完成。老师责问他,他总会笑眯眯地若无其事地望着你,一副没心没肺、阳光灿烂的样子(这点不知让多少老师恼怒不已)。  相似文献   

14.
一天下午,我下课后,刚走出教室,后面一个女生就紧随其后出来了,手里拿着书和笔,叫了一声:“老师。”我突然想起,她前几天没来上课,班主任说她家里出事,请假回家了几天。于是我就问她:“家里怎么样,还好吗?”她说:“谢谢老师,还好,没事了。我想请老师帮我补一下课好吗?”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需赔偿12.5美元,闯了祸的他向父亲认错后,父亲为了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便说:“这12.5美元先借给你,不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美国男孩每逢周日,假日便外出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  相似文献   

16.
喻秋萍 《师道》2005,(8):34-34
一脸的疑惑,一脸的不满,一脸的不屑,也一脸的嘲弄。我愕然、惘然,也惶惑了。“因为我比你大,因为我是你的老师,因为我是对的你是错的,因为你的父母把你托付给了我们,因为我是为你好,因为……”千百个理由,千百个借口,千百个因为所以,它们拼命地想往外冲,搅得我口干舌燥,脑子里昏天黑地一片空白,它们全卡在我的喉咙里,关在我的脑海里,我只能压着它们,像关着那要冲出地府的妖魔鬼怪。  相似文献   

17.
印度科学家拉曼在英国皇家学会上做出了声学与光学的研究报告后,取道地中海乘船回国,在甲板上漫步的人群中,一对印度母子的对话引起了拉曼的注意。“妈妈,这个大海叫什么名字?”“地中海。”“为什么叫地中海?”“因为它夹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那它为什么是蓝色的?”  相似文献   

18.
所谓学困生,就是指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学习落后的学生。给学困生一个台阶,既是指下的台阶,又是指上的台阶。  相似文献   

19.
思痛录     
《教育科学论坛》2004,(12):18-19
专题背景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把眼光投向“那一代“名师,检讨他们为主角的那个年代,哗众取宠图一时之快当然非我们本意,简单地就人论人、就时论时也不是我们的真正用意。作为“整个教师群体蓄势多年而自觉进行的一次具有民间色彩的教育反思行动“,从对名师的反思到最终指向自我的反思是一个自然的过渡,也可以说是这次讨论的内在逻辑的必然结果。本期专题我们即刊发一组一线教师、教研员进行痛切的自我反思的文章。在编辑这组文章的过程中,我们数次被震撼、被感动,就如同经历了一次灵魂的洗礼--这是何等的虔诚啊!面对如此虔诚的文字,一切一切的“小“都已经完全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作为编辑,我们必须要向六位作者表示敬意!  相似文献   

20.
好者,喜欢;“三好”者,即“好学、好思、好为人师”。好学。让你的见识日益博厚,让你的观念永驻教改的前沿。读书,上网,聆听专家讲座,观摩名师教学,与同行切磋得失,参加进修、研讨……博厚,使你对教材的驾驭游刃有余而不是提襟见肘,使你的见解高屋建瓴而不是井蛙之见,使你的课堂熠熠生辉而不是单调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