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秀亚是台湾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她将基督教文化融入散文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影响深远。她的作品时常流露出博爱、关怀的人道主义精神,感人至深。此外,无论是文学语言还是写作手法都受到基督教文化全面的渗透和影响,保留有鲜明的基督教和《圣经》印记,可以说其散文创作已与基督教文化完美地结合。  相似文献   

2.
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之交,张秀亚就以“少年说愁”式的文字赢得了京派“后起之秀”的赞誉;移居台湾后,张秀亚继续从事小说、散文和诗歌创作,同时又涉足文艺评论和西方艺术史研究,著述颇丰,被誉为“全才之笔”。然而,真正奠定张秀亚在台湾当代文坛地位的却是她的小说创作。因为,她的小说描写的是“人类心灵深处亘古及今的真情实感”,关切的都是“永久性的人生课题”,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富于人道主义情怀的艺术世界。一真实是小说的生命。亨利·詹姆斯在《小说的艺术》中说:“真实感是一部小说最重要的优点。”在张秀亚看来,真…  相似文献   

3.
台湾女诗人席慕蓉,“一九四三年十月生于四川重庆,祖籍内蒙古。”①她的蒙古全名是穆伦·席连勃,意思是“大江河”,慕蓉是穆伦的译音,“我们却习惯叫她席慕蓉。”②一九八一年台湾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一九八三年又出版了诗集《无怨的青春》,继续出版的散文集有《成长的痕迹》、《画出心中的彩虹》、《有一首歌》,以及《写给幸福》、《爱的絮语》、《白色山茶花》等。③席慕蓉的诗歌、散文在台湾引起了轰动。一九八六年大陆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了席慕蓉的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短时期内在广大青少年读者中引…  相似文献   

4.
论及香港散文,总得提到小思。小思,原名卢玮銮,1939年生于香港,1964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毕业,现在该系任教。从1973年以来,她的散文创作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了。迄今出版的散文集有《丰子恺漫画选绎》、《叶叶的心愿》、《彤云笺》、《小思散文》等十余本。她的散文以独特的风格和鲜活的特色而受到好评。《香港文学》1985年第三期曾出版“卢玮銮特辑”,多位香港、台湾与大陆的评论家就小思的散文发表过很好的意见。概而言之,或许可以用以下文字综述小思散文之特点:小思散文“内中有人有事有  相似文献   

5.
肖红散文与《商市街》在中国现代散文创作园地里,肖红是位辛勤的耕耘者。她早年在哈尔滨开始文学创作生活,散文的写作比小说还多。一九三六年在上海,她出版了两本散文集《商市街》与《桥》(《桥》中也有短篇小说,正象她的小说集《牛车上》收有散文一样,说明肖红对于小说与散文的分界不甚在意)。  相似文献   

6.
简女贞本名简敏女贞,1961年生,台湾宜兰县人,台大中文系毕业,曾任《联合文学》主编,创办大雁出版社,现专事写作。曾获台湾吴鲁芹散文奖、时报文学奖、“国家文艺奖”等,是《台湾文学经典》最年轻的入选者。作品以散文为主,著有散文集《水问》《私房书》《只缘身在此山中》《浮在空中的鱼群》《月娘照眠床》《七个季节》《梦游书》《顽童小番茄》等十余种,人称具有“奇侠”风骨的女性作家,被誉为“台湾女性文学天宇上升起的散文新星”“台湾散文第三代传人”(余光中语)。作为台湾最无争议的实力派女作家之一,她经历了现代派…  相似文献   

7.
郑云云是江西文坛上一位执着于散文创作的女作家。本文从她新出的散文集《云水之境》来探讨郑云云散文创作的艺术特征,着重从结构、叙述方式、“内宇宙”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作者认为,郑云云散文中所抛弃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散文概念,追求的是一种大散文的内蕴,这是作家人格和现代理性精神的凸现。  相似文献   

8.
认识自己     
作为台湾最高产的作家,林清玄曾出版《莲花开落》《冷月钟笛》《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60多部散文集,连续7次获台湾“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人气十足,极具影响力。最近他来大陆访问,在广东珠海文化大讲堂演讲时讲了一个小故事,给人很大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作品信息     
●赵玫散文集《她说她有她的追求》问世作家赵玫的最新散文新著《她说她有她的追求》,加盟江苏文艺出版社的百合文丛,并于近日出版。该文丛选编了林海音、聂华苓、於梨华等  相似文献   

10.
岁月珍藏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14,(9):F0002-F0002
作者简介高丽君,宁夏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东莞创作基地特邀作家。创作散文40多万字,300余篇,出版有散文集《让心灵摇曳如风》《在低处住云端》等。曾获第六届“冰心散文奖”。  相似文献   

11.
台湾文学与大陆文学有着割舍不断的血脉联系,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散文创作中尤为突出,一大批大陆赴台作家诸如梁实秋、谢冰莹、张秀亚、林海音、琦君、余光中、洛夫等,继承并发扬了五四文学传统的遗风余韵,将在大陆因政治原因断裂的现代文学传统成功续接到台湾文坛上。琦君是台湾女性散文的集大成者,她在散文创作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五四作家冰心的影响。在创作主题上,她继承了冰心爱的哲学,尽情歌颂母爱、童真、自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突破创新,将爱的书写上升到人性的高度,以此展开对人生、人性的探索;在创作风格方面,她承袭冰心温柔敦厚、典雅清丽的风格,同时又不断探索,开创了具有鲜明个人色彩的疏淡厚重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2.
在台湾做一个畅销作家并不难,但从事真正的纯文学创作而作品畅销的作家却极少,琦君就是这极少数作家中的一位。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最近台湾对30年来图书出版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作品最畅销的男女作家分别是林清玄和琦君。琦君名列十大女作家之首。三十多年来她笔耕不辍,出版散文、小说、儿童文学、词研究等近30本,有散文被选入中学课本,作品被译为英、日、朝鲜文,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其人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  相似文献   

13.
《广西教育》2007,(7C):43-43
余秋雨,1946年出生,浙江余姚人。所着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因《行者无疆》获得2002年度台湾自金作家奖。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他凭借自己丰厚的文史知识功底和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之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朝鲁 《教育与职业》2004,(13):31-32
简宛是一位酷爱民族文化,用一颗爱心拥抱人生,以一腔热情执著于东方精神的散文家。虽然长期生活在美国,但她没有全盘接受西方价值观,在受西方思潮影响的同时,她始终保持着对东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成为一位深具民族特色的作家。简宛,原名简初惠,祖籍福建,1939年生于台北,台湾大学史地系毕业后任教于仁爱女中,1961年赴美,在康乃尔大学图书馆工作。197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叶归何处》后笔耕不辍,相继出版了《奇妙的紫贝壳》《书中日月长》《简宛随笔》《合欢》等散文集,驰名文坛。作为在台湾成长起来的知识女性,简宛对这块土地怀着深厚的情…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新文学三十年代文坛上,曾出现一批致力于抒情散文创作的作家,他们在祖国散文园地里开拓、耕耘,执着地“在为抒情的散文找出一个新的方向”。丽尼就是这批作家中的一位。他原名郭安仁,生于一九○九年。丽尼,本是他幼年时一位外国女友名字的音译,为了纪念这位早逝的女友,他用它作了笔名。丽尼从一九二八年六月开始创作,至一九三八年辍笔,除去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四年的沉默,在八年多的岁月中,他写了《黄昏之献》(一九三五年出版)、《鹰之歌》(一九三六年出版)和《白夜》(一九三七年出版)三本散文集。此外还有《同伴》、《我们记住》、《江南的记忆》等单篇散文。一九三八年以后,由  相似文献   

16.
张秀亚,既是台湾“十大女散文家”之一,也是台湾关文传统的主要开创者之一,被瘟弦誉为“美文”大家。其散文创作时间长达五十年,可分为三个时期。她继承了“五四”散文传统,又不拘一格,融会中西,主动创新.对当代台湾美文传统的开创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蒋勋功,湖南衡山人,自1999年第一本散文集《公余杂谈》面世,到《花儿不只为春开》不久前发行,十二年间,已累积出版散文集6本计140余万字。作为对衡阳本土地域作家的关注和推介,2011年12月10日,南华大学洛夫与湘南作家研究中心成功主办了蒋勋功散文创作专题研讨会。会议上,来自南华大学、衡阳师范学院以及衡阳本土的30余名文学博士、教授、专家对蒋勋功的散文创作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讨。为了推介此次会议的研究成果,我们精选了研讨会的部分研究成果以“蒋勋功散文创作笔谈”专栏的形式集中刊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沦陷区大红大紫的女作家,她以其传奇的身世,世俗性和深刻性兼备的创作手法而深受大众喜爱。相对于《传奇》小说集苦心经营的艺术结构和鞭辟入里的人性揭露,她的散文集《流言》却是率真、自然、随意,由此形成了“流言体”。尽管她的散文多以描写世俗生活、邻里长短,但其中却蕴含着她对人情、人性、人理的深切思考。通过对张爱玲散文的解读,以把握她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9.
郭风是当代著名的散文家之一 ,他的散文创作数量很多 ,而且有较高的成就。他先后出版了散文集近 4 0种 ,其中近半数左右的散文集收入儿童散文 ,《搭船的鸟》、《会飞的种子》、《避雨的豹》、《在植物园里》、《蒲公英的小屋》以及《郭风作品选》等 ,收入的均是专为儿童所作的散文或童话。这些都是献给少年儿童年的精美的精神食粮。郭风是一位对儿童文学事业有着自觉意识的作家 ,他曾经深情地表达过自己对儿童文学的爱与尊崇。当他听到有人称他为儿童文学作家时 ,“往往深感宠幸 ,心中生出的是一种儿时受到母亲称赞一般的欢喜之情。”所以他…  相似文献   

20.
《李育善散文集》是商洛作家李育善于2006年4月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记录了作者从一个普通的文学爱好者到一个散文作家的成长过程。李育善散文的最大特征是记录日常生活,体悟平常感情;他的散文具有文学精神家常化、文学情感大众化、文学语言日常化等创作特征。在文学大众化倾向已成为消费时代文学主要特征的文化语境下,如何更好地张扬散文的文学精神,建构诗意存在的家园是散文作者以及我们广大读者的共同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