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这既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也是对以往经验的总结。当前教育实践中有大量事例说明,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在许多情况下,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在课堂上的认知速度和质量与其认知态度、情绪、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而又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成就动机、愉快的情绪、高度的注意力、适度的心理紧张状态,是教与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呢?  相似文献   

3.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在课堂上的认知速度和质量与其认知态度、情绪、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而又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成就动机、愉快的情绪、高度的注意力、适度的心理紧张状态,是教与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呢?教师除了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环节等方面精心设计以外,还应讲究与学生心理协调的质量效果,尽可能缩短与学生心理的距离,创造一个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4.
5.
刘霄 《教育探索》2001,(1):51-51
一、善于预见的心理策略  善于预见的心理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生学习变化的苗头,预测其学习问题和结果(正或负的效果),并针对情况作出及时处理。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完一数学公式后,估计到学生做练习题时可能出现的错误,预先安排不同类型的作业题。学生在课堂上做作业时出现错误,教师及时在黑板上进行纠正,就使学生在课下练习时可能出现的错误提前排除,既减少了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又节省了教师批改作业的时间。  教师教学的预见策略在讲课时能发挥作用,是因为他们在备课时就已做了准备。这种对教学效果的超前预见能…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白城市第十三中学为全国第三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的先进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几年来,学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愿在此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究与学生心理协调的艺术才能缩短与学生心理的距离,从而创造一个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人格一词源于拉丁文persona(面目),意为扮演的角色,后来引申为一个人的内外属性。目前心理学家对人格概念的描述也不尽相同,但可归纳为比较一致的认识:即人格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她是包括人所有方面品质的有机整体,从态度、认识到价值取向等等,从而使一个人成为有利于他人的独特个体。  相似文献   

9.
蒋波 《现代教育科学》2002,(6):《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2年6期-23-24,页-《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2年6期-23-24,页
本文从教师心理因素的角度,揭示学校教育教学中广泛存在的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重要原因,并积极寻求可行的策略,以发展新型师生关系,加强依法治教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1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究与学生心理协调的艺术。才能缩短与学生心理的距离。从而创造一个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挫折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兴起并盛行 ,其核心是通过对青少年进行自觉磨练、刻苦锻炼的教育 ,培养他们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 ,这是一种崭新的德育理论和德育模式。在我国 ,“挫折教育”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家庭、社会乃至学校对青少年一味地“爱护”、迁就 ,就是批评也是极其婉转的 ,深怕学生受不了。因此 ,学生很少尝过挫折的滋味和失败的痛苦。假如他们将来走上社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就会无法承受 ,从而怨天尤人 ,甚至自暴自弃 ,一蹶不振。这样的人如何能参与未来的竞争呢?因此 ,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了解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  相似文献   

13.
“学生评价教师”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0年以来,我校先后3次组织学生参与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对教师的“教育态度、教学方法、手段、效果”等方面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状况提供了确切的信息,为教师管理提供了正确的导向。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都曾遇到过这样的现象:自己在课堂上讲清了所有知识点,技能练习也认真讲过,练习过,可学生掌握的效果就是不近人意。于是有的教师便把此现象归因为现在的学生浮燥、懒散,不爱学习、不用功等,其实这些就是学生学习态度不良的行为表现。长期以来,广大教师一直认为: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在教学活动中交给学生“双基”,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我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技能之外。还要教给学生一种态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这件事太重了,多年来它一直压着我的心。我因此自责了很多年。如果当时我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悲剧或许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16.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 反思:成长。他还指出,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开展反思性教学将促使教师从狭隘的个人经验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适应并推进新课改的研究者,从而提升自我的生命价值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意为先,而后行。”有什么样的心理意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举措。教师的心理意念直接影响到教育行为的最终效果。教师面对学生错误时的心理误区,以及跨越突破心理误区的对策,值得我们去分析、研究与关注。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受教育者心智的影响,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职业的发展和生命质量的提高,以及对整个社会文明的推进.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教师是高压力、高应激群体,具有诸多引发心理问题的诱因.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的负面效应具有差异性和与其他职业群体的不可比拟性;其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对个人工作的成败有重大影响.更重要的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成长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小学英语是我国的基础教育学科,也是一门语言性质学科,本质教育方向在于交流实践,如果仅仅进行知识实践很难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为了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性,新时期的小学英语教育,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了解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科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增长了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然而,由于我国当前中职教育的制度和环境仍有缺陷,致使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教育心理学原理和中职教育的特殊性,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认知能力、学习心理进行多维度分析,重点研究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