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课程文化的重新解读 人们对课程文化的理解,主要从课程改革、文化、人的发展等角度来诠释,其中,最普遍的是从文化的概念来演绎课程文化的内涵.如何认识课程文化意味着我们在研究时持怎样的价值观,将课程文化的内涵看做是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很有必要,这也是"工具论"课程文化观和"本体论"课程文化观的一个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2.
学生课程理解不仅仅是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解释的活动,而且是游离于各方利益的中介,是教师课程理解的必要补充。然而,目前关于学生课程理解的研究少之又少。鉴于此,本文从本体论出发,分别从主客观的角度对学生课程理解做了概念鉴定;探讨了学生进行课程理解的两个原因,即自我体验的需要和理解教育的召唤;列举了能让学生课程理解成为可能的三个因素,即学生是课程中能动的主体,学生求知欲望与无限知识的矛盾,学生场域资源的保障,以期尽可能地揭示学生课程理解的本真之貌。  相似文献   

3.
概念转变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人是如何学习,尤其是如何进行深度理解与学习的"新认识论"视角。众多基于实证的重要研究发现启示我们,学习环境的设计应该:重视并运用学习者的先前概念;分析并转变先前概念背后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假定;发展学习者的元概念意识;创设安全、包容的学习环境;精心安排课程材料。  相似文献   

4.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对这个概念可以通过两种叙述方式来理解。目前大部分还是以一种"非教材"的叙述方式来理解课程资源,这尽管是有意义的,但也存在很大不足。另外一种更好的叙述方式就是从课程意识的角度来解释课程资源,这不仅符合新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而且也有利于提升课程资源这个概念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际无政府状态是国际政治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各大国际政治学派争论的焦点。西方国际政治的三大学派以此为基础建构了不同的国际政治理论。在本体论、认识论和研究范式上的不同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理解它们之间的不同对于研究国际政治理论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课程涵义与课程思维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课程”尽管很时髦,但在教学论话语系统中理解课程内涵的现象还很普遍。澄清其内涵是必要的,但这一现象真正具有实质性的后果是用教学思维来探讨课程问题,而引入课程概念的重要标志是必须确立课程思维。课程思维是一种溯源性思维、宏观思维和管理思维。  相似文献   

7.
课程与教学的一体性长时间潜隐地发展,文章从教育本体论的角度探讨课程与教学的一体性问题。教育本体是指导学习,则指导内容是课程,指导方式是教学,指导内容和指导方式是对一个本体不同侧面的认识和实践,课程与教学的在本体论和认识论层次的一体性使课程和教学统一于指导学习这一教育本体。  相似文献   

8.
谢家立 《考试周刊》2010,(37):143-144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和组成等知识。其中IP地址与子网划分这部分内容,是该门课程的重要内容,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教学方法上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淑英 《中国教师》2010,(11):33-34
<正>一、何为理解型课堂生活理解是一个融认识论意义与本体论意义于一炉的概念:在认识论上,理解就是了解、知晓之意,强调相互理解、视野融合;本体论意义上的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强调自我理解、扩展精神世界、实现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10.
艾杰  艾迪 《考试周刊》2010,(42):170-172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各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理论性非常强、概念较为抽象。学生普遍认为内容难以把握,概念难以理解,学习起来感觉吃力,特别体现在对几个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如冲激函数、频谱密度函数等。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作者提出了对本课程授课的一些意见,并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冲激函数与频谱密度函数这两个重要的概念.提出了实用的教学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1.
概念是人们认知事物的思维方式和分析工具,概念教学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忽视其思维性价值的问题。文章基于概念性思维研究视角,探讨大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方式与功能,重点阐述概念的认知功能、逻辑功能,概念内涵与外延的静态理解,概念演变与发展,以及概念结构与理论框架的构建。大学课程教学应从概念认知“单元”开始,理解概念的多种功能。这对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专业素养和理论体系的构建都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自提出之后,它也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同与应用。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新课程对教师的一项重要素养要求,如何帮助学校教师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已成为当前新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但大家在理解和使用课程资源这个概念的过程中,基本上还停留在“顾名思义”的层面。课程资源这个概念是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为什么在新课程中要提出这个概念?应该如何理解才能更好地分析和指导教学活动等等。对于这些问题,还很少有认真的分析。概念的意义存在于叙述当中,而如何叙述的背后则是一套理念。事实上,课程资源这个概念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叙述方式,对课程资源的不同理解折射出不同的课程理念,但既然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那课程资源这个概念就应该以一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来叙述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教学和课程概念来解析,理解什么是教学,什么是课程。明白了教学与课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同时根据教学与课程理论的不同观点,解读了教学与课程的关系这一重要教育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4.
概念为本的教学,是以课程概念性理解为中心,通过提出本质问题,促使学生协同思考、探讨重要思想观点、建构理解概念框架活动的概念驱动教学。在以指数级数量增长的知识时代阅读《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一书,应坚持以观念为中心、从目标走向概念,建构“知识”“过程”结构、从知能走向概括,进行概念为本设计、从教学走向课程,为深度学习理念落地、大概念教学实施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5.
感性本体论的诞生,乃是19世纪上半叶西方哲学发展史上重大的哲学事件,它标志着长达两千多年来的西方传统哲学开始遭遇重创,一个崭新的哲学时代开始来临。而这一感性本体论的确立,是与费尔巴哈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追忆这一本体论的确立历程,阐释这一本体论的哲学意义,对于我们今天重新理解费尔巴哈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它在什么一种意义上对马克思哲学产生着积极影响,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辩证法理解有三种范式即认识论范式、方法论范式、本体论与世界观范式,但是,大部分理解却忽略了第三种理解范式。从本体论与世界观维度重新理解与阐释辩证法,是我们创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任务。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与核心的辩证法,其本质乃是本体论与世界观维度的辩证法。从这一维度看,辩证法是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世界)的一种本原性的存在方式和状态,它强调世界的联系、变化、运动、发展,把事物、世界如其本身所是的那样看作关系、过程的集合。只有从这一本质维度出发,我们才能理解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7.
本体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已从形而上学的宝塔尖下降为具体科学和工程技术中应用框架、概念工具。应用本体论的诞生,完全是由其内在的构造、本质和功能所决定的。对这一现象做出考察和反思,既有助于我们从形而上学角度理解本体论的构造、本质和作用,进一步深化本体论的研究,又有助于我们在具体科学中规范本体论的运用,使本体论的具体科学应用有更明确的方向和更可靠的学理基础,从而使之更健康地向前发展。要想在本体论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上实现根本性突破,要想让人工智能表现基于本体论的智能,必须自觉、深入探讨种系和个体的人的本体论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弄清其内在构成及结构,追溯其在语义处理中的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内在条件、根据和机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语言和本体论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当代西方哲学中语言和本体论这一基本问题的评价 ,可以研究中国古代哲学中语言和本体论及其相互关系是如何构想和理论化的。中国古代的哲学可以被理解成在关于命名之性质、言之性质以及它们和本体论的理解之关系诸问题上的各种不同理论。  相似文献   

19.
代数学以概念多为一大特色。就北大数学力学系编的《高等代数》一书而言,其中明确给出的定义就有105款,这还不算在行文中随时给出的概念。而这些定义、概念的深入理解是学好代数课程的重要基础。对基本概念理解不深或理解有误,必然会对该课程的学习带来极坏的后果。因此如何讲深讲适基本概念(或基础知识),使学生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这些基本概念,这是我们教师应该花力气考虑的问题,以下就这方面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泛函分析是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分析类课程,因为课程中的概念较为理论、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透彻理解与准确把握.运用逻辑科学中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理论,对泛函分析课程中出现的重要概念进行深度剖析,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逻辑学中关于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定义,比照具体的数学概念,我们提出了相关的教学思考与展望,并可依照相关安排设计来开展教学课程实践,以提升课堂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吸收课程中的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