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中国60年光辉历程中,作为全国高等教育的领头羊,首都高等教育始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任。它伴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回顾首都高等教育60年发展历程,总结其基本经验,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推进首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成人高等教育为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近年来由于招生考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首都成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和首都地区发展规划、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及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状况都对北京地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北京地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间,首都高等教育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为出发点,实施六项改革措施,全面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率先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迎着2010年的曙光,改版后崭新的第一期《北京教育·高教》与您见面了!她依托首都高等教育系统,凝聚着编者、作者与读者共同的心血。2010年,本刊将和首都高等教育一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朝着新的奋斗目标,努力实现新的发展!回首过去的一年,首都高等教育系统战胜了规模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首都高等教育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北京市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调整优化首都高等教育结构是首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特别是“九五”以来,首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取得了重要进展,有力地推动了首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但面对新形势,  相似文献   

6.
首都高等教育自2003年底开始已率先进入了区域普及化发展阶段。普及化阶段的首都高等教育有哪些不同于精英阶段和大众化阶段的特点?在这一阶段应注意解决哪些主要问题才能顺利实施首都教育发展战略,促进首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岩在本文中,从首都教育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从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角度进行了深入全面地分析和探讨,很有见地,很有参考价值。现全文发表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活动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人们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高等教育价值选择,是对于高等教育质量高低、优劣的系统看法。随着社会进步、高等教育发展和人们认识的变化,高等教育质量观也在发展变化。根据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应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符合办学定位、相对性等内涵。  相似文献   

8.
加快"双一流"建设,对北京市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北京市通过建立一流专业的建设与分析评价维度,差别化发展高精尖学科,搭建合作平台,促进共建共享等手段,促进地区"双一流"建设战略的推进。通过对美国加州地区以及上海、广州等城市高等教育统筹发展的实践经验的分析,认为北京市应在统筹高等教育资源、实施有效的动态评价体系、关注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四个方面持续加强改革,助推首都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十六大报告的主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北京高校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主题,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动北京高等教育与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为首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之间的合作是实现"首都地区"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首都地区"高等教育合作意识进一步加强,合作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在合作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首都地区"高等教育协调机制,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合作,集中优质教育资源,打造京廊津海、京保石和京唐秦三条高等教育走廊,立足本地实际,实现错位发展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等教育研究的日益深入,高等教育领域内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尤其是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问题,非常值得研究与思考.从高等教育管理学科体系来看,高等教育管理的研究面宽,研究内容多,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重视历史研究是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必然要求,只有对高等教育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有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加有的放矢地进行高等教育管理理论探讨,才能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下提出切实可行的高等教育管理的理念;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理论源自于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实践,并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不断予以修正、完善、发展和深化;要注意"全面适应"和"主动适应"两个核心管理理念的联系;应重视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应用性,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以国家的名义和政府的力量对高等教育进行全面的行政干预,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典型特色.对这种教育模式进行深人反思和批判的同时,更应该对其产生和得以延续的历史土壤进行历史性的分析.不如此,就无法深刻理解"高等教育行政化"的历史价值,更忽视了我国高等教育内在发展的逻辑性.因此,在充分肯定"高等教育行政化"所起到的历史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反思这种高等教育模式的缺陷和不足,并在教育实践中重新打造适应新时代的高等教育模式,才是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香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演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及其战略的演变是香港高等教育在对过去的不断扬弃与修正中找到一条适合本地区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历史。通过对香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演变及其正反两方面得失的分析与研究 ,不仅使我们能够更全面、更真实地把握香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全貌 ,而且有助于我们借鉴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有益经验 ,避免发生类似过失 ,有利于中国 2 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及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合理制定和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规划”已经数易其稿。其中,如何科学把握处于全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区域高等教育普及化交织背景下的首都高等教育发展,是规划的重点,也是规划的主要难点。本文就首都高等教育发展规划需要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出看法。一、科学把握“十一五”首  相似文献   

15.
从增长轨迹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首先要厘清发展的内涵和发展观的历史演变。讨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否全面协调,需要对50多年来高等教育的增长轨迹进行描述,以此做出评价。从其轨迹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时比较全面、比较协调,有时则是不全面、不协调的。要真正做到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坚持质量第一原则和保证必要的投入。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功能释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人们对高等教育功能的认识有两个趋向:有些人信奉"高等教育全能论",有些人提出"高等教育无用论".关于高等教育功能产生如此疑惑存在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文凭主义的影响、高等教育资源不再稀缺的影响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相对下降"的影响等.应理性认识高等教育的功能:高等教育不是全能的;接受高等教育仍然必要;高等教育功能实现需要一定条件;应全面认识高等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跨越,整体质量不断提高,高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新的制度活力日益凸显,中国高等教育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更要历史地、辩证地分析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任务落实到实处,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前,各高校都在研究编制“十一五”发展规划。那么,在编制规划时需要关注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如何找准首都高等教育所处的历史方位,清醒地分析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等,这些都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为此,本刊特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线联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岩分别撰写了《关于编制首都高教“十一五”发展规划几个问题的探讨》和《审视“十一五”首都高等教育规划难点》两篇文章,供各校在编制规划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重任、现代高等教育的改革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深刻理解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百年历程中,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从建党初期领导权问题的提出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步实现党的一元化领导,从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一切”的探索到改革开放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直到新时代实现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从无到有、从区域到全国、从局部到全面,既是对自身执政规律的理论总结,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化认识的历史成果。在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时代,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完善党对高等教育全面领导的制度保障,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