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独语体”散文作为中国现代散文中的一种重要的语言形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课文中。独语体散文一般来讲不顾及与倾听者的交流,只注重自己孤寂的内心世界。它“通过强化自己内心的孤独感与寂寞感,表达对世界、  相似文献   

2.
散文形式短小,内容广泛,文体特征难以界定.以文体学的理论结合中国现代散文和英国十九世纪散文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散文的文体特征:散文追求自由的语体,抒情,叙事,写景都可;散文注重表现真挚的情感,并能传达深刻的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3.
现代散文的文体选择与创造,既体现在“文类文体”的建设方面,也体现在寻找与现代散文的内容和主题相适应的话语方式。此外,在语体文体的选择上,现代散文也有着自觉的追求。其一,是“新而不乱,奇而不渎”,在中西结合中探索现代散文语体文体发展的可能性;其二,是在“化传统”过程中,追求语体的“漂亮”和“缜密”,打破“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第三,“言与意”、“形与心”的和谐组合,构成独具东方情调的语体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4.
何其芳从诗歌创作开始他的文学生涯,其散文的发轫之作<画梦录>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朵奇葩.文章通过对<画梦录>进行新一轮的文本细读,从它的创作因由、独语体式的选择缘由以及独语实质等探讨集子里有关"寂寞"的深层意涵.  相似文献   

5.
何其芳的独语体散文在现代散文中是独树一帜的,他的散文集子以《画梦录》最为著名。本文将对《画梦录》极具魅力的景物刻画进行探究,看看他是通过何种画面带领人进入他的内心世界的。探究密集的意象带给文章的利弊之处,考察其勾勒景物时的色彩搭配、风格基调、情感内涵。最终通过对比证明其散文诗魅力的独特性以及难以复制性。  相似文献   

6.
论手机短信的文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语言运用中的常规和变异为切入点,从文体学角度分析了手机短信语体的风格及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即对常规的变异。短信语言在变异过程中融合多种语体表现手法,从而形成了一种特征鲜明、兼容并蓄的语体风格。其文体特征主要表现在:语言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语言表现风格多样;善用多种修辞格;语体交叉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7.
娱乐新闻语体是娱乐大众化言语在新闻语体的基础上的变异,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娱乐新闻语体更符合贝尔提出的"听众设计"语体理论。从语言进入新闻领域的变异和反变异的过程来看,威逼型、民主化、娱乐化是综合新闻语体由现代到当代转变过程中所表现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思潮以及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语体是适应不同交际目的、内容、范围需要运用全民语言所形成的语言表达特点体系。按语体学理论,为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情绪化的诗歌语言应是抒情语体。和规范语言相对而言,这种情感语言就是变异的语言。抒情语体的变异性大致表现在语音的谐变,词语及句法的变异,作品书写形式的变异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白植坪 《英语教师》2024,(1):30-32+41
以Brown语料库和LOB语料库为参照库,借助文本分析工具,利用自建的林语堂语料库(包括林语堂普通散文库、林语堂小说库、林语堂传记库),从多个维度考察林语堂的英文写作风格。研究发现,林语堂的英文写作水平一流,英文小说的文笔水平最高,普通散文和人物传记次之;林语堂的各类英文著作均未出现语体变异,文本的交互性强,且文化内涵丰富,但词汇丰富度普遍略低;林语堂的英文散文笔风幽默随和。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作为一种超常用法,标点独用可分为独用于句中和独用于句外两种形式;标点独用依赖于特定的语言环境,只能通过视觉传播言语信息,一般只适用于文艺语体.  相似文献   

11.
赵云燕 《海外英语》2012,(24):274-276
语体是语言变异研究的重要话题,语体的形成是语言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该文将从语体变异角度,对流行语"XX"体进行了分析,解读出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该论文以语料库为基础研究了限制性that主语补语从句在学术散文中的频率分布,集中在两个变量上,一是主语位置结构类别,二是落于主语位置名词语义类别及频率。研究发现,与其它语体相比,主语补语从句在学术散文中的频率非常高。主语补语从句的主语以(限定词)+名词的结构频率最高。就语义而言,“答案”类和“相信”类最多。这些发现反映学术语体的特征,符合该语体的写作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以词类活用和变异搭配为例,对艺术语言的语法偏离性在随意谈话体、专题谈话体、通报体、法规体、条据体、函电体、论著体、报告体、辞书体、科普体、科技新闻体、报道体、时评体、散言体、韵文体、对白体、演讲体和广告体等18种语体中的不同表现作了比较研究,认为除了通报体、法规体、条据体、论著体、报告体、辞书体、科技新闻体7种语体只有科学语言外,其他11种语体中都是艺术语言和科学语言并存,纠正了我们认为艺术语言只存在于诗歌和散文的偏见。  相似文献   

14.
周捷 《语文知识》2011,(2):62-65
潘向黎作品的一大特色就是变异修辞的恰当运用。在语音层面上表现为谐音变异和摹声变异;在词汇层面上表现为词语分拆、词语序换、抽换语素、曲解词义、语体变异、色彩变异、语域变异、超常组词;在语法层面上表现为词性变异、超常搭配、结构成分位序变异、语法成分配置变异。变异修辞让潘向黎的文学语言异彩纷呈,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段潇潇 《文教资料》2012,(18):106-108
助词"的"在歌曲中的语音变异现象是现代汉语语体变异的一个案例。歌曲中的助词"的"有两种语音,一种唱轻声"de",一种唱重音"di"。语料抽样调查表明,唱法和语体色彩是决定助词"的"语音的主要因素。把"的"变读成"di"有语音史的证据。应根据唱法和语体色彩的不同决定助词"的"的唱音,从而解决当前助词"的"语音混乱的状况。与"的"类似的其他助词也存在语音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16.
散文是一种具有弹性力度的文体,散文翻译的难度众人皆知。从长句的翻译、转笔的处理和同级词汇的翻译三个角度针对译文的语体选择展开讨论,分析译者如何恰当定位母语语体,从而最大限度地再现原作文体风格的积极举措,以期对散文这一特定文体的翻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相声和小品是中国影响最大、最受观众欢迎的两种曲艺艺术品种,其语言独具特色,或辛辣讽刺,或夸张诙谐,幽默风趣。语言变异是相声、小品创造幽默效果的重要手段。相声、小品语言中的语言变异形式主要有语音变异、词汇变异、语法变异、语义变异、语体变异和语用变异。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作家莫言能获得最诺贝尔文学奖,与其大胆创新、先锋实验的作品语言有着密切关系。本文以冯广艺教授《变异修辞学》一书第三章"聚合关系变异"中的有关理论,赏析莫言小说语言中色彩变异和语体变异两种模式,从而分析得出其变异修辞的相关价值和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9.
诗歌语体的隐性语义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诗歌语体是众多语体中变异较明显的一种典型语体、语义变化是诗歌言语变异的核心。前人对形式变异较为明显的超常搭配研究较多,对隐性语义变异却注意不够。本 一问题;语义本身具有的弹性为诗歌提供了语言基础,诗歌的隐性义变异大致从这几方面进行:1.管化;2、边缘义凸出;(1)表象义,(2)情感义,(3)社会化义;3、语义层次丰富;(1)现实意义层,(2)艺术涵义层,(3)美学一哲学意义层;4、词义的再生;(  相似文献   

20.
文体和语体是两个不同的术语(不少人认为是一个意思)。前者是指文学的体裁,后者是指为适应文体而采用的语言样式。 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它要求用不同于小说、戏曲、诗歌等语言表达方式的各种手段,来和“散文”的思想内容相适应。这便是文体和语体的关系,即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抒情散文(随笔)、序跋、杂文、游记、书信、乃至日记、速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